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灣專業人才,除了科技新貴外,就是生醫人才。但奇怪的是,當半導體產業已為台灣GDP打下半個江山,卻遲遲不見生醫產業發光發熱。
問題出在長期以來,生醫領域從「人才」到「產業」斷了鏈。沒有一個完整的網絡,將人才、資金、技術全數兜攏,也讓生醫產業成為一盤散沙。
看見這個問題,2011年起,台北醫學大學開始推行「轉譯醫學工程」,從深化校園創業風氣做起;2020年起,進一步提出「創新型大學」概念,將「建構生醫新創生態系」作為學校發展目標。執行至今,促成逾400家企業合作,產學與技轉金額超過17億元,並成功以技術入股,設立18家衍生新創公司,累計實收資本額超過11億。
有人質疑,北醫做的,不就是各大學都有的育成中心?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表示,USR是由學校透過運用自身專業,發掘區域內的問題,擬定解決方案,結合在地力量共同解決。
「對於『區域』,是北醫所在信義區?台灣?還是整個社會?」吳介信說,北醫的計畫並非幫忙單一企業解決生產或技術問題,而是以產業整體為出發點,包含人才培育、解決方案、商模永續、福祉提升,做一條龍的投入,目標解決「台灣生醫新創產業瓶頸」。
協助生醫新創突破過往三大困境
北醫事業長林俊茂說,台灣每年在美國申請通過的專利數,排名世界第六;以人均來說,更是世界第一;但若以「專利轉換產值」來看,排名立馬直落,生醫領域轉換率更只有0.5%。
看見「知識無法變產業」的痛點,北醫審視,有三大關鍵要突破。首先,要具有產創能力的人才。為了讓全校師生都願意捲起袖子投入創新,北醫成立「技術產業推動平台」,讓所有人都能具備將「生醫知識」轉譯成「產業價值」的本事。
舉凡老師有創業需求,「北醫產學育成中心」都能隨時提供諮詢;此外,北醫還同「史丹佛大學創新醫材設計中心」簽約,定期選送校內人才,前往史丹佛學習,將新創思惟的種子種入校園。
第二,做好技術商轉與新創育成。吳介信指出,生醫新創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團隊難以掌握「臨床痛點」。過去,常見是廠商有問題,找學校幫忙,但廠商看到的問題,和臨床醫師、使用者、產業整體的問題都有落差,導致產品做好了卻賣不出去。
北醫為此串聯旗下六家附屬醫院,更成立「北醫生醫加速器」,引入創投顧問制度,就是希望能協助新創團隊,盡速度過「死亡之谷」、走入市場。
第三,打通國際市場和資金活水。林俊茂直言,台灣市場太小,不打通國外市場,國外資金根本不想投資,「穩死!」北醫為此在雙和校區部署生技園區,藉此引進更豐厚的國際資金,活絡北醫創新環境。
北醫由上而下推動創新風氣,並由內而外串接各界資源,最終,讓所有師生都能由下而上,發揮自身在生醫專業上的長才,就是北醫打造「生醫新創生態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