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於2012年、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今年步入十週年,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本屆永續發展獎得主、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傑佛瑞.薩克斯。身為千禧年發展目標、永續發展目標兩大聯合國長期目標背後的重要推手,薩克斯對《遠見》剖析國際社群現前的最大挑戰,以及台灣可以、也應該挺身而出,領導氣候變遷戰役的原因。
永續發展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早在1948年,守護自然資源永續性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便成立,但過去10年,看在參與聯合國永續工作已久的薩克斯(Jeffrey D. Sachs)博士眼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這正好是打造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十年。」薩克斯表示,「自2012年來,我們討論、採納這些目標,如今已在政府、企業與民間層次落實生根,發揮全球性影響,協助我們改變世界經濟的走向。」
推動永續十年有成,知識、治理進展顯著
67歲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薩克斯,不僅從頭參與17項SDGs的制定及倡導,更為此建立智庫系統「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SDSN),來支持各國達成這些目標。他自己曾主持SDSN七年。目前,網絡遍布全球137個國家、超過1500個成員,台灣也有7個學術機構或組織參與其中。
薩克斯觀察,永續發展的概念,在這10年有長足的進展,尤其在知識、治理兩個層面,更是明顯。
當挪威前首相、唐獎永續獎第一屆得主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領導的聯合國委員會,在1987年發布的報告中為「永續發展」給出明確定義時,它更是個道德取向的概念。然而在諸多學者、倡議人士的努力下,永續發展逐漸發展成一門知識性的學科,也出現專門的博士、碩士學位及研究中心。
也就是說,這不只是守護下一代的道德責任,也成為一種理性看待世界的系統性思考,有了結合物理環境、工程系統、社經文化背景的分析框架。
在布倫特蘭任職世衛組織總幹事時,薩克斯曾與她共事,擔任總經及健康委員會主席。薩克斯自陳,「從布倫特蘭博士身上,我學到很多。不只是將這個道德概念,轉化為一個具科學基礎的概念,更成為一個實務的治理概念。」
薩克斯指出,永續發展行動講求30年期的展望,以及跨領域、跨國界的合作關係。「這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採納更長期性、整合性的思考,大學、政府及企業的多元合作關係。」他表示,「這改變了政府運作的方式,也改變政策制定的流程。」
★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未來30年最夯的永續轉型秘笈★
國際治理及協商品質欠佳,受制兩大因素
在科學思考的框架,以及全球治理的基礎上,我們都更有底氣打造一個永續的未來。但,人們何以變得更擔憂了?
「比起10年前,當前的環境變得更複雜了。」薩克斯直言,不僅自然環境更惡化,經濟落差更劇烈,還有戰爭未歇、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更緊繃的地緣政治……但,面對如此高難度的挑戰,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治理品質卻都不如人意,不利於推動永續發展。
這其中,有兩大箝制的因素。
第一,現今的挑戰,涉及複雜的技術性議題,各國政府領導階層大多無力通盤理解,遑論是提出完整解決方案。薩克斯指出,無論是設計新的能源系統、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或是控制疫情,都需要深厚的科技知識。缺乏這些知識的政府難以做長遠規劃,只能回應非常短期的危機,「這是非常大的問題。」
第二,我們面臨全球性的危機,但應對的政府人員卻代表著各國的利益。之間的落差,使得合作變得困難。薩克斯親身觀察,在國際會議時,比起與彼此討論,各國代表更重視的,是向本國人民展示自己的立場。「在應該彼此合作的場合,他們回應的,卻是自己國內選民的訴求……,全球性協商非常不足。」
薩克斯認為,於初春爆發的俄烏戰爭,以及近來升溫的美、中對抗關係,也是國際外交失能的實例。這些困境,原本是可以透過對話避免的。
透過對話,才能理解他人的觀點,清楚彼此的差異,這也是國際合作的重要基礎。薩克斯期望,美、中這兩個碳排大國,能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如果關係能改善,也能為台灣開啟更多機會。
科技化解環境危機,東亞可望領導能源轉型
曾為美、歐、亞、非洲多國提供經濟政策建議的薩克斯,細心研究過台灣成為數位世界領先經濟體的成功案例,以及台灣在東亞地區的地位與貢獻。他指出,台灣、以至於東亞整體,在全球永續發展中,扮演非常決定性的角色。
這是一體兩面的角色,是挑戰,更是機會。
包括中國,許多東亞國家都是倚賴化石燃料的經濟體,也因此面臨能源轉型的龐大壓力。同時,在中、日、韓與台灣的領軍下,東亞也是全球科技能量最活躍的地區,擁有以科技解決能源挑戰的龐大實力。
今日能避免環境危機的關鍵,在於科技。
薩克斯直言,「我們需要新的能源模型,包括能源的生產、儲存與使用……我們需要從電動車到智慧電網,以至於商務、醫療、教育與治理的多種層面應用。我們需要台灣,在其中做出領導性的貢獻。」
薩克斯表示,東亞既然是半導體世界的中心,也就等同是數位時代的核心。此外,優秀的人才庫,更是推動科技的重要資產。台灣能提供能源轉型所需的硬體、軟體,以及可能的新模型,這不僅能造福世界,也有助於台灣自身的永續發展與經濟繁榮。
在推動能源轉型上,薩克斯給出兩大方向的建議。
一是設立清楚的全國性框架。因為能源轉型不會一夜發生,無論是企業或市場力量,都無法獨力完成。台灣政府必須有一個整體性的策略,包涵建築、交通、工業、數位化與能源等面向,提供相關法律、監管、稅收、獎勵框架與公共基礎建設等資訊。
第二項可能較為複雜,但同樣重要,就是進行區域性合作。不僅是與中國、日、韓等東亞國家,也擴及東南亞、大洋洲等地。例如,薩克斯觀察,蒙古有著龐大的風能與太陽能發電潛力,可透過陸路及海路運送到鄰國,協助打造一個東北亞電網。可惜這樣的區域能源整合,目前還欠缺政治互信的基礎。
區域合作,也直接與台灣自身的能源政策有關。在淨零排放路徑中該不該納入核能?再生能源的比例目標該如何調校?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對能源選項進行正式的量化分析,且台灣擁有的選擇,也受到區域條件的影響。
薩克斯解釋,這是因為能源系統都是相互關聯的。氫能的供給情況、海底電纜的連結網絡,這些都不隸屬於本國政策範圍內,需要在區域脈絡中,進行通盤了解與評估,科技進展亦會持續提供新選項。
「我的建議是,準備各種替代方案。」薩克斯表示,「使用核能進行能源轉型,會是什麼樣子?不使用核能又是什麼樣子?有沒有區域電網的支持,會有什麼不同?哪些是可行的選擇?在評估成本、融資機會、技術限制以後,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未來30年最夯的永續轉型秘笈★
當代最大挑戰!薩克斯助年輕人接下永續大任
在永續發展的路上,薩克斯自覺已走了50年之久。1972年,當他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時,世界在那一年發生了3件大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人類環境宣言;第一篇以電腦預測環境風險的報告:《成長的極限》出爐;《生態學家》雜誌出版《生存藍圖》。
可以說,在職涯的開頭,他便意識到永續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這也正是薩克斯對年輕一代抱持希望的原因。他相信,現正展開專業職涯的年輕人,對永續發展的認識,比當前的年長領袖多上許多。
發表過數百篇論文、十餘本專書的薩克斯,目前正在撰寫一本屬於21世紀的經濟學論述。這會是一本擺脫過去弱肉強食的帝國思想,引導21世紀的地球公民,打造具有社會正義的共好經濟體著作。
「這個世代最大的挑戰,是全球合作及永續發展。」薩克斯說,「協助年輕人了解這些議題,具責任心地接下權力,就是像我這樣的老教授,必須執行的任務。」
傑佛瑞.薩克斯
出生|1954年
現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及永續發展中心主任、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網路主席、《刺胳針》COVID-19委員會主席
經歷|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2002~2016)、聯合國祕書長特別顧問(2001~2018)
學歷|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
榮譽|藍色星球獎共同獲獎者、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兩度入選《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於全球獲頒38個榮譽博士學位
著作|《文明的代價》《永續發展新紀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