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入摩效應助攻創新趨勢 中國市場長線前景佳

入摩效應助攻創新趨勢 中國市場長線前景佳
|

當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之際,美國指數編纂機構MSCI在今年年中宣布中國A股正式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全球焦點。 

這消息值得注意的原因是,可能即將帶來的全球資金大挪移。據估計,全球有近2兆美元的資金追蹤新興市場指數。若以今年底中國A股將被納入5%來看,初期將為中國A股帶來220億美元的資金增量,一旦MSCI最終將A股全部納入到新興市場指數,意味著A股長期將迎來數千億美元的外資資金浪潮。

這股資金,原本應是引領陸股的破風手,卻受中美貿易糾紛的影響,導致市場信心動搖,股匯市雙雙走低。

在這個時候,投資人究竟該持續觀望?還是伺機逢低佈局?

「中國A股近期波動雖大,卻是長線表現最好的股市之一。」面對許多投資人的疑惑,研究中國股市與企業多年的聯博中國股票投資組合經理人林樺堂(John Lin),從長期投資角度提供新方向。

他觀察,上證指數自1990年12月成立以來至今年8月底的年化報酬率達14.2%,不僅高於美國S&P 500指數的10.4%,也優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8.8%。雖然短期難免受到貿易戰的紛擾所影響,但就長期而言,無論從資金面、價值面、趨勢面來看,都顯示中國A股投資潛力不容小覷,投資人不妨將目前的修正視為佈局中國的起跑點。

三大面向 中國市場後勢可期 

若從資金面來看,中國A股是全球市值前三大的市場,外資占比卻僅有2%,遠低於美股的15%,甚至台股的39%。隨著MSCI逐步納入中國A股,後續外資流入金額可望呈現倍數成長。

林樺堂更進一步補充,過去中國A股的成交量有八成來自於散戶,因此相當容易受到短線消息左右,造成A股股價往往與基本面脫鉤。不過在未來,一旦更重視企業基本面表現的機構法人在A股市場的占比增加後,將有利藍籌股表現。

若以評價面來看,截至9月8日,A股本益比約10倍,在全球各主要股市當中相對便宜,也比海外上市中國股票的10.7倍還低,對想佈局中國的投資人來說,相對具吸引力。

至於目前值得關注的產業趨勢,多年來持續在中國各城市進行草根研究的林樺堂則認為,無論是在環保、消費、科技創新方面,都可發現具成長潛力的機會。

1.政策改革,帶動全國環保意識:  

林樺堂表示,過去以「拼經濟」為主的中國,空氣汙染甚至霧霾幾乎是日常。然而,近年中國開始重視相關議題、力求永續發展,光是從去年底習近平發表的十九大報告中,環境相關字出現多達89次可見一斑。為了改善空汙,中國當局要求許多不具生產效率,且未達環保標準的工廠停業;另一方面,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隨著替代能源需求日漸增加,中國其實已逐漸成為太陽能面板的製造大國。近期全球第一座熊貓型太陽能發電廠落腳於山西省大同市,預計未來25年可望取代100萬噸煤炭發電。

2.消費升級,中產階級崛起帶來新商機: 

再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中產階級人口不斷增加,所得水準逐漸提升,消費觀念早已有所轉變。比起價格,人們更在乎生活品質。

舉例來說,原本僅有政府官員或商務人士才買得起的高檔白酒,如貴州茅台、五糧液等,隨著中產階級健康意識抬頭,也願意多花點錢購買可靠的品牌。而外出旅遊需求的上升,讓汽車不再只是基本的代步工具。2007年,中國最熱賣的車款是一台約20萬人民幣的普通房車,但到了2017年,中國最熱賣的車款是要價約50萬人民幣的休旅車,明顯可以看出消費走向高端化的態勢。

3.產業創新,坐擁成長題材: 

中國式創新蓬勃發展,重新定義生活型態,也讓許多產業一躍而為全球領航者。不妨想像一下,走進中國肯德基,「刷臉」就完成付款;上班時間身體微恙,不用專程請假到診所,辦公室樓下就有AI醫生,看病、問診、買藥就像在販賣機買飲料一樣方便。

創新的概念不僅在網路與醫藥領域持續發酵,中國金融業的創新程度也超乎想像,以中國平安為例,該公司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判斷客戶的信用分數以給予風險評價,或是透過AI智能辨識汽車損傷程度以提供理賠方案,這些都有助節省人力並提升效率。

從以上幾個趨勢來看,中國各產業的發展快速,幾乎從未停下腳步。當然,目前中美貿易戰發展懸而未決,是中國前景的一大變數。然而,中國A股上市公司營收僅0.3%來自美國,實際影響可謂微乎其微。林樺堂指出,不論中美貿易協商後結果如何,在評價便宜、企業盈餘成長強勁以及多個產業趨勢亮點的支撐下,A股市場的長線前景可期。

>>中國產業大躍進,逢低進場搶先佈局的關鍵時刻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