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極端氣候

當氣溫持續上升,土地如何承受?全球暖化引爆森林火災與生態崩壞

全球氣溫創新高,極端氣候與土地退化正形成惡性循環。森林野火、乾旱與生態崩壞急遽加劇,顯示氣候與自然已緊密相連,唯有同步守住減碳與生態,才能避免災害持續升級。
|

ESG國際快訊》COP31主辦國拍板!土耳其舉辦、澳洲掌槌,太平洋島國不滿

▋COP31主辦國拍板!土耳其舉辦、澳洲掌槌,太平洋島國不滿
▋從玲瓏一號到第四代高溫氣冷堆,中國核反應爐積極輸出海外
▋全球碳排2025年創新高,專家警告1.5°C升溫額度僅剩四年
▋十年最慘洪災警示:峇里島過度開發與垃圾失控的清算時刻
▋緬甸75%人口轉向太陽能,廉價中國面板成救命稻草
|

氣候難民步行到COP30會場外,彰顯被忽略的環境種族歧視!

在巴西貝倫舉行的COP30,除了談判桌上的技術字眼與國家立場,還有一群因氣候威脅而帶著傷痕而來的人。他們從海地、衣索比亞、委內瑞拉、莫三比克一路走到亞馬遜森林深處,不是為了象徵性的發言,而是希望告訴世界:在極端氣候加劇的年代,失去家園,是正在發生的事。
|

ESG台灣快訊》睽違58年,11月颱風罕見登台!鳳凰顯示氣候系統失衡

▋睽違58年!11月颱風罕見登台,鳳凰顯示氣候系統失衡
▋同步連線巴西現場,環境部啟動COP30戰情中心
▋金融科技文化三路會師COP30,國泰、台達、威剛展現永續行動力
▋台電評估核二、核三重啟引發關注,監察院點出核安風險
▋南投三家柑仔店化身守護生態基地,林保署推動「保育柑仔店」
|

鳳凰颱風來襲,11月秋颱的極端警告!為何李四川直呼「不好惹」?

秋颱鳳凰來勢洶洶,似乎更反映極端氣候正在改寫地球劇本,颱風現身的時間點也變得難以預測。從行政首長的憂心,到數據的異常,這股反季節的風暴,會怎麼逼迫我們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
|

川普陰影下的COP30!如何找到1.3兆救命錢,讓窮國也能對抗極端氣候?

氣候金融新目標NCQG,將延續去年 COP 29,成為COP 30最關鍵也最政治性的議題之一。COP 29開發中國家要求已開發國家提供1.3 兆美元協助落後國家氣候調適,最終協議縮水到3000億美元,以充滿戲劇性與背叛的結局收場。今年將如何解決這棘手問題?
|

馬太鞍堰塞湖災後危機未解,專家警告明年恐再現新湖

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底溢流潰決,泥流淹沒下游的光復、鳳林、阿托莫……等下游地區。截至10月21日止,共造成19死、5失蹤、157傷的悲劇。但先前的潰決,並非這座堰塞湖的最終結果,專家預估,在原來堰塞湖的壩基上,明年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另一座堰塞湖,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梅雨季期間,政府僅剩下不到半年時間預做準備。
|

ESG本週必讀》堰塞湖泥巴與鏟子下「看不見的傷口」,花蓮災後集體創傷如何復原?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奪走十多條人命,也留下無形的創傷。從精準預測卻自責未能「講得更清楚」的學者,到不眠不休、怕停下來就會想起災難的光復青年,再到提醒「創傷不是軟弱」的精神科醫師,這場災難揭開的不只是防災體系的脆弱,更是人性在極端壓力下的掙扎。
|

ESG每週必讀》花蓮堰塞湖救災謠言大破解!災後的水能喝嗎?怎麼喝?

無情豪雨帶來堰塞湖洪流,重創花蓮光復鄉,當各界齊心協助災民重建家園時,網路上的不實謠言卻如泥流般四處流竄,不僅阻礙救災,更在傷口上灑鹽。面對這些混淆視聽的假訊息,我們如何擦亮雙眼?
|

ESG每週必讀》馬太鞍溪黑色海嘯捲人命!堰塞湖災難只能「亡羊補牢」?

從雲林草嶺潭、高雄小林村滅村,到近日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這些災難不僅警示著極端氣候帶來的風險,也凸顯了防災體系與大自然角力下的困境。面對這場「與水共存」的長期考驗,本文一次看台灣該如何從過去的經驗中汲取教訓,並建立更具韌性的防災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