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調查

綠色大學╳永續人才,USR為台灣未來加值

2022第三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揭曉
綠色大學╳永續人才,USR為台灣未來加值

大學紛紛推動USR計畫,學生更因參與而幫未來職場添色。陳之俊攝

|

《遠見雜誌》第三屆大學社會責任獎重磅揭曉,今年共有154案共同角逐八項首獎,傑出方案共分為「人才共學」「在地共融」「福祉共生」「產業共創」「生態共好」和「國際共享」六組。此外,今年更首創綜合績效一般大學組與技職大學組。究竟誰是大贏家?誰又是黑馬?

「千金易得,一才難求」,可謂為當下產業界最說不出口的痛點,而舉凡半導體、資訊工程、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抑或智慧醫療,全是2022年產業界獵才的標的。但鮮為人知的是,自去年底起,「永續人才」已悄然成為高尋覓度的新稀缺人才!

箇中關鍵,是去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後,美國、歐盟、中國等國際重要國家,紛紛宣布淨零碳排時程,包括台灣的蔡英文總統也宣布,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頓時,所有人都在問,人才從哪來?

此時,身負人才培育使命的大學,責無旁貸。也使得執行多年的大學社會責任(USR),從「倡議」躍為「顯學」。

人類必修「永續」課 USR給了人才培力最佳機會

台灣綠色大學聯盟理事長、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楊能舒表示,過去,包括CSR和USR,目標常不明確,使得USR淪為行禮如儀的「社會服務」,「當ESG、淨零碳排變成國家法規、企業標配,USR就成為帶領學生思考『如何運用所學去落實永續』的契機。」

他舉例,近年來各國紛紛對「淨零排碳」喊出時間表,其中北歐國家瑞典,更矢言2045年就要達成。「北歐之所以敢喊,因為他們早就放棄會大量產生排碳和汙染物的製造工業,但台灣有辦法嗎?」

楊能舒指出,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的半導體及各項產業,都消耗大量、電資源。因此,台灣的USR應與中小企業的永續轉型連結,諸如能源替代、製程創新、材料更換……等相關研究,「如此一來,機械系、工管系、材料系、企管系的學生,不就可以把所學、創新和永續實際連結在一起?」

誠如楊能舒所言:「大學推動USR的核心價值,不只是去地方參觀現狀、勞動服務,而是把學生培育成『未來企業所需永續人才』的場域,」當每個USR計畫,形成永續人才最實際的第一線訓練基地,就能成為學生幫自己未來就業加值的最佳實務課程。

154件爭逐八大組別,首度評選全校型USR綜合績效

《遠見》自2005年首創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獎」(CSR),成為全球華人媒體最早推動的CSR評鑑調查,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的CSR獎項!三年前有感於大學推動社會責任風潮正起,《遠見》CSR獎增設大學社會責任(USR)獎,藉此了解台灣各大學推動社會責任的現況,透過報導與分享,搭建交流與共學平台。

第一、二屆《遠見》USR獎以評選「傑出方案」為主,借鏡「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作法,以「優良USR方案」為主,經歷兩階段書審、面審後,選出當年度的得獎方案。今年第三屆《遠見》USR獎與時俱進,增設兩大項目:

一、在傑出方案類,因應近年永續人才的需求熱潮,增設「人才共學組」。原先組別「在地共融」「福祉共生」「產業共創」「生態共好」和「國際共享」則維持。

二、響應近年來國際「綠色大學」風潮,新增「綜合績效」,盤點各校在校務治理、綠色校園、教學研究、地方參與等四大面向的作為,觀察各校整體永續表現,期待不只USR方案的參與師生,而是全校每一個人,都能在一所「永續大學」中,陶冶成具備永續知識與USR意識的「永續人才」。

綜合績效獲獎名單

今年,《遠見》共收到154件參賽報名。為讓評鑑周延,特邀產官學共16位評審參與。

評審名單

綜合觀察八組首獎中,一般大學、技職科大、公立、私立各約一半,分布平均,可見USR並非傳統認知中資源豐厚的國立大學才能發揮,只要有心、學校支持,不管哪種類型的學校,都能發揮所長,幫助地方。

「以人為本」,才能讓USR從單一計畫落實為人才培力

另,經評審團評選心得,歸納出兩大建議。

1.「以人為本」才能讓USR不淪為表面

評審們特別點出,很多人會以為USR就是「學校去社區幫忙解決問題」,但地方尤其社區問題的成因,往往和「人」的關係密切,如果無法做到「以人為本」的問題思考與解決方案規劃,如果沒有把USR從單一次性活動,延伸成為與地方緊密互動的課程、活動,容易「治標不治本」,一當計畫結束、學校人員退場,一切就打回原狀。

其中,東海大學推動優化學生校內餐食、選用永續食材;在校內廣設飲水機,鼓勵學生不使用一次性的寶特瓶裝水;或是在東海知名的聖誕節活動中,邀請學生用廢棄物做校園裝飾……等USR活動時,都讓師生將「永續觀」融入生活,「這樣才能把永續做到骨子裡。

今年奪得綜合績效一般大學組首獎的成功大學,其推出的地方學必修課程「踏溯台南」,帶著全校大一1200位學生,由老師引領走進台南的巷弄、溪流、社區,理解在地的歷史、文化、產業,以及當前遭遇的問題,「用不一樣的方式,讓大學生去認識鄉土上『人』的產業與生活。」

2.「系統化經營」才能讓USR落地達成永續

SDGs的面向多元,成果又不容易數據化,該如何觀察比較?這是許多學校評估USR計畫上遭遇的難題。

評審團對於USR計畫案如何系統化經營,提出三大觀察方向:

1.使命和文化:USR必須具備足夠高度的願景,並把永續思惟變成DNA,避免淪為「為做而做」。

2.聚焦與利基:在資源有限下,USR計畫都須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和利基方案」,力求資源配置得宜,勿好高騖遠。

「每個學校,都必須思考自己的核心優勢,選擇最有勝算的領域去投入,」評審指出,例如屏科大鎖定農業、北科大鎖定科技、長庚科鎖定醫護,不求大、但求精準,就能把單一案子做出真實的成果。

3.數字和追蹤:執行期間,各階段需有明確且能對應到世界及產業趨勢的KPI來檢驗成效。

鎖定核心優勢,讓永續思惟內化為DNA

總之,「USR,不只是倡議,更應該是行動,」評審團一致指出,多年來,各大學USR從「學生下鄉服務」逐年進化到「輔導地方提升」,如今,更升級至「未來產業培力」,顯見,大學已認知到,「人才培育」是學校最能回饋社會的途徑,而永續人才,則是每一所USR的力行者,給台灣最好的禮物。

在地共融組

人才共學組

福祉共生組

產業共創組

生態共好組

國際共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