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熊出沒「自保四招」!日本熊襲死亡飆新高,賞楓滑雪好危險?

日本熊襲死亡飆史上新高!熱門雪祭景點變危險?你必知的自保指南。示意圖。x@OrVPMXiT1yIiE5e

|

今年的日本賞楓季,變得特別危險!原本該待在深山的熊隻,頻頻闖入鬧區、超市,甚至攻擊訓練中的馬拉松選手?背後原因,不只是全球暖化。

位在日本東北秋田縣的橫手雪屋祭,歷史超過450年,每年2月中舉行,活動期間會在市內建造數百座雪屋,並在雪屋內供奉水神,祈求豐收與平安,遊客甚至還可在雪屋內品嘗甜酒釀、烤年糕等點心,是不少台灣人冬日旅遊日本體驗雪國風情的首選之一。

然而,就在距離雪屋祭不到半小時車程的東成瀨市,日前卻發人駭人聽聞的熊出沒攻擊事件。四名男女遭到熊攻擊,其中三人頭部重傷,一人死亡。

無獨有偶,居住在新潟縣妙高市的紐西蘭籍32歲男子哈洛蘭(Billy Halloran),10月初在山區進行馬拉松訓練時,也在回家途中遇到兩隻黑熊。他想要逃跑時,手臂卻遭大熊咬住,骨頭瞬間被咬碎,最後只能渾身是血往外逃,所幸保住一命。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熊害事件創新高,暖化是元兇之一

日本環境省統計,今年日本全國遭熊襲擊的死傷人數已超過170人,死亡人數達10人,超過2023年創下的歷史最高紀錄;秋田縣是受害最嚴重的地區,截至10月21日為止,已經有44人死傷。

為什麼今年日本熊出沒事件那麼嚴重?答案,就藏在屢創新高的夏日氣溫。

日本熊森協會指出,2025年夏季,日本平均氣溫超越史上新高紀錄2023年,成為有統計以來最炎熱的一年,尤其是北日本地區,更比往年高出3.4℃。受此影響,北日本等寒冷地帶山林果實歉收,導致熊隻大量出沒,飢腸轆轆的熊只能闖入村落、住宅區尋找食物,才會發生多起令人痛心的人身事故。

除了氣溫異常,另一個大量熊出沒的原因,和深山過度開發有關。二次大戰後,日本各地人工林、水壩、大規模林道建設,2000年以後又因氣候暖化導致橡樹枯萎、昆蟲急劇減少、下層植被衰退,迅速喪失其生物多樣性。近年來,大型太陽能發電、風電建設,則造成新一波廣泛森林砍伐,大幅破壞熊賴以維生的棲息地。

此外,日本人口減少、鄉村人口大量移入都市,導致未經維護而荒廢的森林和棄耕地變多,導致人類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界線變得模糊。尤其是在人口稀疏而荒廢的農地或果園,成為熊極具吸引力的食物來源。

放或殺?熊隻管理牽扯日本東西思惟之爭

面對熊出沒頻傳,到底該如何應對?也牽扯到東日本、西日本之間對熊出沒事件管理態度的差異。

兵庫縣立大學自然環境科學研究所教授橫山真弓分析,西日本的許多縣在2000年代制定「特定鳥獸保護管理計畫」,針對當時瀕臨絕種的熊進行管理。

以兵庫縣為例,就引入「學習放獸」制度,也就是儘量減少撲殺數量,不把誤入陷阱的熊殺死,而是噴灑辣椒水等,讓牠們厭惡人類和村落後再放歸。透過這個過程,學界和政府有關單位就能了解「這頭熊年齡多大?」「營養狀況如何?」「繁殖情況如何」等數據。

與將熊視為保護與管理對象的西日本不同,東日本過去認為熊的數量相當多,若對人類、村落產生危害就直接撲殺,因此沒有特別對策,也缺乏準確數據來判斷熊的數量是否增加。但「有害捕獲」的數量卻扶搖直上,以秋田縣為例,從2008年的46隻暴增到2023年的2303隻,將近成長50倍。

撲殺熊治標不治本,恢復山林生態是當務之急

「光靠撲殺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讓熊滅絕,當務之急是應該恢復生態豐富的山林,並在人類聚落徹底執行驅趕和危害防範,建立不吸引野生動物的聚落。」日本熊森協會呼籲,針對目前熊害,比起一味撲殺,更該徹底解決問題。

該協會強調,熊是構成山林生態系的重要元素,對提升水源、森林的生物多樣性至為重要。目前有關當局在人類聚落周邊設置裝有米糠等誘餌的捕熊陷阱,反而提升人身事故發生可能性。

該協會建議,首先是做好棲息數量調查;第二,運用狗隻驅趕熊隻;第三,為了避免更多人身事故,民眾最好也避免上山採集蘑菇、溪釣、登山;第四,政府也該推動以栗子、核桃為主的植樹計畫,在熊的食物歉收時,仍能把牠們留在山林中。

另一方面,日本熊森協會觀察,在東北、北海道地區,大型太陽能和大規模風力發電設施建設同時,也正在砍伐熊隻棲息地森林、削平山體,而且未來還有很多開發計畫正在推進中,這會對熊等野生動物棲息地森林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政府應緊急制定法律規範。

賞楓遇到熊,你該怎麼自處?做四件事自保

然而,賞楓季已經到來,如果還是無法抵擋大自然美景的召喚,該如何與熊和平共處?

日本熊森協會建議自保四件事:首先,在熊容易出沒的地區,外出時最好攜帶鈴鐺、收音機等會發出聲響的物品,可以讓熊知道你的存在,進而避免相遇。

第二,如果還是不幸遇到熊,保持冷靜是首要關鍵。切記不要背對熊逃跑,應該一邊慢慢後退,一邊發出較大聲音威嚇熊。
第三,攜帶防熊噴霧等防禦工具也是有效的;
第四,最關鍵的是,不要對熊採取挑釁態度,並盡可能保持距離。

頻繁的「熊害」絕非單純的自然現象,而是人類活動、氣候變遷與棲地破壞共同寫下的悲劇。面對這場人熊衝突,一味增加撲殺數量,只會加速問題惡化。真正的解方,在於從源頭修復我們破壞的森林,建立有效的緩衝帶,並以尊重與理解的態度,學習與萬物共存。

圖/遇到熊該如何自保。五泉市役所

延伸閱讀:ESG台灣快訊》樺加沙釀花蓮堰塞湖潰決14死,專家批政府延誤未建引水道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