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ESG國際快訊》歐盟設2040減碳90%新目標!COP30「亞洲冷、歐洲熱」兩樣情

歐盟領導人在COP30前,同意將推進歐洲2040年的排放目標,形成「亞洲冷、歐洲熱」的景象。示意圖。unsplash by antoine_schibler

|

▋歐盟設2040減碳90%新目標!COP30呈現「亞洲冷、歐洲熱」兩樣情
▋從源頭圍堵,五年拚減少三成!歐盟出手鎖定「塑膠微粒」外洩
▋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獲日本資金,川普亞洲行加速實現能源願景
▋高市早苗力推日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開發者曾是諾貝爾獎大熱門
▋戰火下的奇蹟!烏克蘭逆勢復育1.35萬公頃濕地,70多隻動物後代誕生

歐盟設2040減碳90%新目標!COP30呈現「亞洲冷、歐洲熱」兩樣情

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即將在11月10日於巴西貝倫登場,但如今卻呈現「歐洲熱、亞洲冷」兩樣情。

即便成員國對減碳措施反對聲浪日益增加,歐盟領導人在COP30前仍同意,將推進設定2040年排放目標,在2040年以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九成。路透社指出,這會讓歐盟在具有法律約束力的2030減排55%、2050淨零兩大目標之下,保持正確的減排步調前行。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表示,「我們所有人都認為,必須把這項工作和歐洲工業的競爭力結合起來。」

然而,兩大目標下,各國也希望增加一些附帶條件。波蘭認為,這項條款是必要的,以免綠色技術發展不如預期,或是經濟條件阻礙氣候目標所需投資。其他已開發國家則擔憂森林因為野火等問題,難以吸收二氧化碳排放,因而希望在這種狀況發生時,其他行業將不會被迫加快減排。

即便有分歧,但也無損歐盟氣候目標的支持。歐盟執委會主委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轉向清潔能源是重振工業、減少對中國進口依賴的機會。因此,歐盟正分秒必爭,希望能在COP30以前批准減排目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此外,歐洲各國領導人也將現身COP30,以行動表達支持。例如,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就是其一。即便國內媒體抨擊他出國訪問行程太多,英國政府發言人日前仍證實,他將出席COP30,因為淨零排放是21世紀的經濟機遇,有潛力重新點燃工業心臟地帶,在創造優質工作機會同時,減少民眾能源開支。

相較於歐洲的熱絡,亞洲國家領導人則紛紛缺席COP30。印尼總統普拉博沃(Prabowo Subianto)就派遣胞弟哈希姆(Hashim Djojohadikusumo)以總統能源與氣候變化特使身份率領代表團出席。

但普拉博沃仍對COP30東道主巴西發起的熱帶森林保護基金表示支持。「巴西是先驅者,我們承諾巴西投資多少,印尼就會向該基金投資多少。」

此外,甫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也證實不會參加COP30,將以參與國會議程為優先。日本共同社分析,受到美國川普政府對氣候變遷抱持懷疑論影響,七國集團(G7)在氣候領域步調不一的情況或許將再次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在潔淨能源科技佈局相對積極,並積極向南方國家輸出的中國,此次國家主席習近平雖然可能不會親自出席,但預計可能會派出二把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會,鞏固自身在美國退群後的領頭羊角色。

圖/習近平雖不會親自出席COP30,但可能會派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與會。取自人民網

從源頭圍堵,五年拚減少三成!歐盟出手鎖定「塑膠微粒」外洩

除了設定排碳目標,歐盟也開始針對會造成汙染與人體健康危害的塑膠微粒祭出新的管理措施。有鑒於處理、回收塑膠微粒目前尚無全面國際法規,歐盟在2023年通過限制化妝品、其他產品故意添加微塑膠的措施。10月下旬,歐洲議會進一步通過新法,要求歐盟企業處理、運輸塑膠微粒時採取保障措施,陸運、海運商分別有2年、3年的調適期。

歐盟執委會估計,2019年歐盟境內約有5萬2140噸~18萬4290噸的塑膠微粒流失到環境中,相當於每年2100~7300輛卡車的載運量。透過新措施,歐盟希望可以把流失到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數量比2019年基準點減少54%~74%,符合執委會到2030年減少30%塑膠微粒的總體目標。

《歐洲新聞》(Euro News)指出,塑膠微粒若被海洋生物攝入,可能會對牠們造成致命傷害,甚至透過化學、微生物降解棲息地、入侵其他物種,汙染食物鏈。

「清理這些微塑膠極其困難,而且成本高昂,這就是為什麼從預防切入,對環境、經濟而言,都是最合理的做法,」環境倡議組織歐洲衝浪者基金會(Surfrider Foundation Europe)海洋垃圾遊說經理帕多芬妮(Lucie Padovani)強調,隨著歐洲水域塑膠微粒濃度持續上升,這是必要且早就該採取的步驟。

圖/海洋垃圾造成塑膠微粒流入生態鏈,歐盟望透過新措施,到2030年減少30%的塑膠微粒。示意圖。by freepik

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獲日本資金,川普亞洲行加速實現能源願景

美國總統川普本週造訪日本、韓國,並與兩國元首會面。重點議題之一,就是確認兩國8月時希望換取關稅稅率降低,所做出的投資承諾。

其中,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並希望該筆資金能惠及日企,並將其列為備忘錄中的一項條件。韓國則提供3500億美元,但希望獲得美元互換額度促進投資,也尋求貸款擔保為這些交易提供資金,否則此承諾可能會拖垮韓國經濟。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表示,日本投資的5500億美元,用來建造川普念茲在茲的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核電廠,改善電網,並在美國生產通用抗生素。

圖/日本投資5500億元,以建造阿拉斯加天然氣管與核電廠,改善電網。示意圖。unsplash by chocolate_milk_denmark

而美國內政部日前也展開全方位行動,推進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包括重新開放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的沿海平原,用於石油和天然氣開發,並完善周遭公路建設,為符合資格的越戰退伍軍人提供土地分配。

美國內政部長伯格(Doug Burgum)表示,這些措施將減少監管障礙、支持地方社區,並強化阿拉斯加在國家能源、經濟成長中扮演的角色,進而創造就業機會,加強能源獨立性。

相較之下,韓國的投資進展就相對較慢,尚未敲定書面協議。ABC分析,因為美國對韓國汽車仍適用較高關稅稅率,而且韓國官員一直不願意接受美國要求預先付款的要求,原因是可能使韓國面臨金融危機風險大幅提升。反之,他們提議透過貸款、貸款擔保實現投資。

高市早苗力推日本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開發者曾是諾貝爾獎大熱門

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發表施政報告,除了把能源安全列為重點,也強調以核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首的國產能源至關重要,必須立即把措施具體化,舉國之力實現強勁經濟。

《產經新聞》指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種新型電池,利用碘、鉛等晶體構成的薄膜發電,由於它比目前普及的矽晶板更輕、更薄,因而不挑選設置地點,而且主要原料碘的產量,目前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從安全保障的角度來看,這種電池備受各界關注。

這項技術由日本桐蔭橫濱大學特聘教授宮坂力所開發。他在2009年提出使用具有高光電轉換效率的鈣鈦礦晶體製作太陽能電池,不少人甚至認為,宮坂力是諾貝爾物理、化學獎的熱門人選。

然而,此技術仍面臨若干課題,例如均勻塗佈薄膜的技術難度高,而且大型化以後發電效率會降低,而鉛材質對人體也有害,目前正在研究替代材料。因此,不少人士倡議,日本政府應該對國產再生能源給予政策支援。

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輕薄,因而不挑設置點,但在普及化上仍有技術困難需要克服。示意圖。unsplash by markusspiske

戰火下的奇蹟!烏克蘭逆勢復育1.35萬公頃濕地,70多隻動物後代誕生

即將邁入第四年的俄烏戰爭,不只已經造成超過1萬4000人死亡,也對烏克蘭的自然環境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棲息地的嚴重破壞。如今,烏克蘭正積極投入自然保育工作,在幫助大自然重新恢復生機的同時,也療癒飽受戰爭傷亡的烏克蘭民眾身心。

「烏克蘭正在面對極其困難的人道主義局勢,但大自然對人們而言至關重要,我們無法和大自然分離。」烏克蘭環境復育組織野化烏克蘭(Rewilding Ukraine)執行長內斯特連科(Mykhalio Nesterenko)表示,自從俄羅斯入侵以後,該組織卻逆勢恢復多瑙河三角洲、鄰近的塔魯蒂諾草原(Tarutino Steppe)等共1萬3500公頃溼地和未開墾草地。

另外,該團隊還放養240種不同物種,包括倉鼠、亞洲野驢、草原旱獺、雕鴞和黇鹿,並為斑嘴鵜鶘建造兩個繁殖平台。自2022年以來,儘管戰火連天,這些物種反而逆勢誕生70多隻後代。

野化烏克蘭表示,在一個破壞仍在持續的國家,這些罕見的生態復甦故事反而提醒人們,即便在衝突時期,生命也能找到重新開始的出路。

除了環境,戰爭造成的心理創傷也很大。烏克蘭衛生部表示,可能有180萬士兵和退伍軍人需要心理支持。

許多士兵歷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嚴重焦慮、創傷性腦損傷等症狀。今年春天,野化烏克蘭啟動「老兵親近自然」(Nature for Veterans)倡議,因應這個日益嚴重問題,為士兵、家人在烏克蘭恢復生機的景觀中提供療癒機會。

《歐洲新聞》指出,這種自然療法已有數百年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普遍用於幫助士兵,讓士兵得以停下來深呼吸,在平靜和安寧中釋放從戰爭開打以來的緊張情緒。 野化烏克蘭目前正專注在塔魯蒂諾草原,它是烏克蘭、歐洲最後保存完好的草原之一。此舉將為當地創造新的工作機會,進一步發展以自然為基礎的旅遊業,並支持以放牧、割草為基礎的傳統耕作模式。

圖/烏克蘭遭俄國入侵已近四年,然而烏國仍逆風復育遭戰火破壞的棲地,並透過「老兵親近自然」,為士兵提供療癒機會。示意圖。unsplash by photofixation

延伸閱讀:ESG每週必讀》COP30撐得住巴黎協定承諾?控溫1.5°C成最大考驗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