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台灣快訊》核廢何去何從?民團提草案:百億獎勵換場址

隨著核電退場,廢棄核燃料棒該如何處理,是一大難題。示意圖。X by @Neelbhau69

|

▋核電退場,核廢何去何從?民團提草案:百億獎勵換場址
▋熱死人也不違法?外送員高溫曝曬,終納入職安保障
▋1.3GW火力全開!台電新機組啟動,碳排大減六成
▋綠領薪資狂飆!醫療領域飆破7.5萬,新鮮人也搶進
▋世上最神祕的鯨魚來了!花蓮外海驚現朗氏喙鯨家族

核電退場,核廢何去何從?民團提草案:百億獎勵換場址

隨著台灣三座核電廠陸續除役,該如何處理約2.1萬束用過的核燃料,顯得刻不容緩。然而,目前台灣只有針對低放射性核廢料的選址條例,高放射性廢棄物的處置法規仍懸而未決。為了填補法制空白,民間團體在7月8日共同發布《高放射性廢棄物選址暨處置條例》草案,期盼行政院和立法院各黨團能參考採納,加速立法進程,使核廢料處理具有法源。

由環境法律人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團體提出的草案,共106條,分為12章。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張譽尹表示,該草案把選址過程分為四大階段:
一、政策形成階段:需廣泛蒐集社會意見,並辦理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二、潛在候選場址階段:找出可能的潛在場址。
三、建議候選場址階段:進行更深入調查與溝通,篩選出建議候選場址。
四、最終處置場階段:選出最終確定處置場址。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草案中明確規範,核廢料主管機關為經濟部,執行單位則由行政院成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中心,並設有場址調查委員會等任務編組。而選定最終場址後,必須先進行地下實驗,成功後方能開發營運,若不成功則需重新選址。

張譽尹強調,該草案的核心精神在資訊充分公開,還有公民參與必須貫穿所有程序。為此,該草案還要求定期舉辦「雙向學習溝通平台會議」,運用在地語言傳遞知識。此外,草案還規劃在選出潛在場址後,提供100億元獎勵金,鼓勵地方自願優先承擔。

同時,核廢料處置尺度長達萬年以上,民間團體認為,必須建立彈性補償方案,方案需經當地同意,並設有通盤檢討機制。一旦發生核災,則應完全填補損害,不再設有賠償上限,還要成立核子事故保險基金,進行強制保險。

民間團體呼籲,不管是擁核、反核,核廢料問題都必須積極面對、處理。透過此次草案填補現行法律空白,民間團體期盼,能啟動全面社會對話,為台灣核廢料處置找到公開、公正且永續的解決方案。

圖/蘭嶼貯存場是臺灣唯一的專門核廢料貯存場。取自台電官網

熱死人也不違法?外送員高溫曝曬,終納入職安保障

隨著極端氣候成為新常態,政府各部會積極部署應對策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7月2日舉辦氣候變遷調適論壇,邀請環境部、勞動部共商對策。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台灣的氣候變遷治理思惟是「淨零+調適+防災」,其中淨零、防災已有顯著進展,唯獨調適政策步調相對較慢。因此,環境部已成立「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首要任務是建立高溫共通指標,並在今年啟動高溫應變機制,目標是從明年開始,分年針對各領域的極脆弱群體建立高溫預警指標,雙北市也將試辦抗高溫調適對策演練。

另外,環境部也將在最快兩個月內公布「高溫防護地圖」,以雙北、台南為首批試點城市,提供民眾室內外臨時避暑點資訊。環境部更計劃明年研發各企業的抗高溫行動指引,並透過大數據分析找出「能源貧窮族群」,給予更多協助。

在高溫、烈日工作的勞工,便是深受極端氣候所苦的族群之一。勞動部長洪申翰指出,近五年平均每年發生兩起勞工因高溫死亡的重大職災事件,其中以營建工地、路面修繕、屋頂作業、外送員等戶外工作者面臨的高溫風險最直接、顯著。

圖/當熱危害風險達到第四級時,雇主就必須提供降溫設備、陰涼的休息場所,還要確保大家有足夠的飲水。示意圖。pexels by pixabay

然而,外送員因未納入《職安法》,缺乏應有保障。洪申翰透露,《職安法》修法已將外送平台業者納入規範,要求業者必須為外送員提供高溫熱傷害防護,目前草案已送行政院,目標是在7~8月間送進立法院審議。

此外,勞動部日前也推出新版《高氣溫作業熱危害預防指引》,若熱危害達第四級,雇主必須提供遮陽、降溫和休息空間等措施,違者可處3萬至30萬元罰鍰。勞動部除了定期檢查,也將建立自主回報系統,並和各部會、地方政府、產業團體合作,擴大防護資源。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強調,台灣在調適科研、治理方面仍有不足,面對全球暖化成為日常,必須考慮2.5℃~3℃升溫情境下的調適措施,而且身為重度依賴貿易的國家,也必須考慮全球變遷帶來的衝擊,才能建立具備氣候韌性的發展模式。

1.3GW火力全開!台電新機組啟動,碳排大減六成

美國能源設備製造與服務大廠GE Vernova宣布,台電興達發電廠新一號機組正式啟用,並開始向台灣電網供電,最高輸出電力可達1.3GW(百萬瓩)。這個全新的燃氣機組,將逐步取代興達電廠現有燃煤機組,預計可使碳排減少高達60%,成為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要設施。

未來興達電廠還有兩個新的燃氣機組,預計在2025~2026年間分階段啟用。屆時,三個新機組的總裝置容量將達到近4GW,將顯著提升台灣供電穩定性,滿足日益提升的家電、產業用電需求。

此次興達電廠新一號機組建置,是由GE Vernova與台灣在地工程公司中鼎工程共同合作完成。GE Vernova燃氣發電事業部亞洲總裁暨執行長辛格拉姆(Ramesh Singaram)強調,GE最新一代的渦輪技術,正透過更高效且具彈性的複循環燃氣機組,逐步取代老舊的燃煤機組,對台灣邁向減碳目標,是關鍵一步。他也承諾,GE Vernova將持續支持台灣實現今年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佔比達五成的目標。

圖/興達電廠新一號機組正式啟用,望可使碳排減少60%,為能源轉型帶來巨大貢獻。取自台電官網

綠領薪資狂飆!醫療領域飆破7.5萬,新鮮人也搶進

隨著淨零轉型成為全球趨勢,綠領人才「薪情」也不斷變好。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共同完成2025年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該報告指出,在2025年1~4月間,企業刊登的綠領職缺月薪中位數已達4萬元,其中綠領醫療(非醫師)領域月薪中位數更可達7.5萬元。

這份《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是環境部彙整各部會的「台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相關關鍵字,並結合104人力銀行所提供的永續關鍵字,如淨零、減碳、環境工程等而成。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就業服務法》規定,企業徵才時若月薪低於4萬元,必須公開揭露。報告顯示,台灣綠領職缺的月薪中位數已達此門檻,也有30%的綠領職缺採面議薪資,比例高於整體職缺的15%。其中,專案/產品管理人員、工程研發類人員的薪資面議職缺佔比最高,分別達51%、42%。

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近六成綠領工作歡迎社會新鮮人,而且不限科系。企業在招募綠領人才時,對學歷、年資的要求也趨於寬鬆,轉而更重視專業能力。為此,環境部也在今年9月首度核發「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訓課程」合格證明,鼓勵求職者、轉職者透過更新履歷,提升自身職場價值。

圖/環境部3月時成立「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盼透過政策提高綠領人才的數量與專業度。取自環境部官網

世上最神祕的鯨魚來了!花蓮外海驚現朗氏喙鯨家族

被譽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鯨種之一」的朗氏喙鯨因為生活在深海,鮮少為人在海上所目擊。然而,7月2日清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花蓮外海驚喜發現一群數量超過30隻的朗氏喙鯨,不僅拍攝到清晰影像,更首度錄下牠們的水下聲音,為台灣鯨豚記錄寫下重要一頁,也對未來研究其聲音通訊、生態行為、族群辨識具有重大意義。

黑潮執行長林東良指出,此次觀察到的朗氏喙鯨群體有雄鯨、母鯨、幼鯨,這些朗氏喙鯨表現出明顯的社交行為。他研判,這群朗氏喙鯨或許如同抹香鯨,可能因為海洋環境變化而改變活動範圍,日後將持續留意該水域。

此次觀察成果的另一層重大意義,則是證實花東外海是深海鯨豚的重要棲地。黑潮基金會呼籲,各界應正視深海生態系的保育與研究價值。長期合作支持調查船隻的多羅滿賞鯨公司也表示,將持續配合海洋保育與學術單位研究行動,協助蒐集東部海域的長期觀測資料,以針對深海鯨種行為、分布與出沒時機,建立更完整的知識系統。

圖/朗氏喙鯨7/2在花蓮外海出沒,其生活棲地位於深海,平時較不常見。取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官網

延伸閱讀:核廢料何去何從?各國方案大盤點!台灣需等到2038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