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極端氣候

ESG本週必讀》堰塞湖泥巴與鏟子下「看不見的傷口」,花蓮災後集體創傷如何復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奪走十多條人命,也留下無形的創傷。從精準預測卻自責未能「講得更清楚」的學者,到不眠不休、怕停下來就會想起災難的光復青年,再到提醒「創傷不是軟弱」的精神科醫師,這場災難揭開的不只是防災體系的脆弱,更是人性在極端壓力下的掙扎。
|

ESG每週必讀》花蓮堰塞湖救災謠言大破解!災後的水能喝嗎?怎麼喝?

無情豪雨帶來堰塞湖洪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當各界齊心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時,網路上的不實謠言卻如泥流般四處流竄,不僅阻礙救災,更在傷口上灑鹽。面對這些混淆視聽的假訊息,我們如何擦亮雙眼?
|

ESG每週必讀》馬太鞍溪黑色海嘯捲人命!堰塞湖災難只能「亡羊補牢」?

從雲林草嶺潭、高雄小林村滅村,到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這些災難不僅警示著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也凸顯了防災體系與大自然角力下的困境。面對這場「與水共存」的長期考驗,本文一次看台灣該如何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並建立更具韌性的防災體系?
|

ESG台灣快訊》樺加沙釀花蓮堰塞湖潰決14死,專家批政府延誤未建引水道

▋樺加沙釀花蓮堰塞湖潰決14死,專家批政府延誤未建引水道
▋台南沙崙園區落腳草鴞棲地,兩兆產值讓500隻草鴞犧牲?
▋中油攜手玉山銀護海洋生態, 響應2030年「30×30」保育目標
▋工研院與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合作,共推低碳氫氨能源技術
▋節能標竿獎出爐!24家單位年省1.9億度電,AI與大數據成節電新引擎
|

夏季年年創高溫!冷氣使用加速「熱島效應」讓城市愈吹愈熱?

夏天悶熱不開冷氣不行,但關掉又讓人感到崩潰,如何聰明的開冷氣,才是真正的關鍵。
|

沙塵暴席捲美國鳳凰城!台積電如何守住無塵室防線?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遭遇罕見強烈沙塵暴襲擊,讓城市瞬間陷入零能見度,不僅造成交通與供電中斷,也引發外界對當地半導體產業的關注。特別是全球晶片龍頭台積電在當地設廠,如何確保製程環境不受沙塵暴、空汙威脅,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

北士科啟動體感降溫實驗,對抗都市熱島效應

夏季天氣炎熱,成功大學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預測,2040年前北市將再升溫2°C。台北市政府5月時舉辦氣候調適綠網研討會,邀集多國專家分享調適經驗。台北市府並設定「2040年體感降溫2°C」目標,要將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打造成首個「體感降溫」實驗場域,透過建築保留棟距、退縮基地東西側土地等作法降低體感溫度。
|

ESG台灣快訊》雙颱重傷農業4.4億元,青蔥飆破千元衝擊民生與餐飲業

▋雙颱重傷農業4.4億元,青蔥飆破千元衝擊民生與餐飲業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部,環境部「災後復原辦公室」承諾半年清完
▋三元能源大火損失約110億,張安平親自減薪20%致歉
▋中華電信獲《金融時報》亞太氣候領袖,進入亞太前6%永續企業
▋北榮重粒子中心年電費3000萬,靠智慧管理省下5.84%電
|

ESG國際快訊》 43℃極端高溫襲擊,西班牙電網韌性撐得住?

▋43℃極端高溫襲擊,西班牙電網韌性撐得住?
▋太陽能、風電用不完!中國棄電率飆高
▋從源頭斬斷還是回收補破網?塑膠公約關鍵條款談不攏
▋化石燃料退場倒數!德國拚簡化地熱開發流程
▋回收率下滑!新加坡藍色回收桶竟變垃圾桶
|

台灣暴雨災情頻傳為何防不住?極端氣候挑戰傳統治水模式

暴雨災情停不了,該如何是好?7月底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肆虐中南部地區,高雄、屏東、台南多個鄉鎮累積雨量已直逼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在多地釀成嚴重災情。8月13日楊柳颱風又準備登陸!暴風圈侵襲率「8縣市達100%」 中南部恐再一次受暴雨襲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