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核能時代全面啟動!南韓打造亞洲最強核電研發鏈

KURT(Korea Underground Research Tunnel)是一座深層地質處置試驗場,深入地下約百公尺,模擬實際地層環境。陳之俊攝

|

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南韓是亞洲核能發展最積極的國家之一,不僅能自主研發核子反應器,更成功將核能科技產業化,打造出涵蓋技術、人才與政策的完整體系。做為背後推手,位於南韓大田的大型研究機構——韓國核能研究院(KAERI),是支撐南韓核能實力的關鍵核心。

今年6月,《遠見》隨清華大學參訪團前往KAERI,成為第一個走進這座亞洲最大核能研究重鎮的台灣媒體,親身見證從反應器開發、核廢料處理到未來創新應用的完整研發版圖。

放眼亞洲,戮力發展核能的先進國家,當屬南韓,數十年來投注產官學研的各種資源,不僅成為繼美國、蘇聯後,全球第三個能夠自主研發核子反應器的國家,更將核能當做產業,布局上游技術到下游產品,將核能研發實力轉化為國家競爭力。

能夠將核能的根基札穩,推動技術研發、人才培育、產業創新的關鍵機構,就是總部位於南韓大田的韓國核能研究院(KAERI)。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今年6月初,台灣邁入非核家園不久,《遠見》隨清華大學參訪團,成為全台第一個一窺KAERI神秘面紗的台灣媒體,花了一整天才能走完這座亞洲規模名列前茅的核能研發中心,不只是科學家的工作場域,更像是一座未來城市模型。

南韓核能發展背景:暫歇之後,重啟前行 

KAERI遠離大田市中心,位在素有「韓國科技搖籃」之稱的「大德科學園區」。一大早,上班車潮湧入,下班時間一到,就像空城,很像台灣新竹科學園區的生態。 

這天,《遠見》與清華大學參訪團一行人,搭乘KAERI的接駁車前往總部,經過多個檢查哨,完成換證程序,總算進入南韓核工重鎮。

位於南韓大田的韓國核能研究院(KAERI)。陳之俊攝

說起南韓的核能歷史,從1978年第一座核電機組商轉起步,目前擁有4座核電廠、26座核子反應器,還有4座機組正在建設中。雖然前總統文在寅力推「非核家園」政策,新機組建設一度停擺,但前總統尹錫悅上任後,核能政策急轉彎,核電成為能源轉型下的關鍵支柱。

根據最新規劃,南韓未來將持續開發大型核電機組,並加速推動小型核電模組(SMR)與先進核循環技術。

然而,對核電發展相對保守的李在明在月初總統大選中勝出,外界質疑南韓又要開始廢核了嗎?現實是,南韓要發展AI、半導體等高耗能產業,目前不能沒有核電,許多在地能源專家認為,李在明政府暫時不建造新機組,但會保留現有核電廠,甚至擁抱先進新型核能技術。

在這樣的核能發展軌跡中,KAERI扮演的角色愈加吃重。

KAERI:韓國核能的研發總司令部

成立於1959年的KAERI可說是支撐南韓能源轉型的要角,現有2000名員工,超過半數都是核工領域的博士,猶如韓國核能的研發總司令部。KAERI的組織架構涵蓋基礎研究、政策設計、核燃料處理、反應器研發、輻射應用、再到AI與數位模擬等多元領域,形成完整的研發生態系。

走進KAERI,就像進入一座核能版的矽谷,除了現有核心研發設施,KAERI近年也積極打造核能創新園區,包括核能研究創新聚落、質子加速器應用產業聚落、醫療放射性同位素研究與出口基地。這些規劃不只是科研,透過數個重要設施,打造「核能產業轉型」。

重要設施一》HANARO多用途研究反應器

HANARO(High-flux Advanced Neutron Application Reactor)可說是KAERI最具代表性的設施之一。自1995年啟用以來,這座研究用反應器在材料科學、同位素生產、醫療輻射、冷中子研究等領域都有顯著成果。HANARO不進行商業發電,而是扮演科學實驗平台的角色。它的中子束流密度高、穩定性佳,不僅支援南韓本地研究,也吸引許多國際合作機會。

HANARO是KAERI最具代表性的設施之一。陳之俊攝
HANARO不進行商業發電,而是扮演科學實驗平台的角色。陳之俊攝

重要設施二》KURT地層處分試驗設施 

在核能發展的另一端,如何安全處理用過的核燃料(SNF),是所有核電國家共同面對的難題。KAERI在2006年啟用的KURT(Korea Underground Research Tunnel),是一座深層地質處置試驗場,深入地下約百公尺,模擬實際地層環境,進行核廢料隔離、包裝材料腐蝕、地下水影響等實驗,為南韓未來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奠定科學基礎。

KURT是一座深層地質處置試驗場。陳之俊攝

重要設施三》SMART-ITL小型核電模組實驗設施

為驗證自主研發的小型模組化核子反應器「SMART」的安全性與熱工性能,KAERI建置「SMART-ITL」(Integrated Test Loop for SMART)實驗設施。

這是一座高度模擬真實運轉環境的熱水循環測試系統,具備1:49的比例縮小模型,能以非核方式重現反應器運轉時的各種狀況,包括正常運作與異常事故情境,像是失水、失壓或冷卻系統故障等。在不進行實際核燃料測試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數據來驗證「SMART」的設計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SMART-ITL」已支援多項國際合作與認證程序,是南韓發展新世代核能技術的重要一環。

小型模組化核子反應器「SMART」。陳之俊攝

南韓的核能發展,早已跳脫傳統「建廠發電」的邏輯。在KAERI,從基礎研究、技術驗證、產業應用、政策設計到國際合作的全方位戰略,不只是核能科技的誕生地,也是未來能源解方的實驗場。

隨著全球重新檢視核能角色,台灣若要重返核能議題,KAERI的經驗或許能提供借鏡,不只是興建核電廠與否,而是如何建立一套能承擔未來的技術體系與產業邏輯。

延伸閱讀:亞洲首座核廢場在南韓!探秘慶州地下130米,台灣能借鏡?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