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每週必讀》捷克如何「清零」非洲豬瘟?台灣從中央到地方的必修課!

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為將於3天內完成中市34場關聯養豬場之豬隻採血作業。台中市政府

|

當病毒逼近,一個歐洲小國如何絕地反攻?在非洲豬瘟這場無聲的戰爭中,捷克是唯一成功將病毒「清零」的國家。這場與高傳染力病毒的生死對決,捷克的鐵血手段,台灣學得來嗎?

台中養豬場日前驗出全台首例非洲豬瘟,即便該場豬隻均已遭到撲殺,民眾依然人心惶惶,不少人開始緬懷2018年台灣成功對抗非洲豬瘟的經驗。與此同時,也有一個歐洲國家和台灣走過相同路徑,有類似的成功模式。

歐洲唯一根除非洲豬瘟的國家

養豬產業媒體Pig Progress指出,在當時檢測出非洲豬瘟的所有歐洲國家中,捷克是唯一成功將病毒根除的國家,原因在於嚴格的管制措施、從中央到地方協調一致的應對系統。

和亞洲一樣,非洲豬瘟疫情從1957年以來就困擾歐洲許久,2007年喬治亞爆發疫情後,病毒逐漸蔓延到東歐與中歐,野豬與家豬均難以倖免。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2017年,當時捷克首度在境內兩隻死亡的野豬身上發現非洲豬瘟病毒。捷克政府研判,可能是卡車司機或勞工攜帶遭到病毒汙染的食品,拋棄到野外後,遭到野豬採食。

立即行動、多管齊下抗疫

於是,捷克政府立即根據歐盟理事會指令、國家立法採取緊急措施,先劃定「感染區」,而後在附近劃定「加強管制狩獵區」,並根據被動監測結果、野豬全年活動範圍,在感染區內劃定高風險區。

同時,捷克政府也下令禁止在感染區內進行所有狩獵活動,也禁止餵食野豬,並在整個感染區內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當時只有經過捷克國家獸醫管理局(SVA)批准,並接受過生物安全規則培訓的當地獵人,才能獲得狩獵豁免許可,確保疾病不會傳播。

圖/捷克當時下令禁止在感染區內進行狩獵活動、禁止餵食野豬,並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示意圖。pexels-frans-van-heerden

在感染區內獵捕的所有野豬,都必須安全運送到專門處理動物屍體的化製廠,進行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屍體也會貼上封條,裝進塑膠袋,運到收集點,由專門車輛運送。

當以上措施成效逐漸浮現,為了減少高風險區的野豬數量,捷克國家獸醫管理局也和警方合作,由受過訓練的警方狙擊手在高風險區獵捕野豬,狙擊手一共獵捕157頭野豬,其中8頭呈現非洲豬瘟陽性,而此行動過後,高風險區的野豬數量也明顯減少。

接下來,有鑒於野豬屍體是非洲豬瘟在野豬種群傳播的最大風險,捷克國家獸醫管理局也下令,感染區獵場使用者進行密集搜尋野豬屍體,對每一具發現的屍體都給予相對應報酬。在這一波行動中,共發現56具屍體,其中10具呈現非洲豬瘟陽性。

禁止用廚餘餵養家豬

為了防止野豬身上的非洲豬瘟病毒傳入家豬群,捷克也對養豬場進行非常規抽檢,而且只有國家獸醫局批准,才允許移動豬隻,同時也禁止使用稻草、青草作為飼料,也不准使用感染區內最近一次收穫的穀物,廚餘、餐飲廢棄物也在禁止餵養家豬的清單之列。

Pig Progress分析,這些措施確保捷克境內除了感染區以外,並未檢測到任何野豬感染非洲豬瘟,也沒有任何家豬爆發疫情。2019年4月,捷克經歐盟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正式自全球非洲豬瘟疫區除名。

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專門委員廖鴻仁指出,非洲豬瘟病毒對環境耐受度高,而且迄今無疫苗可用,增加對抗難度,而捷克經驗顯示,若要根除非洲豬瘟,就必須從區域防疫管制、控制野豬族群雙管齊下。

因此,2018年,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設下三條防線:第一道防線為邊境管理,能守住盡量守,但絕對會有漏洞,因此就有產業內的規範與互相監督。第二道防線是廚餘,必須以攝氏90度蒸煮一小時。而第三道防線是各縣市政府,包括通報、檢查系統等。如果養豬戶有異常通報,地方政府就要上報,環保局也要去豬場稽查。

如此環環相扣的機制也收到成效。2024年11月1日,台灣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認定為「非洲豬瘟自由狀態」。

圖/為了防止野豬身上的非洲豬瘟病毒傳入家豬群,捷克也對養豬場進行非常規抽檢。示意圖。pixabay by phantienphat

台灣能向捷克學什麼?

但非洲豬瘟確實不容易防範,截至2025年6月為止,捷克在家豬中並未報告任何非洲豬瘟病例,但野豬中仍有零星非洲豬瘟疫情。對捷克政府而言,依然處於無法鬆懈的狀態,原因是野豬族群身上仍有病毒存在,代表有潛在跨界傳播的可能。

儘管國情、地形等客觀條件均不同,捷克經驗依然深具借鏡價值,顯示唯有從政府、產業、地方政府上下一條心,才能度過這次難關。

延伸閱讀:ESG每週必讀》COP30撐得住巴黎協定承諾?控溫1.5°C成最大考驗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