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能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目標?2022年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提出淨零策略,但目前落實進度如何?距離淨零目標,台灣還需要哪些努力?
3月31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中心出版「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協同研究專書的兩位主編-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舉辦記者會回應政府的淨零規劃、未來可行的淨零路徑。
王寳貫:減碳不夠,需徹底減碳與除碳
近年,氣候變遷已轉變為氣候危機。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成為國際間避免不可逆轉極端風險的目標。王寳貫表示,台灣雖非聯合國的成員,但作為全球前20大的經濟體,有義務履行減碳的道德責任。
此外,他也提醒若企業無法跟上國際減碳的路徑,將面臨經濟制裁。不僅像「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徵稅方式,更有來自全球跨國企業的隱性減碳壓力。像是:Google、Apple要求旗下供應鏈產品需來自綠色能源、具備減碳效益。
王寳貫強調,「要達成2050年淨零,只有減碳不夠,必須要徹底、強力的減碳與除碳。」強力的減碳政策是台灣能源轉型契機,也是台灣能在未來國際經濟板塊有堅強立足點的基礎。
在這條零碳之路上,也需要有創新科技的支持。其中,像是綠能發電與儲能系統、替代燃料、氫能(因產氫製程差異:有灰氫、藍氫、青綠氫/去碳燃氫、綠氫等)和除碳(負碳)技術等。
蕭代基:台灣因制度上障礙,部分成本極低的減碳措施無法落實
蕭代基指出,「零碳之路需要符合學理的政策工具。」要達成淨零碳排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搭配,比較常聽到的方法是各種對「壞財」課稅,以提供減量誘因,像是碳稅、能源稅、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等。
或是,這筆稅收也應該用來鼓勵「好事」。像是,還稅於民、部分稅收也應投入「除碳基金」,用於移除空氣中累積的溫室氣體,以及研究發展創新的減碳與除碳技術。
此外其他經濟誘因工具,像是:排放總量管制與排放標準等「命令控制」規範、由多個小型組織結盟來共同推動減碳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蕭代基認為,以上四種能提供經濟誘因政策的工具缺一不可,互相搭配,來加快達成零碳之路的進度。他解釋,台灣因為制度上的障礙,有些成本極低的減碳措施無法落實。舉例來說,由於台灣長期能源價格偏低,也難以推動各種節能投資。
蕭代基也提到,台灣雖已經將碳費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但相對於國際的碳價格來看,台灣受到碳費收入只能用於減碳與調適用途的法律限制,碳費費率將低至減量誘因不足,僅足以讓環保署取得相關預算收入。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對「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提出其觀察與分析。他表示,目前政府在推進2050淨零碳排與2030減碳路徑之路徑上,比較著重在於技術面向的開發,缺乏系統性、並說明推估如何應用重要政策工具。如:能源效率政策、碳定價機制(碳稅費、碳交易)、電價政策、節能誘因等面向。
該書指出,台灣社會仍停留在環境與經濟對立之觀念,需要創造如德國、歐盟的前瞻綠色經濟轉型、社會轉型與公正轉型的心態。周桂田強調,這也呼應台大風險中心長期的主張,台灣需要更勇敢的、清晰的跨出過去成長模式與褐色經濟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