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專家觀點

美國強化野火防治對策,「生物炭」被納入碳移除與環境治理核心

眾所周知隨著氣候變遷每到乾旱季節世界野火蔓延,不但燒毀林地,更造成人民生命的損失,尤其2025年1月美國加州大火肆虐,震驚全美,讓美國政府不得不正視野火議題。
|

風電開發常卡關,美國「社區福利框架」創多贏!台灣學得來?

【編按】台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但風電開發常因居民反對而受阻。 然而,美國的「社區福利框架」透過明確的協議條款,讓社區在能源轉型中獲得實質利益,提升接受度。 台灣是否能借鏡此模式,化解風電開發的社區爭議?
|

日本影響力投資規模破3兆!不只投資日本,還前進海外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社會創新與投資基金會(SIIF)發布,並由GSG Impact JAPAN 擔任國家合作伙伴監督與指導的《日本影響力投資的現狀與挑戰 2024 財年調查報告》,日本影響力投資市場正呈現爆發性成長。
|

2024碳移除市場回顧:「空氣捕碳」技術仍是焦點,生物炭為何逆勢上漲?

當前全球正致力於抑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其對氣候變遷的破壞性影響。有鑑於過去幾十年來在快速減排的進度有限,二氧化碳移除技術(Carbon Dioxide Removal,CDR)被認為是積極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之一。
|

全球三大風險之一來襲!「生物多樣性信用」能扭轉台灣生態危機?

【編按】生物多樣性信用正成為全球保育新焦點,透過量化自然價值,導引資金投入棲地保護與復育。然而,制度標準碎片化、企業信任不足、可替代性爭議等挑戰仍待突破。在台灣,從技術條件到社會認知都已初具雛形,下一步該如何打造一套具公信力的在地化制度,讓自然走進經濟、創造保育與投資雙贏?
|

7/5預言大地震若成真,誰是穩定台灣電網的救援投手?

從2022年八月裴洛西訪台之後,日子就變得越來越難過了,不知為何每次遇到連假總會出事,颱風、地震、事故、他國戰爭、國際局勢變動,遇到川普發動關稅戰爭還得銷假上班,周末在家睡覺還會傳來美國儲能大廠Powin破產的消息。因此當網路流傳日本漫畫家預言今年(2025)7月5日台灣和日本將會發生毀滅性大地震時,幾百萬的流量立刻湧入,大家都好奇所謂的毀滅性是有多嚴重。
|

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沒進步,還退步!」周桂田:碳定價政策、用電大戶條款太寬鬆!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一連串「反ESG」的施政舉措,如支持化石燃料、放寬環保法規、廢除DEI計畫等,掀起「永續退燒」的質疑聲浪。而近日,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公布最新的〈企業永續揭露準備度調查〉,解讀數據後驚覺企業對氣候中長期風險評估的表現「不進反退」,更加深專家對台灣淨零轉型進展的擔憂。
|

小心這些投資盲點!忽略這件事,恐錯過資產翻10倍的機會

每天,我們花很多時間拚工作、拚事業、賺錢,看看各地的財神廟密度就可以略知一二。中國人本來就已經是全世界最愛錢的民族,加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多人已經都養成習慣,在合作開展前、甚至感情關係建立前問對方:「你可以給我什麼?」他們掛在嘴邊就說我們要看見實質的利益。
|

城市也能生態豐富?新加坡「生物多樣性指數」給台灣的28個答案

【編按】城市快速擴張帶來生態挑戰,但許多城市仍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重要的自然熱點。例如新加坡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發展的「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以28項指標評估城市的生態狀況與管理成效,成為全球城市追蹤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工具。這套指標如何幫助台灣城市克服挑戰、創造永續未來?
|

每分鐘有10座足球場大小的森林消失!3大衝擊一次看

森林是因應氣候變遷、維持經濟發展與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生態系統。例如,森林同時扮演碳匯與碳源的角色,全球約有16億人(包括近7,000萬原住民)仰賴森林資源維持生計。此外,森林孕育著全球約6萬種樹木,以及80%的兩棲類、75%的鳥類和68%的哺乳類動物。換句話說,森林不僅維持物種健康,也提供人類生存所需的資源與服務,扮演關鍵角色。
|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