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泰勒斯(左)、威廉王子(右)都會出席COP30。@taylorswift IG、The Earthshot Prize官網。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的影響,各界曾憂心全球氣候永續發展陷入停滯。然而,隨著全球名人陸續表態參與即將在巴西登場的COP30,這場原可能星光黯淡的氣候峰會,瞬間成為備受矚目的熱門焦點。但川普仍是陰影嗎?
美國總統川普甫回任白宮就率領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他也不斷宣稱「氣候變遷是世紀騙局」,這讓不少人憂心全球永續發展恐走回頭路,即將在11月登場的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也可能星光黯淡。
然而,幾位名人陸續表態將參與COP30,可說是為支持永續的陣營打了一劑強心針。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威廉王子確定出席
首先是英國威廉王子。《衛報》(The Guardian)指出,他將出席在巴西貝倫舉行的COP30,除了為地球修復獎(The Earthshot Prize)頒獎,也將參加由190多個國家政府代表參與的會議。
不少環境專家都樂觀看待他的出席。Futerra顧問公司共同創辦人湯森德(Solitaire Townsend)表示,這場峰會將十分艱難,各國必須在會中達成新的溫室減排目標,而威廉王子的參與將為峰會注入新能量。
儘管不少人質疑威廉王子此舉「作秀」成份居多,但湯森德認為,歷屆氣候峰會向來都是作秀與談判並重。威廉王子決定出席,可能會鼓勵其他國家領導人也跟進,並吸引全球媒體關注。

然而,他的父親查爾斯國王將不會出席COP30。而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尚未表態是否參與COP30,引起一些環保人士的批評,包括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愛爾蘭前總統羅賓遜(Mary Robinson)等。
潘基文強調,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親自到貝倫出席COP30。「這種出席不只是一種禮貌,更是領導力的考驗。有鑒於氣候危機影響日益浮現,現在正是各國提出更強力承諾、提供資金來實現這些目標的關鍵時刻。」
泰勒絲讓COP30首度賣門票
第二位將親身出席COP30的名人,則是宣布訂婚喜訊沒多久的流行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可望吸引超過25萬粉絲在COP30期間湧入貝倫。
她已經被任命為COP30的「全球青年參與大使」,而這和她長期以來重視環保的形象也不謀而合。

永續媒體《碳脈動》(Carbon Pulse)分析,泰勒絲長期支持符合道德規範的「手鏈時尚」,粉絲們會交換以環保材質製成,並印有歌詞或標語的手鍊,象徵彼此的情誼。
為了迎接這些人潮,巴西政府官員證實,已清空貝倫附近約1500英畝的雨林,面積與英國格拉斯頓伯里音樂節(Glastonbury Festival)場地相當。該片土地將用來打造龐大的「COP30帳蓬城」,配備豪華露營的圓頂帳篷、美食餐車、做瑜伽的平台等。
現場也將安裝數千個以環境友善材質製成的馬桶,連接巨大的生物降解反應器,為一個24小時不間斷播放泰勒絲全部作品的卡拉OK提供電力。
同時,主辦單位還將首度對COP30入場採取「門票制」,所有與會政治人物、非政府組織、媒體成員,都必須透過訂票平台Ticketmaster買票,今年4月才開放沒多久,所有門票就被秒殺。
無法取得門票的粉絲,也可在1300公里遠的瑪瑙斯市體育場遠端參與峰會,該座體育場共有4萬4000個座位,目前主要供舉辦足球賽使用。
而限量版的「COP30友誼手鏈」也正如火如荼生產中。甚至聯合國安保人員還得向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Eras Tour)的保鑣學習如何保護泰勒絲,並進行人潮管理。
一名投入氣候議題多年的外交官有感而發表示,「說實話,我們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局面。我們已經嘗試很多年,想讓年輕人對《巴黎協定》第六條產生興趣。誰能想到,我們其實只需要一位流行天后,就能達成這些目標?」
還有哪些名人參與?
除了威廉王子、泰勒絲,一些長期關注永續議題的政界老面孔也將出席COP30,例如東道主巴西總統魯拉(Lula da Silva)不只親自出席,也任命資深外交官拉戈(Andre Correa do Lago)為COP30主席。

而世界兩大強權之一的美國,總統川普出席機率微乎其微,甚至可能也不會派遣官方代表團與會,僅由主要城市的市長代表參加,如德州奧斯汀市長沃森(Kirk Watson)就是其一。「這代表次國家行動與外交,是目前實現變革的主要途徑,」他說。
至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是否現身COP30仍不得而知。但他在不久前線上參與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時,表示中國將在2035年前提交涵蓋所有溫室氣體與所有經濟部門的新氣候目標,積極作為恐怕取代美國、歐盟,成為全球「氣候一哥」。
長期支持氣候調適行動、氣候融資的歐盟各政要,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出席可能性均相當高。
此外,長期飽受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的太平洋島國領袖們,也將是COP30的要角,討論如何透過融資、調適,為不斷被大海淹沒的國土找到出路與解方。

儘管名人參與氣候峰會的「作秀」成分始終飽受爭議,但他們的影響力確實超越國界與政治藩籬,成功將氣候議題從冷硬的談判桌推向大眾。
當年輕世代因追隨偶像而關注氣候變遷,當全球目光聚焦在亞馬遜雨林,這場氣候峰會已不只是一場政治外交,更是一場席捲全球的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