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作者群 黃泓瑜陳育晟 作者群 黃泓瑜陳育晟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全球ESG反挫!台灣逆風前行 2025年,川普重返白宮,旋即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讓全球氣候治理頓時失去最強引擎。化石燃料復辟、綠能退場、ESG遭到邊緣化,這一連串逆轉,不僅動搖企業的減碳信心,也讓國際合作機制陷入裂縫。當美國以「就業優先」為由開倒車,歐盟與中國雖試圖補位,但市場氛圍早已動盪不安。對台灣而言,這並非退場的藉口,反而是必須迎風前行的時刻。環境部調高減碳目標,金管會擴大永續揭露,並全面導入ISSB標準,從政策到治理展現「戰略性前進」的決心。 永續報告書上路!中小企業挑戰才開始 2025年起,資本額20億以下上市櫃公司必須強制提交永續報告書。對中小企業而言,如何跨部門整合數據、避免流於應付,並將報告書轉化為企業轉型契機,成為關鍵挑戰。 彭啓明:碳費制是科學試煉,也是政治修羅場 上任一年多,環境部長彭啓明推動減碳、減塑與資源循環,空品改善達標,回收率與循環容器使用均創新高。但碳費制度成最大挑戰,他如何持續推進淨零轉型藍圖? 不只看病更算碳!林名男帶領台灣醫院走向綠色醫療 「醫療的本質是把病人照顧好,但也不能忽視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指出,醫院排放的溫室氣體助長氣候變遷——登革熱不斷北移、熱傷害攀升,反而加重醫療負擔。 台灣434萬人力挺核電!核三公投雖敗猶榮,掀能源轉型討論 核三重啟公投落幕,雖有434萬1432張票力挺,卻未能跨過500萬門檻,依法不通過。支持者視之為公民意志的展現,反對者則批評是政治操作的結果。這場能源公投,不僅凸顯台灣社會對核能的長期分歧,也再度考驗政府如何在安全、減碳與產業需求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