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COP26狂推「碳中和」!台灣能抓住「綠能產業」的國際話語權?

COP26狂推「碳中和」!台灣能抓住「綠能產業」的國際話語權?

圖/風力發電。陳之俊攝

| 攝影 陳之俊

新冠疫情即將滿兩年,近幾十年前所未有的病毒傳播力,真實的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人更加意識到人類之於大自然的渺小和無力可為。然而在病毒肆虐的這兩年,全球同時面臨著比以往更嚴峻的氣候變遷。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現今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已達200萬年來最高,全球暖化造成各種極端氣候、豪雨、乾旱頻率與強度不斷增加。

另外,從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計畫中,我們也看到台灣在過去110年平均平地氣溫上升約1.6℃,夏季長度明顯增加,降水時期不平均的現象愈趨極端,導致枯水期愈乾、豐水期愈濕,加劇了淹水和土石流的威脅,對蓄水設備造成很大負擔。

氣候變遷威脅全球,沒有人是局外人

全球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6)已在11月1日召開,將持續至12日,世界各國領導人將會齊聚蘇格蘭格拉斯哥市,討論日益惡化的氣候危機的威脅。在這次的會議中,將會回顧並評估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簽署之後取得的進展,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延期一年,因此今年是五年一次的重要進展評估。

氣候變遷是關乎全球的議題,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近年許多國家和企業也陸續提倡綠色金融與ESG投資。ESG是指利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治理因素(Governance),來評估公司和國家在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方面的進步程度。

美國證交會在2021年3月成立ESG工作小組,研議強化上市公司ESG資訊揭露,包括氣候風險對企業的衝擊、是否納入公司決策考量、必須揭露那些資訊及其衡量標準,還有是否需要更佳的標準或指引,使得在對ESG資訊進行審計時,能有較客觀的標準。

另外,歐盟已承諾在未來七年內為綠色項目投入近5500億歐元。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這三個亞洲最大的經濟體,都做出了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其中韓國和日本到2050年、中國到2060年。

全球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6)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如火如荼進行中。Flickr by Daniel圖/全球第26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6)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如火如荼進行中。Flickr by Daniel

ESG帶來「碳中和」商機,台灣應把握四大機會

台灣也提出了「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希望能營造一個健全的ESG生態體系,強化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由此可見,各國都在為永續發展和綠色投資盡一份心力,聯合國也喊出希望在2050年讓全球經濟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同時間我們也看到了台灣產業和資本市場的機會點。

首先,全球各大供應鏈都開始要求其上下游廠商符合ESG的規範,例如蘋果公司在2021年7月發布《2020環境進展報告》,提出未來10年內所有的業務、生產供應鏈及產品生命週期將淨碳排放量降至零,實現碳中和。

第二,Tesla將開放授權軟體與供應電力傳動和電池給其他車廠,希望共同提升永續能源的發展。由於能源產業是屬於全球經濟共同體,台灣有機會成為重要的亞太生產基地、亞洲綠能發展示範區。我們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技術更是受到國際認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驅動綠能技術,讓台灣不僅可以為全球環保盡一份力,也可以吸引國際開發商進駐,讓台灣成為國際能源的區域中心。

第三,台灣四面環海造就了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海洋能發電。這幾年來我們在離岸風電的開發技術逐漸成熟,目前已經是英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離岸風力發電夥伴,相信對於海洋能產業的帶動也有幫助。

第四,各國也積極尋找以區塊鏈、機器學習和增強現實 (AR) 等可以幫助世界變得更環保的技術。例如,微軟在今年初透過區塊鏈技術和澳洲的農場購買碳權。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已經有超過40個國家開始著手於徵收碳費、實施碳交易,各大企業也開始要求供應鏈加入碳排放考量。

隨著碳市場開始發展,區塊鏈不僅可以記錄所有的排放數據,還能確保所有交易都是有效的。再加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細則計畫2023年正式上路,美國、日本等國也都著手規劃相關的碳關稅措施。

因此,台灣勢必要跟上國際腳步,不論在定價、權責、目標、交易技術、法令上,都應該盡快調整,並藉此和各國開啟對話和合作,再次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新冠疫情這兩年,在在提醒我們應該要慎重面對大自然反撲與極端氣候到來的事實。全球正處於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的關鍵時刻,而台灣具備相當的再生能源技術和人才,相信可以為未來的產業發展,再次寫下新篇章。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玉山科技協會祕書長;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