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尼莫面對海洋熱浪危機,小丑魚竟會縮小身體求生存

圖/小丑魚即使僅縮小一次體型,存活率也提高78%。pexels-malia by evans

|

「尼莫、尼莫」,看到橙白相間的小魚,小朋友常興奮的大喊尼莫。電影《海底總動員》主角讓小丑魚成為海洋明星,尼莫也成了小丑魚代名詞。小丑魚躲不過全球暖化的危機,卻有生存妙招。科學家發現,小丑魚可能藉著體型「縮小」跟「放大」,來度過熱浪危機。

親愛的,小丑魚變小了

英國新堡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與跨國團隊的最新研究,遇到海洋熱浪時,生活在珊瑚礁裡的小丑魚體長明顯變短,且「縮水」的魚兒存活率上升。這是科學家第一次證明珊瑚礁魚會因應響應環境或社會變化而縮減身體的長度。

研究於2023年2月至8月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金貝灣(Kimbe Bay)進行。團隊定期測量134隻海葵雙鋸魚(Amphiprion percula)的體長與海水溫度變化。海葵雙鋸魚是當地常見的小丑魚。研究期間涵蓋了全球第四次珊瑚白化事件,研究樣區的海水溫度比長期均溫高出4°C。

研究發現,高達100隻、約3/4的小丑魚身形都變小了。有些小丑魚在海洋熱浪侵襲中死亡,但研究中曾多次縮小的魚最後都存活下來了。即便僅縮小一次,存活率也提高了78%。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尼莫縮小,是為了從熱逆境中存活下來,」新堡大學熱帶海洋科學高階講師、研究作者之露格(Theresa Rueger)表示。

如何縮小仍是謎

圖/小丑魚「縮小」指的不是體重減輕,而是「身長變短」,這一點並不尋常。pexels by saturnus99

研究團隊強調,小丑魚「縮小」指的不是體重減輕,而是「身長變短」,這一點並不尋常。脊椎動物的生長通常是單向的,遇到壓力或達到生理極限時會停止生長,縮小並不常見,尤其是在短短一個月內縮小。此外,體型小的動物容易變成掠食者的大餐,應該會不利生存。但是,縮小的小丑魚存活率反而提高了。

研究團隊推測,體型變小的小丑魚所需的食物或耗氧量也較少,而暖熱海水中的含氧量會變低,所以牠們在熱浪中存活的機率會較高。

小丑魚是怎麼縮小的?這仍是個謎。研究人員舉例,海鬣蜥(學名:Amblyrhynchus cristatus)可以靠著再吸收自己的骨骼而縮小,小丑魚可能也是類似機制,但這項推測尚未驗證。

關乎性別與社群的體型變化

小丑魚與海葵是共生關係,牠們離不開海葵與珊瑚礁,即便海水溫度上升,也無法逃離,只能採取其它策略應對。但是,縮小對小丑魚是很冒險的事情!

小丑魚是群居動物,在一朵海葵的小丑魚群中,體型最大的是雌魚,次大的是有繁殖能力的雄魚,其餘沒有繁殖能力。當雌魚死去,位階最高的雄魚會轉變成雌魚,體型次大的個體則補上雄魚的位階。

圖/最有利於生存的不是「縮小功」,而是能彈性自如縮放的能力。pexels by ron-deviney

體型代表位階和角色,雄魚甚至會避免長太大,以免引發紛爭。這也意味著,縮小體型來適應熱浪對小丑魚來說,可能是個賭上內部衝突、甚至被驅逐出去的大冒險。有趣的是,這項研究發現,成對的雌魚和雄魚若能同時縮小體型,牠們在熱浪中存活的機率更高。

此外,縮小的魚並非永久變小,牠們也能在環境改善時快速長回來。換言之,最有利於生存的不是「縮小功」,而是能彈性自如縮放的能力。 

延伸閱讀:白令海不再有「蟹」逅?海水高溫如何威脅阿拉斯加漁業命脈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文: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專欄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