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經濟

減碳過時了!陳來助:掌握3+2秘訣驅動碳中和產業

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強調,零碳轉型要成功,需靠科技驅動產業再創新。賴永祥攝。

| 攝影 賴永祥

因應國發會2050淨零目標,「海嘯第一排」的大企業早已開跑,中小企業該如何跟上?台灣數位企業總會理事長陳來助強調,光靠政策使不上力,產業得靠科技創新借力使力,打通第三維度。

  • 零碳轉型要成功,不能停留在碳盤查,科技驅動產業再創新才是解方
  • 碳足跡是產業轉型第三維度,企業應與供應鏈協作、結合數位轉型
  • 產業碳中和轉型需掌握3步驟及兩大驅力:法規驅動、供應鏈驅動
  • 產業轉型需聚焦「減碳績效」,涵蓋供應鏈驅動、產業全面升級、數位及零碳轉型和倒數經濟

對大部分企業而言,「淨零排放」相當重要,但實際要怎麼讓目標落地,卻是不少企業苦惱的課題。 

陳來助以「零碳轉型,產業再創新」為題,劈頭說道「要落實淨零承諾不能只停留在碳盤查,企業如何利用科技、驅動產業再創新才是解方。」若企業只聚焦在表層的「減碳」行動,便會錯失產業破壞性創新帶來的巨大商機。 

「一切從金融風暴後的一場國際論壇預言談起⋯⋯」陳來助分享,2009年赴日參加國際演講,當年景氣蕭條,他預言,未來10年從低碳過渡到零碳,勢必激盪出新興產業。 

究竟10年內有哪些創新產業?陳來助盤點「邁向低碳社會的綠色選擇(SELECT)」,包含太陽能(Solar)、能源服務(Energy service)、燈(Lighting )、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能源車(Car)及液晶面板(TFT)等。 

找供應鏈打群架,別忘打開零碳「第三隻眼」 

數百年來,影響人類商業文明的選擇不外乎是「規格」與「價格」,如今新指標誕生,「碳足跡」正是企業需要打開的「第三隻眼」。 

陳來助回憶,當年進入業界的夢想是將電視掛上牆,而顯示器的變革,就是一種破壞性創新。隨著產業不斷推陳出新,螢幕也愈大愈清晰。2022年,已研發出既輕薄又極省電的32吋電子紙。 

電子紙的問世,讓電子標籤在歐洲蔚為主流、供不應求。尤其是疫情期間,歐洲賣場一天需要更換3至4次電子標籤,相較於一次性的紙張,兩者產生的二氧化碳差距是3.2萬倍。此外,電子紙也將成為歐洲博物館的新標配。電子標籤意味著產業典範移轉,在科技驅動下,引領產業邁向碳中和之路。 

圖/電子標籤在歐洲蔚為主流、供不應求,從賣場到博物館隨處可見。圖取自Flickr by Lachlan Hardy

談到碳中和,陳來助走在產業最前面。15年前,他帶領友達盤查碳足跡、開創產業第三維度。在2009年完成全球第一個獲得碳足跡認證的32吋電視,「電視零組件多,是電器裡最複雜的,光是供應商就有500多間。」碳盤查要做得透徹,必須涵蓋生產端、使用端、及廢棄物,還得計算全系列產品週期。 

陳來助表示,零碳轉型絕不是喊口號,找供應鏈「打群架」才能事半功倍。此外,更應結合數位轉型,建立E化資料庫及數位協作系統。 

圖/過去影響人類商業選擇的是規格和價格,如今碳足跡成為產業轉型第三維度。陳來助提供

掌握3W原則,兩大驅力推進產業碳中和 

不論是對於大企業、科技業,或中小企業、服務業,零碳轉型都是勢在必行的換道超車。在計劃落地前,陳來助向企業高管提問,「試想2050年你在哪?」 

他接著拋出要實踐零碳,必須掌握「3W原則」:為什麼要零碳(Why)?什麼是方法學(What)?要轉到哪裡去(Where)? 

陳來助指出,當前推進產業碳中和轉型有兩大驅力,其一,是緊鑼密布的法規驅動,透過法令政策,敦促產業履行義務。其二,是品牌/供應鏈驅動。供應鏈驅動提前法規足足10-20年,許多供應商因應不及,就被Ikea、Apple等大型品牌商要求提出減碳計畫、綠電規劃。 

在工業4.0浪潮下,「碳中和」是持續推進的燃料,產業若想成功轉型,必須將焦點從「性價比」(C/P,Cost performance)轉為新的「CP值」:減碳績效(Carbon Performance)。 

「減碳績效」包括供應鏈驅動、產業全面升級、數位及零碳轉型和倒數經濟。供應鏈驅動絕非一間公司就可達成,而產業全面升級必須從範疇一、二、三推進,掌握數位及零碳轉型,才能在倒數經濟下,逆勢而上。 

3步驟啟動CI 碳智慧,用創意改變世界 

科技革新從過去廣為人知的AI人工智慧、BI商業智慧(即支援資料準備、探勘、管理及視覺化的技術總稱),進化到全新思維——CI 碳智慧,指得是碳即服務(Carbon as a service)。 

碳智慧是企業零碳轉型的方法學,建立碳智慧有3步驟,依序為碳盤查、碳定價及碳中和

陳來助提醒企業,「一定要先盤查,要先了解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多少,才知道還缺多少能達碳中和。」第二步是碳定價,「要中和就要先定價,先減量再創新。」如果碳盤查後立即購買碳權,產業少了創新這一環,長久下來會逐漸失去競爭力。 

不過,要如何找到產業創新方向?陳來助建議企業從原料取得開始、打造低碳供應鏈,在製造、包裝上創新生產,產品設計採用綠色永續概念,以低碳物流運輸,產品使用殆盡後,以循環經濟模組回收廢棄物。 

舉例而言,欲終結塑膠污染,除立法禁用,業界也研發低碳的第三代塑膠、生物可分解的菇類太空包、農地膜;開發奈米纖維素碳中和概念車,以物纖維基底奈米纖維(plant-based cellulose nanofiber,簡稱 CNF)作為車體替代材料;又如特斯拉主打零碳建築,推出光伏屋頂兼儲能等。 

陳來助認為,99%碳中和產業還沒開始,將成為未來30年最夯的工作;處處隱藏的巨大商機,就看企業能否洞燭先機,從倡議到落地,用創意改變世界。最後,他也再次呼籲「罰錢不會解決問題」,產業惟有透過科技驅動,才有機會衝破困境。  

本文摘錄自《陽明交通大學 X 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課程重點內容

★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未來30年最夯的永續轉型秘笈★

《遠見》自2021年底,開啟「ESG企業領袖講堂系列」,與國內多家大學共推課程,協助企業培養走向淨零路上的關鍵知能與實戰能力。講堂開辦至今,班班額滿。為傳遞進步觀念,特別取得授課教師同意,將課程內容精華,集結成文。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