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國家減碳規劃如何制定? 學者提5方法降低「綠色溢價」

莫二十年前開始,「節能減碳」成為家喻戶曉、如雷貫耳、無所不在的四字箴言。工程、教育、管理、政策…一定要提到節能減碳,無論是否真的減了碳。事實上,「減碳」是目的,若能源不匱乏,則「節能」僅是手段。碳排放的減量是產業、技術、工程,結合生態系統的問題,重點在改變整個經濟系統的體質與效率,大家隨手關燈或蔬食少肉雖有貢獻,但並非關鍵。
|

建置能源管理系統值得嗎?專家點出8項優點,為公司省錢又減碳!

編按:ESG世代來臨,節能減碳是各企業都十分關注的議題。當工作內容牽涉到許多用電設備、發電設備、儲能設備等間的整合,善用良好的能源管理系統可以輕鬆掌握多項數據,本文整理能源管理系統可以為公司帶來的八種功能與效益!
|

淨零世代想創業?正確融入ESG概念,秀出產品差異化!

本文摘自《ESG品牌創新六部曲》一書,與你談談從企業的角度,或消費者的觀點,未來的品牌該如何經營與創新?我想,絕對離不開ESG。
|

產品減塑換包裝應求「100%回收材料」?專家:不需要走火入魔

最近常聽到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在鳥鴉的世界裡,天鵝也有罪」,究竟什麼是烏鴉、什麼是天鵝,也是蠻耐人尋味的,除了閉環回收之外,另一個走火入魔的坑就是換再生低碳材料。
|

碳權醜聞帶來什麼反思?若建「生物信用額度」企業願買單?

前陣子綠學院有個產業小聚,討論太陽能和再生能源發電業該如何挽回聲譽,聽說所有與會者都非常感慨,分享者覺得太陽能立意良善,大家也都是為了臺灣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弄得好像從業人員這些年的努力都一文不值。
|

碳抵換需求不斷增長,4碳信用商品品質、成本各如何?

面對淨零排放在減碳技術持續發展的同時,自願性碳抵換機制正支持著企業與國家透過購買移除或減少排放的碳信用額度,降低其在短期內的排放影響。
|

綠碳救地球!森林碳抵換專案的現況與挑戰

森林是一項珍貴的自然資產,在其生長過程中不僅可除去大氣中的碳,同時也具備固碳功能,並提供許多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生物多樣性、土壤和水源保護。
|

認識「供應鏈議合」,帶出三項供應鏈減碳認知誤區?

如果你問我,什麼樣的社群文化對學習最有幫助,我會建議你走一趟綠學院產業小聚交流。與一群認知水平差不多的人討論、互相激盪,這種感覺是會上癮的。平時工作就不容易創造這樣的氛圍,尤其在一大堆人的供應鏈低碳行動中,充斥各種「每個字都對,組合起來卻不太到位」的說法,就成了家常便飯。
|

ESG遠見共好圈分享會》對焦COP28、CBAM,企業永續發展兼顧目的與獲利

「又有新規範出來,要怎樣跟?」
「老闆問:為何人家做得到,我們做不到」
「很多定義、標準公司裡都沒人懂!」
「要如何著手,請問有案例可以參考嗎?」
|

產品碳足跡如何降?先破除「回收物應物美價廉」迷思

你有沒有被品牌商霸凌的經驗?只要你公司有做出口,十之八九你會點頭如搗蒜。幾十年來,被品牌商以資本主義為由進行的各種霸凌多得去了,但近幾年資本主義不那麼好使,於是品牌商武器升級,以永續為名,改推行三大新政:換再生低碳材料、節能減碳、閉環(Close Loop)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