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輝達生產的高端晶片遭逢美中雙重法規夾擊,黃仁勳下一步該如何走?示意圖。張智傑攝,遠見資料庫
中國發改委祭出晶片節能新規,輝達面臨何種前所未有的兩難局面?黃仁勳該怎麼辦?哪些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可能趁勢崛起?《遠見》深度解析。
引領全球AI風潮的輝達(Nvidia),如今依然看似站在AI之巔,執行長黃仁勳也還是AI武林盟主,但卻遭逢美中雙重法規夾擊:繼美國不只禁止輝達生產的高端晶片出口至中國,把輝達中國主要客戶列入出口管制名單之後,中國政府也祭出強化能源效率法規,對輝達產品勢必帶來雙重衝擊。
輝達銷往中國主力商品,不符合最新節能規範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取得文件,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改委)要求企業新建資料中心或擴充現有設施時,必須使用符合嚴格節能規範的晶片。
該文件指出,輝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晶片,雖已特別調降性能,以符合美國政府出口管制要求,但仍無法滿足中國發改委的最新能源效率標準。《金融時報》指出,這代表即便輝達已特別降低晶片性能,也可能無法繼續在中國國內市場普遍使用。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輝達H20晶片恐難繼續在中國熱銷
中國發改委的最新能源效率標準是對於新建、擴建的資料中心,年能源消耗量小於1萬噸標準煤的項目,PUE(電力使用效率)值不應高於1.3;年能源消耗量在1萬至2萬噸標準煤之間的項目,PUE值不應高於1.25;年能源消耗量在2萬至3萬噸標準煤之間的項目,PUE值不應高於1.2;年能源消耗量大於等於3萬噸標準煤的項目,PUE值不應高於1.15。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是衡量資料中心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數值愈接近1表示能源利用效率愈高。H20晶片可能因為不符相關標準,而無法繼續在中國市場銷售。
知情人士透露,過去幾個月,中國監管單位就私下勸告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不要再採購輝達的H20晶片,即便如此,該晶片仍在中國市場相當熱銷。
輝達H20晶片是該公司目前在中國市場的主力產品,在2023年10月加強出口管制後,特別調整規格,才取得出口中國的許可。《金融時報》指出,美國會嚴格管制這類高階晶片出口到中國,就是擔心這些先進晶片可能會被中國用來提升軍事能力。
自從Deepseek推出高效能的AI推理模型,引發中國企業對AI的強力追捧後,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巨頭今年起大量採購輝達H20晶片。同時,業界也擔心美國未來可能再加強針對輝達晶片的出口管制,使訂單不斷暴增。

輝達早在發改委雷達上,若新規嚴格執行將衝擊四成營收
事實上,輝達早就在中國監管機構的雷達中。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去年12月已針對輝達展開反壟斷調查,調查重點是輝達是否在2022年底美國實施出口禁令前,就刻意縮減對中國企業的晶片供應。
然而,只要中國發改委決定嚴格執行新的晶片效能標準,輝達恐怕面臨嚴重衝擊。《韓國經濟日報》(Korea Economic Daily)分析,中國是輝達第四大市場,營收為170億美元,占比13%,僅次於美國、台灣、新加坡。
而騰旭投資長程正樺觀察,輝達不少銷往新加坡的產品,都會再轉出口到中國。若以此估算,中國市場對輝達的營收占比約四成。
因此,如果中國市場銷售放緩,輝達整體業績將無可避免遭到重擊,而原有訂單將轉向華為等中國本土晶片廠商,因為華為產品將更符合中國推動的綠色節能政策。此外,原本和輝達有三到五年技術差距的華為,也因此更有底氣投入研發,拉近與輝達的距離。

解方1》直接與中國發改委溝通
為了緩和與中國間如履薄冰的關係,知情人士透露,輝達正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安排高層與中國發改委主任鄭柵潔進行會談。
由於中國政府的新限制目前僅適用於新建資料中心,一些企業就因此選擇在現有的資料中心內使用輝達H20晶片取代舊晶片,藉以規避新規定。但若企業沒有遵守這項規定,就可能面對當局現場稽查和後續罰款,因而大多數中國企業都避免冒險。
解方2》調整H20晶片設計規格
除了積極向中國政府溝通,輝達的另一解決方式,則是調整H20晶片的設計規格,以符合中國發改委的效能要求。但這樣的調整,將導致晶片性能明顯降低,進而削弱輝達晶片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美國正在加大制裁力度,輝達中國主要客戶也遭殃
然而,輝達的逆風不只如此。《韓國經濟日報》指出,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力度也在變大,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把中國、伊朗、巴基斯坦、南非的80家企業、機構列入出口管制名單,其中包括中國雲端運算大廠、輝達主要客戶之一的浪潮集團(Inspur Group)旗下六家公司。
根據規定,美國企業不得和這些公司進行交易,若需供應產品,需要得到美國政府批准。投資銀行DA Davidson分析師魯利亞(Gil Luria)表示,輝達正愈來愈深捲入美中科技衝突之中,「這趨勢對輝達而言,絕對是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