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兆瓦級AI工廠來臨!輝達聯手台達電、光寶大翻新資料中心電力系統

輝達聯手台達電、光寶大翻新資料中心電力系統。X by @Osint613

|

隨著AI運算需求從千瓦級(KW)躍升至兆瓦級(MW),傳統資料中心供電架構面臨巨大挑戰。輝達(NVIDIA)攜手台達電、光寶等全球供應鏈伙伴,宣布將於2027年起全面導入800V高壓直流電(VDC)架構,解決舊系統空間不足、銅材過重、能源低效等問題。這場由輝達領銜的電力革命,有哪些亮點?

隨著AI應用爆發式成長,市場對AI晶片的需求不斷攀升。美國總統川普也想分一杯羹,要求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在中國銷售晶片,要抽成15%收入。但在AI晶片需求成長的同時,也帶動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從過去的千瓦級(kW)快速躍升至兆瓦級(MW)。

輝達先前發布新聞稿說明,過去為千瓦級伺服器設計54V直流供電架構,已無法應付新一代AI工廠高功率密度的挑戰,宣布將於2027年起全面導入800V直流電壓(VDC)資料中心供電架構,與相關供應鏈合作來支援1MW以上的伺服器。

目前輝達公布合作廠商,其中台達電、光寶是這次入選電力革新的兩家台廠,負責提供電源系統組件合作,將設計高功率密度的DC/DC轉換器與母線系統,還有Flex Power、Lead Wealth、Megmee等大廠也參與其中。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另外,半導體與控制晶片領域有安森美、德州儀器、瑞薩、羅姆、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企業,負責提供高效能的功率元件與安全保護技術。而在資料中心電力系統端,伊頓(Eaton)、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與Vertiv則負責整合高壓直流架構,提供固態變壓器(SST)、過流保護以及維運方案。

AI時代來臨,資料中心電力架構為何要全面升級?

過去,AI資料中心的電力系統多採用54V直流電進行機櫃內部供電。這套架構在千瓦級機櫃時運作良好,但隨著單一機櫃的運算密度不斷攀升,其物理限制也日益凸顯。

首先是空間耗損的問題。以NVIDIA最新的GB200 NVL72或GB300 NVL72系統為例,為了供應龐大運算力,單一機櫃內需要配置多達八個電源模組。在未來兆瓦級別的「Kyber(後量子密碼演算法)」系統中,若仍採用54V架構,電源模組將佔用高達64U的機架空間,幾乎擠壓掉所有運算單元空間。另一種替代方案是為每個運算機櫃配備專用的電源供應機櫃,將會大幅增加資料中心的佔地面積,也會提升系統複雜度與建設成本。

另外,更更大的挑戰在於銅材使用的物理限制。根據輝達工程團隊的分析,要在單一1MW機櫃內以54V傳輸電力,需要約200公斤的銅匯流排。若將規模擴大到1GW超大型資料中心,僅機櫃內的銅材用量就可能高達50萬噸。如此龐大的稀有金屬需求,不僅缺乏永續性,還會推高基礎建設成本。

此外,傳統電力架構從市電電網進入資料中心,會經歷多次的交流電(AC)與直流電(DC)轉換。每一次轉換都伴隨著能源損耗與發熱,並增加潛在故障點,使得原本就冗長的電力供應路徑更為低效,也讓整體系統架構變得複雜且難以維護。

延伸閱讀:輝達研發中心為何設高雄?AI產業爆發,北部供電短缺怎解?

釋放機櫃空間與降低成本,800VDC多重效益更永續

圖/NVIDIA 800 VDC 架構將為下一代 AI 工廠提供動力。NVIDIA官方網站。

NVIDIA提出的800VDC架構,正是為了解決上述痛點而生。其核心理念是透過一次性的集中式高壓直流電轉換,大幅簡化電力傳輸路徑,並提升效率、可靠性與可擴展性。

這套架構最大的特點在於將電網13.8kV交流電,直接在資料中心機房邊緣透過工業級整流器轉換為800V高壓直流電,省去傳統多級AC/DC轉換的流程。如此一來,不僅大幅減少能源損耗,端到端電力效率可提升最高5%。

此外,這套架構還有另一個優勢:在相同尺寸的導體下,能比傳統系統多輸送約85%電力。這是因為高電壓能有效降低電流,進而減少電阻損耗。不僅如此,銅線的用量也能因此減少高達45%,有效解決「銅線過載」的問題,同時降低建置與材料成本。

在機櫃端,此架構允許運算機櫃直接接收高壓直流輸入,無需內建繁複的AC/DC轉換模組。這種集中化的電力轉換方式,為機櫃釋放了更多空間,可安裝更多GPU或其他運算單元,不僅提升運算密度,也改善散熱效率。

不僅如此,傳統機櫃內的 AC/DC 電源供應單元(PSU)是資料中心最常見的故障來源之一。為了確保系統穩定運作,往往需要過度配置,導致維修更換頻繁。將轉換環節集中到機櫃外後,PSU數量大幅減少,系統架構更簡單、故障率也更低。

根據 NVIDIA 的分析,這項改變能讓維護成本降低約70%,主要是PSU故障率下降與維護人力需求減少。同時,由於機櫃內部的發熱量減少,整體冷卻成本也會隨之下降,進一步提升資料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

台達電與光寶獲入選,為電力整合與BBU產品布局

圖/台達智能製造創新中心正式啟用,(左至右)台達機電事業群副總經理巫泉興、台達總裁暨營運長張訓海、台達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劉佳容出席開幕典禮。台達電官方網站。

對於唯二入選輝達電力供應鏈的台達電與光寶兩家台廠,近期也與輝達合作與布局。台達電已經搶先部署,它早已布局800V電源模組技術,同時結合碳化矽與高功率散熱材料推出電源模組,成為輝達AI電源供應器的第一波核心供應商,

另外,台達電與輝達在「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共同打造「台達NVIDIA虛實整合學習中心」,主要是響應數位孿生(Digital Twin)與AI模型應用的趨勢,提供從單一設備到整條產線、甚至是整座工廠的軟硬體整合訓練課程。未來,這裡也將導入專為輝達Omniverse數位孿生平台設計的培訓資源。

另一方面,光寶則因輝達GB200與GB300市場需求,帶動雲端事業部明星產品BBU銷售成長,該部門營收年增率已達五成。針對輝達 GB300,光寶也正積極投入相關產品研發。擴大BBU產線至16條,預估隨著AI相關產品需求持續增溫,2025年AI相關營收占比可望達到20%,成為公司營運成長的關鍵動能。

除了兩家台灣廠商入選輝達的電力供應鏈外,電力系統整合商也同樣受到關注。其中,專門生產不斷電系統(UPS)和光電產品的亞力電機,因也是輝達這次合作廠商伊頓的長期合作對象,加上擁有高壓直流電(HVDC)的技術和模組化系統能力,有望從這次輝達電力革新中間接受惠。

此外,BBU作為資料中心的核心備援,也扮演著關鍵角色。隨著AI伺服器愈來愈密集,對電力穩定性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這使得市場對高效能BBU產品的需求大增。因此,多家BBU相關業者,包括新盛力、興能高、鉅祥、加百裕、順達、康舒、系統電與AES-KY等公司,都值得關注。

延伸閱讀:BBU紅什麼?輝達GB200傳升級成標配,哪些概念股將受惠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