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熱傷害10年暴增85.8%!「熱死人」事件已真實上演

氣候變遷讓地球發燒了,全球各地屢見創下高溫。達志

|

全球升溫看似沒有立即傷害,但2020年,台灣有2763人次因熱傷害就診,10年間成長85.8%,尤其長者、慢性病、戶外或密閉空間工作者為高危險群。如何減少傷害,已經刻不容緩。

你聽過「熱傷害」嗎?可曾想過高溫炎熱,可能不只是讓你「爆汗」,也可能令人「抱憾」。

一名年逾7旬、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婦人,中午到田裡工作,2、3小時後被發現倒在田邊,送醫隔日陷入昏迷、呼吸衰竭,緊急插管治療,被診斷為高溫導致嚴重熱中暑。這是2019年11月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案例。

很難想像「熱死人」這個誇飾性用語,竟成為一項真實陳述。

2021年6月下旬,北美遭受嚴重熱浪侵襲,攝氏40多度的高溫駭人,加拿大溫哥華、美國西雅圖屢傳熱死人事件。

「國際上早已指出,氣候變遷是21世紀對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長榮大學研發長、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教授吳佩芝直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氣候變遷對健康的影響列為首要研究課題之一。

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最新報告點出,氣候變遷影響所及已造成多達44項健康指標惡化,如高溫致死、增加傳染病風險……等,正在危害人類生命!

近年全球氣候暖化,隨著台灣平均氣溫升高,熱傷害案例跟著攀升。

熱傷害泛指人體因體內熱累積導致的各種身體損傷,包括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等。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但又以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病人、服用藥物、戶外工作或密閉空間工作者為高危險族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2020年有2763人次曾因熱傷害而就診,回顧2011年時則為1487人次,10年間成長85.8%。

7月是氣溫最高的夏季。2021年7月,全國正處於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全台民眾均減少戶外活動,熱傷害就診人數明顯趨緩。然而,若比較2019、2020年的7月份數據,2020年因熱傷害就診人數為810人次,較前一年增加300人、年增幅達58.8%。

若以年齡層區分,65歲以上民眾從2019年的77人,增加為2020年的149人,等同翻倍。因為高齡而導致對高溫耐受性不佳,在實務上時有所聞,「很多長輩在家,寧願熱、流滿身汗,也捨不得開冷氣,」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坦言,臨床醫師看過不少這類「居家中暑」的例子。

在熱傷害統計之中,也出現男女有別。根據近三年夏季的熱傷害急診比例,男性約占74~77%,女性則占23~26%。

羅素英透露,性別差異主要來自男女從事職務類型不同,例如,戶外勞動型工作多以男性從業者為主,而這類勞動人士正是熱傷害的高危險群。

圖/高溫暴露對身體器官影響。

深陷熱傷害,民眾卻「冷感」

值得警覺的是,台灣民眾對氣候變遷跟人體健康的關聯性,乃至於熱傷害的意識,均有待加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高偉峰觀察,對冷與熱這兩種極端氣候,一般人多數對「熱」欠缺自我保護意識。

當聽到霸王寒流、超強低溫特報,身邊親友會叮嚀你「出門多穿一點」,但天熱時,應該很少聽到有人會叮嚀「出門少穿一點」。「相較於對低溫的警覺度,民眾對高溫的危機感不夠,容易輕忽熱傷害,」高偉峰說。

高溫引起的健康問題,主要是熱中暑、熱衰竭,以及生理、代謝和免疫系統的傷害等。「但濕度又會加深影響,台灣濕度高,衝擊度勢必會比其他地區嚴重,」他說。

影響呼吸道、心血管,甚至心理創傷

事實上,氣候變遷影響健康的相關效應,早已悄然波及你我。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曾舉辦過「極端溫度與人體健康」線上座談,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王玉純特別點出,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機制,已經不是單一風險,而是複合式風險。

王玉純強調,極端高溫也影響呼吸道及心血管相關疾病之死亡率,像是空氣汙染及懸浮微粒等,均被證實與呼吸道疾病及心臟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有關。甚至連氣候災難如何對心理造成創傷等研究,均成為近年國際關注範疇。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陳璽尹補充,一般最常直接聯想到的,是當暴雨、颱風這類極端天氣事件,一旦發生恐將造成民眾傷亡。

另一方面,氣溫升高也會影響病媒分布改變、增加傳染病爆發風險,對公共衛生來說,是極大的威脅與挑戰。根據衛福部報告,氣候變遷造成溫度與雨量改變,使病媒傳染病快速傳播,登革熱在過去50年發生率已增加30倍,成為目前台灣傳播最快速的病媒傳染病。

從公衛傳染病防治,到臨床熱傷害治療

過往醫界對氣候變遷的研究,普遍以公共衛生領域居多,現已延伸至臨床醫學。

2020年10月,美國心臟醫學會首度將中暑急救項目,列入高級心臟救命術的教學手冊,「不只所有臨床醫護人員要學,也對大眾做教育推廣」高偉峰認為,此舉印證近年熱傷害嚴重的急迫性。而對於熱急症的治療,除了急診科,現在也陸續加入腎臟科。

原來,國際間已關注到高溫與不明原因慢性腎病(CKDu)關聯性之研究,逐漸視為熱危害相關的疾病。比方中美洲、中東、非洲及印度等,低緯度國家的鄉村地區,從事粗重勞力工作的民眾,出現大量不明原因慢性腎病的病例,因腎衰竭而離世的農民人數也異常偏高。

高偉峰認為,台灣腎病患者不少,潛在影響不容小覷,呼籲國內應加強對極端溫度與腎功能疾病關聯性的重視。

高溫預警新指標:綜合溫度熱指數

只不過,「要注意熱對身體的傷害,單純看溫度還不夠,」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強調。

當人體感受到高溫,熱壓力若是累積在身體裡幾個小時無法消除,可能就對心血管道形成壓力。她透露,高溫、高濕度、高太陽輻射對死亡的衝擊最為顯著,為預防高熱造成的健康傷害,許多國家紛紛建立高熱監測及預警機制。

國內也推出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她與中央氣象局、國民健康署合作,分析2000到2017年的健保資料庫,將溫度、濕度、太陽輻射、風速等,與生理熱壓力相關的數種指標,組成為「綜合溫度熱指數」,做為熱預警參考。

龍世俊強調,熱指數是一種綜合環境溫濕度和太陽輻射的指數,更能接近人體生理實際感受到的熱壓力。中央氣象局、國民健康署及中央研究院的三方跨域合作,整合「健康氣象」資訊服務,民眾可以藉由「樂活氣象App」,取得各項預警通知。

圖/政府整合「健康氣象」資訊服務,民眾可以藉由APP取得各項預警通知。圖取自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設高溫預警,因應複合式健康風險

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高熱預警系統,龍世俊呼籲,國內也應該及早提出面對複合式健康風險,救護醫療體系該有的調適策略。

那麼,誰是高熱氣候的「受害者」?依照相關統計顯示,幼童、年長者、戶外勞動工作者、罹病者等,甚至低收入戶者與遊民,都屬於高風險族群。龍世俊提醒,如何照顧到這些「氣候脆弱族群」,均有賴政策與醫療資源配置整體性規劃。

長期關心氣候變遷相關議題的立法委員洪申翰認為,很多人可能遭遇熱傷害而不自知,「沒有意識到他的不舒服與熱傷害有關,不會真正就醫,」因此他也認同預警系統的重要,否則等到身體真的感受到不對勁,往往都已相當嚴重。

要避免身處高溫環境,民眾從事戶外勞動的損傷,有必要制定合理的調適作為。目前勞動部與地方政府逐漸關注到,勞工作業環境中的熱威脅。

勞動部補助項目就新增了高氣溫戶外作業危害預防之設施或器具,像是遮陽裝置、灑水降溫設備或是可降低熱壓力之個人防護具等。台南市勞工局今年夏季也加強執行多場預防戶外作業高氣溫熱危害的監督檢查,就是要避免勞工因為熱疾病,影響作業的正常判斷或操作,導致不必要的職災。

此外,洪申翰主張,國內仍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做為制定因應調適政策的基礎,比方是否制訂高溫假,甚至改變寒暑假的時段,都是待討論的議題。

高溫的影響,不僅只是高溫。升溫對人體的沉默衝擊,儼然成了無形的健康殺手,已讓你我都成了潛在的「氣候災民」。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