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中小企業買不到綠電?台電擬推小包裝綠電商品

台電初步規劃以台南鹽田和彰濱2個光電場,短期內釋出5000億度綠電。取自台電

台電初步規劃以台南鹽田和彰濱2個光電場,短期內釋出5000億度綠電。取自台電

|

▋台泥子公司獲歐盟17億資金,將在歐洲建407座充電站;
▋台電將推「小包裝」綠電商品,釋5000億度電滿足中小企業;
▋台灣碳費預計2025開徵,森林碳匯如何計算?
▋中大碳封存與極地中心揭牌,盼台灣發揮氣候影響力;
▋環境部首屆環委上任,針對彰濱工業區進行首次環評報告。

台泥子公司獲歐盟17億資金,將在歐洲建407座充電站

近年台泥在全球推展永續行動,2021年砸下新台幣44億元併購義大利儲能公司ENGIE EPS SA,並更名為「NHOA(New HOrizons Ahead)」,有邁向淨零未來之意,也正式拿下儲能、充電樁市場門票。

13日,台泥再傳捷報,宣布NHOA專責發展電動車快充基礎設施的子公司Atlante,獲得歐盟4990萬歐元(約新台幣17億元)資助,這是Atlante繼去年9月取得歐洲設施連接基金(CES Fund)2300萬歐元,再度獲歐盟青睞。台泥董事長張安平透過新聞稿表示,Altante積極布建結合儲能的純綠電充電網路,也展現台泥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的目標。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Altante 是台泥併購NHOA後成立的子公司,用以開拓歐洲充電市場,2022年9月獲得歐盟首筆資金後,首先在歐洲四國興建215個純綠電充電站。這次提出Atlante4All計畫,預計在歐洲義大利(153座)、法國(126座)、西班牙(95座)及葡萄牙(93座)建置共407座充電站。預計裝設1000支以上快充樁,提供1800個充電點,並且不分廠牌、所有電動車都能使用充電服務。

Altante積極布建結合儲能的純綠電充電網路,也展現台泥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的目標。取自atlante energy
Altante積極布建結合儲能的純綠電充電網路,也展現台泥參與全球能源轉型的目標。取自atlante energy

台電推「小包裝」綠電商品!釋5000億度電,解中小企業之苦

台灣綠電夯,但中小企業常怨嘆買不到綠電,為緩解中小企業困境,台電近日研議推出多元綠電選擇,有意鬆綁過去「只收不賣」的政策。初步規劃以台南鹽田和彰濱2個光電場,短期內釋出5000億度綠電,打包成不同數量、年期的綠電商品,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的綠電平台上公開標售。

據經濟部統計,2030年台灣企業需要的綠電將超過318億度。為確保交易公平,每個電號只能投標一包綠電,避免被特定大量用戶壟斷。有傳聞標售底價每度電約4.8元,和市場光電價格相比較便宜。不過,台電表示細節內部尚未定案,最終售價將透過競價機制確定,不會破壞現有市場價格。

森林碳匯怎麼算?林試所推高精度光學雷達掃描、一拍即知

台灣碳費預計2024年公布碳定價及徵收辦法,企業於2025年正式繳費。迎接「碳有價」時代,森林碳匯所帶來的減量成效受到各界關注。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11日推出新技術,林試所副所長吳孟玲強調,透過「光達掃描」、點雲軟體(point cloud)重建樹體模型的方法,可在不破壞樹木的前提下,達到公分等級以下的高精度要求。一拍即得全國森林碳匯估算所需要的參考資料,作為計算自願減量專案減碳額度的數據。

光達即「光學雷達」掃描,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藉由向目標物照射脈衝雷射光束,來測量目標的距離等參數。林試所說明,由於樹木沒有類似電費單、可量化的單據,無法明碼標價每棵樹有多少碳,加上生物的變異性,樹木碳匯計算複雜且困難。要計算樹木碳吸存量,可從材積量換算。

因此,林試所利用光達設備對高大、不規則狀的樹木進行3D掃描,可取得物體幾何表面的點雲(point cloud)資料,就能偵測、分析物體的形狀和尺寸。

圖/光達即「光學雷達」掃描,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藉由向目標物照射脈衝雷射光束,來測量目標的距離等參數。取自農業部林業試驗所

中大碳封存與極地中心揭牌,盼台灣發揮氣候影響力

國立中央大學「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和「台灣極地研究中心」11日揭牌,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強調,面對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和跨部門合作是關鍵。他呼籲政府、民間和學術界共同推動淨零碳排放。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則表示,兩研究中心將作為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研究的平台,並強調淨零排放不只是環保行動,更是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基石。台灣粗估有高達500~600億噸的碳封存潛力,碳封存及地熱研究中心主任林殿順指出,將鑽研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地質封存,協助台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此外,台灣極地研究中心與國家海洋研究院、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將深入探究極區暖化和永續科學,盼藉由實地調查和資料提供,提升台灣在氣候議題上的影響力。

新官上任第一槍!彰濱工業區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環境部日前公布第一屆環評委員名單後,9月14日首度針對彰濱工業區環保設施用地與興建資源回收處理中心環境影響說明書,進行第一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而這也是本次以學者為主的環評委員新官上任後首次亮相,引起各界重視。

本次彰濱工業區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係因豐堉資源公司要在工業區內設置資源回收處理中心,未來每天要處理700噸廢棄物,考量第二期焚化爐技術可行性,申請變更刪除焚化爐內脫酸程序,並新增飛灰循環系統、變更發電機裝置容量。上一次初審會議,環保署末代環評委員認為,豐堉應再加強說明飛灰循環系統優缺點和具體節能減碳措施,才有此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

環團普遍認為本屆環評委員太偏重學術界,且專業範圍涵蓋領域不足。前基隆市議員、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表示,本屆環委多是環境工程背景,而生態面向的學者又仍以陸域為主,如森林和淡水魚類背景,對於海域開發的生態衝擊專業恐無法兼顧。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

熱門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