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川普「大而美法案」不只重傷特斯拉!四大影響一次看

川普大而美法案為何讓特斯拉近四成淨利蒸發?四大影響一次看。X by @WhiteHouse

|

川普簽署「大而美法案」,標誌著美國綠能政策的重大轉向。該法案不僅擴大舉債上限,還削減對潔淨能源與電動車的補助,全面翻轉拜登政府的氣候政策。此舉對再生能源與環保產業帶來深遠衝擊,也引發國內外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預算龐大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在共和黨內部因為社會福利項目、支出水準分歧引發激烈爭論,更導致川普與特斯拉創辦人暨執行長、曾是好友的馬斯克分道揚鑣,但川普仍在日前簽署生效。

國會預算辦公室評估,大而美法案因為提高現行舉債天花板,在未來十年可能會增加3.3兆美元(約合新台幣95兆元)的聯邦赤字,並造成數百萬人失去健保。

對關心永續氣候變遷的人士而言,大而美法案更是一記重擊。事實上,削減潔淨能源補助,本來就是川普競選2024年美國總統的重要政見之一,但該如何執行,眾議院、參議院意見卻顯得格外分歧。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BBC分析,雖然兩者都計劃終止拜登政府推動的聯邦清潔能源補助,但參議院版本採用更循序漸進的步調。例如,參議院允許建造風能、太陽能設施的企業獲得稅收優惠,但兩個版本都拒絕將稅收抵免給供應鏈可能與「關切的外國實體」(如中國)有關公司。

最後的版本是,風電與太陽能專案需在2026年底開工,才能繼續享有原本拜登政府《通膨削減法案》的稅收抵免,與先前草案要求2027年底必須啟用不同。新法案只認列開工時間,讓業者得以把啟用時間點延後至2028年,短期壓力略為紓解。

而在電動車方面,購買新車的稅收抵免將在今年9月30日到期,其中包括購買新電動車可獲得7500美元的獎勵,二手電動車可得到4000美元獎勵。此外,購買、安裝家用充電站的稅收抵免,將在2026年6月30日到期。

與綠能產業的命運截然不同,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反倒因為大而美法案迎來春天,不只阿拉斯加等地在拜登政府時期停止的油氣租約得以重啟,還恢復低特許使用費率、提高碳捕捉補貼,允許業者用來抵扣開採與開發成本。

影響一:再生能源計畫失敗、能源多樣性不足,電費恐進一步攀升

不難看出,大而美法案明顯就是要兌現川普在競選過程中想要限制拜登重要氣候法案的承諾。生物多樣性中心資深律師蘇珍(Jean Su)就表示,拜登在2022年簽署的《降低通膨法案》,撥款約3700億美元用於再生能源計畫、高效節能電器等稅收抵免,一旦取消,所有再生能源計畫恐將面臨徹底失敗風險。

法國媒體France 24分析,在AI電力需求飆升之際,反其道而行削減清潔能源稅務優惠,代表新增能源需求將轉向化石燃料產業,導致更多溫室氣體排放和空氣污染。

圖/公用事業受大而美法案激勵,將建設成本更高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提高利潤,必然進而推動電費。 pexels by pixabay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這可能意味電費支出將成長。原因是美國能源結構過度倚賴化石燃料,將導致市場波動。蘇珍也補充,公用事業受大而美法案激勵,將建設成本更高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提高利潤,必然進而推動電費。

影響二:再生能源恐陷入融資冰河期,項目無以為繼

另一個影響,則是再生能源項目的融資可能受到衝擊。根據大而美法案,清潔能源項目若要符合剩餘的稅收抵免資格,必須在2027年以前投入使用,或是在法案頒布後12個月內開始施工。Husch Blackwell稅務律師暨合夥人瓊斯(Doug Jones)表示,已在規定時間內動工的專案,最終會面臨財源枯竭。

「如果沒有稅收抵免,實在不知道這些專案如何獲得融資。」瓊斯觀察,他的客戶中,包括《財星》(Fortune)500強客戶,這些企業對大而美法案所帶來的連鎖效應感到擔憂,因為他們一直在向再生能源開發商購買抵免,這種做法為市場注入急需的流動性。

影響三:電動車產業處境更艱困,特斯拉碳權恐「有行無市」

相較於太陽能、風電,電動車受到的待遇可謂最為嚴苛,將為特斯拉、福特、BMW、現代汽車等大型車廠在美國的業務帶來艱鉅挑戰。

這些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電動車原本已經舉步維艱,市占率一直停滯在新車市場8%左右,如今處境更艱困。這或許也是馬斯克與川普決裂,準備創立「美國黨」,結束「一黨專政」的原因。 環團零碳排交通運輸協會(Zero Emission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執行總監高爾(Albert Gore)分析,大而美法案是把美國在未來的礦物、電池、汽車市場主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不只對電動車、電池、充電站網路等特斯拉主要業務帶來衝擊,大而美法案幾乎也對特斯拉的重要收入來源——碳權交易宣判死刑。

圖/美國大而美法案幾乎也對特斯拉的重要收入來源——碳權交易宣判死刑。X by @Tesla

根據特斯拉財報,去年特斯拉在全球銷售碳權獲得28億美元收入,比2023年的18億美元成長逾五成,更占2024年年度淨利的39%。

目前美國有三套平行碳權系統,包括環保署營運的溫室氣體排放系統、加州基於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銷售的系統,以及聯邦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

其中,聯邦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標準對燃油效率未達標的汽車製造商罰款,同時鼓勵電動車製造商把碳權出售給傳統汽車製造商以抵銷罰款。但大而美法案把傳統製造商罰款降低為零,就不再具有向特斯拉等電動車製造商購買碳權的誘因。

影響四:生態保護區可能變成石油與天然氣探勘區

大而美法案的最大贏家,可謂化石燃料公司。France 24分析,《降低通膨法案》中有利化石燃料公司的條款統統保持不變,包括數十億美元的補貼、墨西哥灣的租賃,更為相關業者在廣闊的大地上進行鑽探、採礦、伐木大開政策綠燈,未來在敏感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有可能看到化石燃料公司開採石油、天然氣。

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看似為傳統能源業鬆綁,實則可能重創美國的永續未來。當氣候變遷加劇、AI等新興產業電力需求不斷攀升,此番對再生能源與電動車的打擊,不僅阻礙減碳進程,也削弱美國在全球綠色經濟中的競爭力。在全球致力邁向淨零的關鍵時刻,這部法案不啻為一記逆風,更提醒我們,氣候政策不容政治擺盪。

圖/川普的「大而美法案」看似為傳統能源業鬆綁,實則可能重創美國的永續未來。Flickr by QuaintTester for development

延伸閱讀:美國紐約州將建大型核電廠,實現穩定零碳供電需求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