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專家議合茶會」邀請涵蓋多元領域自然專家與自然平台成員交流自身經驗及未來可能的合作方向(圖/BCSD Taiwan提供)。
日前證交所公佈「115年度(第一屆)ESG評鑑指標」,共分三大構面、75項指標,其中包括「訂定生物多樣性政策或承諾」即明確要求企業需揭露其自然策略與實體作為. 而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全球風險報告》中,與自然相關的「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生態系崩潰、地球系統發生重大變化、自然資源短缺」占據長期風險的第2、3、4名,自然風險的管理已成為企業不容忽視的重大挑戰。
以跨產業平台盤點實務與學習 培養企業自然策略思維
為協助台灣企業掌握自然暨生物多樣性議題趨勢、建構應對自然風險之韌性能力,企業永續發展協會(BCSD Taiwan)於2022年在多家企業的支持之下籌劃成立「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Taiwan Nature Positive Initiative,以下簡稱「自然平台」)。自然平台核心工作包括:
- 倡議國際自然趨勢與方法學,持續在台灣推展自然正向議題。
- 提供教育訓練、工作坊等資源,協助成員展開自然相關工作。
- 透過集體力量串連國際、政府與在地組織,如引介WBCSD、Business for Nature、資本聯盟等國際相關組織之工具資源,協助平台成員在國內展開自然行動,並經驗分享至國際利害關係人。
在國際上很常看到透過主題式平台運作,集結企業資源與經驗發展出應對永續風險挑戰的作法,在台灣則是多以業界聯誼方式進行經驗交流。自然平台則是在清楚架構之下,集結多家企業長時間投入自然正向議題的研討,以協助平台成員在一致的方向上發展出各自的自然策略與行動。
2026國際取經 集體練功強化企業訂定自然目標與策略行動能力
氣候行動以減碳為核心標的,企業能很快的從溫室氣體盤查著手訂定減碳目標和展開行動。相較於氣候行動企業目前對自然生物多樣性的風險感受不急迫也不明顯,加之自然議題範圍太大因此企業難以找到精準標的並投入資源,「自然平台」即是在此趨勢下,由BCSD Taiwan倡議成立。
為協助自然平台成員依循國際自然方法學如ACT-D架構培養自然策略思維與能力,自然平台規劃實務學習並且積極串連國際自然倡議組織。2025年5月BCSD Taiwan正式成為科學基礎自然目標(SBTN)的官方夥伴,前後為自然平台成員舉辦四場「自然知識培育學習坊」,帶領企業深入探討SBTN的方法學;邀請國際組織Business for Nature亞洲區負責人訪台,分享全球企業的自然行動現況,以及介紹自然趨勢對企業的商業意涵。此外亦展開實務合作,包括參與「It’s now for Nature-Accelerator Program」、協助WEF科技業自然轉型指南的編制工作等,以及持續透過研討會、工作坊等經驗分享,強化台灣企業邁向自然正向旅程的信心,並弭平實務上的差距。

而2026年將著眼於實際行動,以了解自然風險、積極轉型為核心,規劃一系列進階且具前瞻性的亮點計畫。將於2026年3月盛大舉辦「自然正向驅動力國際論壇」,預計邀請世界經濟論壇(WEF)、環境責任經濟聯盟(Ceres)等來台分享國際經驗,強化國內企業自然轉型的企圖心。尤其環境責任經濟聯盟以投資者的角度提醒企業正視、評估自然風險,以減少對企業財務的影響,更能對企業的永續發展,帶來實質的啟發與作用。
此外,自然平台在2026年也將推動「SBTN試行小組」與「自然加速器計畫」。透過「SBTN試行小組」協助企業熟悉SBTN Step 1&2方法學及驗證所需資料。同時也推廣It’s now for Nature的「自然加速器計畫」(Nature Accelerator Program),透過國際專案的在地實踐與專家團隊協作,使企業具備制定符合國際架構的自然目標、策略之能力。
自然平台能順利運行藉由各項公開論壇、專家對話研討、國際方法學或管理工具試行等活動幫助企業得以探索出可行的自然策略方向。實歸功於平台成員的資源挹注與支持。2025年度自然平台成員有中信金控、中華電信、台新新光金控、台達電子、永豐銀行、宏碁公司、佳世達科技、南山人壽、信義房屋、研華科技、國泰金控、崇越科技、啟碁科技。結合跨產業公司投入相同主題,不僅提供資源更參與實質討論,也正是永續發展以集體智慧解決人類難題的最佳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