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變成魚,在湛藍海洋中與鯨豚共舞!天氣愈來愈熱,許多民眾搭上飛機,為的是潛入深海,來一場水裡的美麗邂逅。
愛好潛水者的夢幻之旅各有不同。有些是去馬爾地夫追逐鯨鯊、被護士鯊圍繞;在破產小國斯里蘭卡找尋藍鯨;飛到太平洋島嶼東加王國朝聖大翅鯨風暴;前往印尼峇里島、藍夢島與鬼福魟共游;探訪上帝的水族箱西巴丹;甚至在日本御藏島和海豚嬉戲。
鯨瑋自由潛水教練蔣瑋恩,與同樣熱中自潛的女友吳宛璇,在3月底為了解鎖「藍鯨」,帶著潛伴們前往南亞斯里蘭卡,這個原先不在他們旅行清單上的國家。
不過,籌備一場追鯨之旅並沒有想像中浪漫。
負責安排行程的吳宛璇,在出發前就經歷滿滿震撼。由於當地政治親中,以及疫情期間破產因素,台灣人前往當地的簽證規定不斷改變,落地簽的費用更漲了四至五倍!一波三折抵達後,還有更多考驗等在前頭。
野生鯨魚相當敏感,出現的時間和海域都是未知,他們連續三天在無遮蔽的簡陋小船上曝曬八小時,四處尋望無垠海面上的尾鰭蹤影,只為見上藍鯨一面。
「鯨魚和我對看!牠們游一游回頭,等你跟上再游走,」談起海中生物與自己「打招呼」的奇幻時刻,吳宛璇仍然興奮。在印度洋漫長等待的第三天,他們遇上一群「領航鯨」,還成功錄下淡淡的鯨魚叫聲。
雖然此行未成功解鎖藍鯨,但「海中大景」從身邊游過的屏息感動,已成為人生中最難忘的片刻之一。一行人不但忘卻旅途中的不適,甚至開始規劃,明年要再來一次。
水肺潛水看魚,自由潛水當魚
只是,想潛入深水邂逅海中生物,會游泳不夠,得先把自己變成一條魚。
許多人首次聽到「自由潛水」,最好奇的,就是這與傳統的「水肺潛水」有何差別?擁有AIDA、Molchanovs等教練執照的蔣瑋恩解釋,發展較久的水肺潛水,是指背著氣瓶,加上浮力控制裝置、呼吸調節器和配重系統等裝備下潛,靠著氣瓶供氧,因此在水裡時間較長。但相比之下,也像個外來者在海底觀光看魚。
而自由潛水,只靠著面鏡、呼吸管、蛙鞋和配重,「憋一口氣」下潛,要把自己當成一條魚,用更自然的方式融入海洋,是種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水肺潛水課程著重在學習控制設備;自由潛水課程則更強調控制身體。
蔣瑋恩提到,水肺潛水員會在水面下吐泡泡、產生聲音,因此較難親近害羞的大型魚類,再加上裝備有重量,無法快速在海底移動;自由潛水則相反,沒有裝備束縛、安靜游動,因此學會自由潛水,較有機會實現與鯨豚共游的夢想。
尤其,這幾年人類在海中優雅踢著蛙鞋,湛藍如幻的照片席捲社群版面,成為許多人學習自由潛水的動力。根據台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TFDA)的統計,近五年台灣接觸自潛運動的平均人口成長了170%。更帶動了水下攝影、人魚課程等周邊產業。
童話故事裡,人魚想長出雙腳,要用聲音來換;現實世界中,人類要擁有魚尾,得靠時間練習。「人變成魚」的過程看似夢幻,其實並不容易。
學習平衡耳壓,巧妙控制身體肌肉
自由潛水是世界上第二危險的極限運動。下潛時,會因壓力改變導致耳朵疼痛,學會「平衡耳壓」,才能深入探索海中世界。平衡耳壓有許多方式,水肺常用的技巧是捏鼻子鼓氣,將肺部空氣推到耳朵的「閥式」,但自潛進到水中需頭下腳上,把口腔的空氣往上推擠到耳朵的「法蘭茲平壓」力道較大,效率也較好。
蔣瑋恩說,除了有良好的體能,自潛更仰賴控制身體少用的小肌肉,像是利用關聲門、開軟顎和抬舌根的力道推進氣體,才能完成大多數人最難開竅的「法蘭茲平壓」大魔王。
去年開始接觸自由潛水的家教老師張小姐,與上班族好友羅小姐、林小姐相約報名SSI L1課程,吸引三人投入這項極限運動的原因,就是嚮往海底世界的美,再加上社群平台上「水中伸展台」的照片吸睛,看起來不需要太多裝備就能完成。
可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她們也遇到平壓卡關、難在水下放鬆等問題,導致無法達成標準的水下10米,目前尚未通過考核。
潛立方旅館PADI水肺、自由潛水教練張鶴懷提到,自潛不像水肺容易All Pass,一次過課的比例不到三成,大部分學生都是回場館跟著教練規律練習、調整動作,或是在家中熟悉平衡耳壓的技巧,才順利拿到證照。
即便「成魚之路」充滿挑戰,張小姐、羅小姐和林小姐卻沒打算放棄,因為期待考過後,出國旅行可以多一項選擇,像是被魚群包圍,或到日本御藏島跟海豚玩耍。
張小姐也發現,自由潛水能幫助學習放鬆。因為自己容易緊張,可是在水裡不放鬆,身體就是緊繃的,無法下潛。屏息時,也能讓頭腦的雜念消失,世界瞬間安靜。
蔣瑋恩認為,自潛還伴隨著與自己對話,追求突破、專注的心靈時光。他的學生有不少是工程師、醫師、護理師和設計師,平時在高壓環境下工作,能藉此釋放壓力,並增加抗壓性。
兩人以上互相戒護,安全下水
此外,這項運動的優點,還包括增進社交人際。為了安全,自潛嚴格落實潛伴制度,非常需要「呼朋引伴」,下水時一定要有兩個人以上互相戒護,課程中也會學習救援。因為在充滿未知的海裡,潛伴就是彼此的生命共同體。
取得AIDA 4助教證照的吳宛璇,還因自由潛水,喚起更多的海洋保育意識。
「當你好不容易潛下去,卻看到珊瑚礁死亡,那真的很心痛!」親眼見證美景遭破壞,心痛之餘也讓她更留意環保。潛伴們彼此提醒下海不擦防曬乳,看見塑膠袋就撈起,以避免海龜誤食。
也許,人變成魚的好處,是讓海洋有開口說話的機會,也讓這項與自然共存的水下運動,更具魅力。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