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ESG調查

成大撒下USR種子 讓台灣高教遍地開花

綜合績效大學組、國際共享組首獎
成大撒下USR種子 讓台灣高教遍地開花

成大護理系培育多國畢業生,讓台灣護理能量在全世界遍地開花。蘇義傑攝

|

成大長年積極推動USR,成果豐碩。除了綜合績效傲視大學,國際護理人才培育更拿下國際共享組首獎,利用培育護理外籍學生,讓台灣深厚的護理能量移植海外,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2022《遠見》USR獎最大贏家,是榮獲兩首獎和兩楷模的成功大學!同時創下《遠見》USR獎三屆以來,單一學校拿下最多獎項紀錄。

成大不僅拿下今年首度新增的全校性評選「綜合績效類:一般大學組」首獎,傑出方案競賽中,在難度最高的國際共享組,更以護理學系「國際護理人才培育」方案,拿下第二座首獎。

另外,還有以理學院推動高中生邏輯思考的「斜槓人生三部曲」,以及教育所和老年所攜手擘劃熟齡智慧照護系統「相伴2026:齡感生活微社群行動網」,分別於人才共學組和在地共融組拿下楷模獎。

2021年,國際知名大學評鑑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HE),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做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成大高居全台第一,亦是唯一搶進全球前200強的台灣高教。

社會縮影,大學主動出擊回應議題

USR、SDGs、永續都是近幾年才興起的高教熱門關鍵字,為何成大卻已如此全方位地開花結果?

成大校長蘇慧貞接受《遠見》專訪時表示,成大90年來都立足在台南,隨著台灣的產業發展、人口成長,不斷延伸出不同的科系,對應台灣社會不同階段的各種產業、人才需求,「成大目前的組成,就是台灣社會的小縮影,這也代表成大回應各種社會議題,只有輕重比例、優先次序的不同,但無法也不能迴避。」

「一所大學的使命是什麼?就是在所相信的價值上,對社會產生影響與意義,」蘇慧貞進一步解釋,要對社會產生影響與意義,關鍵就是去察覺世界當前的改變,而「永續發展」這件事,在不同時代或許名稱不同,概念卻始終如一,在聯合國定義之前、在各界舉辦評比之前,永續就是亙古的普世價值,怎麼去做好實踐,才是真正的挑戰。

蘇慧貞在成大推動的作法,一是「通識價值化」,二是「專業核心化」。

「通識價值化」是指無論是文法商、理工農,所有學生來到成大,學校必須提供某種課程或管道,讓學生透過跨域合作共同完成,打開對所在地方、社會與整個世界的認知與關心,「我想在每位來到成大的學生心中,種下對現實社會的理解與素養。」

「專業核心化」則是指如何找到可行的技術方法,不管是教育模式、醫療選項、工程技術,讓所學專業在社會議題上做出實踐。

蘇慧貞常和團隊說,「不要只有想法,一定要有作法,更不能只是有做就好,要隨時檢視,到底行動有沒有產生影響,能不能發生持續改變?」這也正是成大早在永續、SDGs、USR流行前,就一直投入其中的理由。

成大校長蘇慧貞(左)常對同仁勉勵,隨時檢視USR行動能否持續改變。蘇義傑攝

成大本次獲獎的三個案子,也都是在這種思惟下的具體展現。護理系早在十幾年前,就主動推動國際護理教育,就算資源少,也從不放棄;理學院的高中生邏輯教育,並非教育部計畫案,而是自行發起、動員、募款;熟齡智慧照護系統,則連結社科院教育所、醫學院老年所、工學院建築系,跨領域集體腦力激盪,協助長者面對疫情隔離下的新型態人際互動。

蘇慧貞說,這是自己的辦學理念、也是成大一直以來的整體信念:不迴避世界共同的問題,尋找自己在其中可以積極貢獻、產生影響的地方,並讓改變發生,才能呈現大學的真正價值。

培育外籍生,讓人才解決當地問題

今年,成大護理學系拿下國際共享組首獎的「國際護理人才培育」方案,就完整體現「一所大學必須主動回應社會與世界議題」的USR精神。

儘管護理學系一直是各大學醫學院中,能見度較低、資源相對較少的科系,成大護理學系也從不看輕自己能對世界醫護界有所貢獻的價值。

成大護理學系系主任柯乃熒說,早年成大護理系與外籍學生互動中,發現東南亞國家的護理教育,還停留在第一線,學生回國後面對整體性的醫護公衛系統問題時,往往找不到進修管道。

從2012年開始,成大護理系設立國際碩博班,鎖定培育高階護理專業人才。最大特色,在於依據南向國家特定的健康照護議題與需求,設計課程,涵蓋護理知識發展、護理專業探究、健康照護領導與政策等。讓他們成為種子師資,回國成為公衛教育領導者與規劃者。

「不同地方,因為資源、人力的落差,護理第一線情境,落差非常大,」柯乃熒當年前往非洲研究愛滋病照護,很難想像,當地3000名病人的醫院,僅四位護理師!這讓她體悟,台灣再怎麼訓練國際學生,也不可能填滿這樣的需求,「必須讓學生回去後,有能力去培育自己的護理人才,才能真的解決當地的問題。」

台灣在醫學與護理教育累積的能量,其實非常深厚,成大護理學系教授兼副國際長顏妙芬說,台灣在「傳染病學」「災難處理」和「實證護理」上,幾乎是走在東南亞最前端。

同為亞熱帶和熱帶氣候,許多東南亞地區會有的傳染病,台灣都有對抗,甚至根絕的經驗;同為颱風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台灣的防災通報、救災體系也規劃得更完善;成大醫院是南台灣首屈一指的醫學中心,在實證護理上累積許多研究和應用,「這都是台灣護理教育最能幫助南向國家的地方。」顏妙芬強調。

成大護理學系教授林靜蘭就舉例,登革熱是東南亞國家的國民病,因為太普遍與頻繁,許多地方根本不去做預防控制。就有印尼學生來成大就讀後,和老師驚訝地反映:「原來這是可控制的!在印尼,沒人教我這件事,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規劃。」

林靜蘭說,這位學生回國後,是不是可能可以幫當地做防疫規劃?「與其等病發了再來幫病人護理,預防於前,才更是護理教育的價值!」

成大護理學系教授張瑩如也舉例,當年就有印尼學生和系所表示,希望能學習「抗生素管理」,學成歸國後,目前不僅在當地島嶼成為制訂相關規劃,甚至進入印尼衛福部門,成為公衛政策的參與者。

創立國際護理聯盟,盼改變世界

外籍生畢業後,更自發性創立「成大護理系國際系友會」(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Nursing NCKU Alumni, AINNA),串連世界各地系友,分享經驗。2018年,印尼蘇拉威西島大地震並引發海嘯,系友馬上主動串連,發起災難救護和賑災活動;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全球系友更彼此通報資訊,分享第一線疫情和照護資訊。

2019年,成大護理系更進一步成立「亞太護理教育聯盟」(APANE),做為東南亞地區的護理學術交流平台,透過數位遠距直播教室,邀請各國學者專家分享護理知識,串連全球超過6000名護理人員。

累積至今,成大護理系國際碩博班已培育超過80名畢業生,包括印尼、越南、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史瓦帝尼、吐瓦魯等國籍,多位學生返國後更擔任衛福部重要官員,或是在大學任教。成大護理系與當時的系主任顏妙芬,更因此在2017年榮獲國際護理協會(ICN)每兩年頒發一次、全球僅一個名額的「政策創新貢獻獎」(Kim Mo Im Policy Innovation and Impact Award)。

「政府的新南向政策,成大護理可說是最成功、甚至唯一的成功典範,」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說,就像新南向不該是找人來填補台灣學校的空缺,USR也不應只是把人帶到地方繞一圈,而是撒出種子,讓人才在各地長出來,「當教育能改善社會,才有真正的意義。」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