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科技部推出「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為呼應政府5+2重點產業政策,篩選對象以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及半導體等十大領域的人才優先。
LIFT推出一年餘,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有46人返台,以生醫領域的22人最多。其中,有專攻無人機物聯網平台技術的賴成家、建築節電綠能專家陳韋任等人;亦有旅外企業家斥資來台設立研發中心,為產業轉型貢獻專長。
期望這波回流潮,能發揮漣漪效應,帶回更多人才,打造台灣下一波的競爭力。
台灣人才出走早已不是新話題,但你知道嗎?其實,也有一群在海外多年的台灣人,近來正前仆後繼回台。
去年3月,被稱為台灣PTT之父,曾是微軟AI.R.首席亞太區研發總監的杜奕瑾,放棄微軟高薪,回到台灣,成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
他在今年初接受《遠見》專訪時,毫不遲疑地說,回台主因是想訓練台灣的AI人才,他相信,「當(AI)新秩序還沒形成時,在哪裡做都可以。」加上政務委員唐鳳、科技部長陳良基大力相挺,讓他下定決心回台灣。
不只杜奕瑾,前IBM首席科學家、在紐約成立AI解決方案公司Graphen的林清詠,也在今年8月返台成立辦公室。
世界上不少國家,為了吸引人才回流,都由政府推動政策。好比中國大陸2008年推出「千人計畫」,就是一例。
向旅外博士級人才招手 預計招募百人
去年7月,科技部終於也推出了「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下稱LIFT方案,Leaders in Future Trends),向旅居海外的台灣博士級人才,廣發英雄帖,希望招募百人回台。
去年8月開始審查,9月起,陸續有旅外的台灣精英,鮭魚返鄉。
根據LIFT方案,申請人必須是45歲以下的國民,最後一份專職工作不在台灣,同時要具有教育部認可的博士學位。
為呼應政府5+2重點產業政策,篩選對象又以生醫、綠能、智慧機械,及半導體等十大領域的人才優先。
陳良基在LIFT宣布記者會上表示,他經常和海外人才交流,發現有返國意願的人並不少,但台灣環境不確定性較高,福利和待遇跟不上國際,LIFT主要在破除障礙,讓人才回流無後顧之憂。
LIFT方案給予歸國人才生活補助計畫,每個月12.5萬台幣,以一年為限,合計約150萬。初期,曾有聲浪質疑150萬太少。但陳良基認為,150萬並非薪水,而是「一張暫時回台灣的門票。」
拿到這張門票的學人,回台後,每月需進行十場以上的「專業交流」活動,拓展廠商視野、引進前瞻應用趨勢。
科技部也以竹科、中科與南科為基地,安排學人與業界、研究法人與學研機構橋接,學人也能利用自己的人脈,認識更多人。回台一年內,若學人進入企業,或是到學研單位任職,政府就會停止補助。
生醫領域人數最多 占近半數
事實證明,做,總比不做好。LIFT推出一年餘,累計申請案已達102件,92件進入審查程序,截至今年9月中旬,共有46人返台,以生醫領域的22人最多。回台學人與產學研的交流合作案,已累積逾百件。
例如回流人才之一的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機械工程博士陳韋任,已與十多家企業、學研機構合作節能專案,他開發的連環再冷系統(CRS,Chain Recooling System)專利技術,也導入華碩關渡總部,一年可望省下電費百萬元。
又如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資訊及統計遺傳學博士許書睿,放棄大陸基因定序龍頭華大基因的邀約而回台灣。
他表示,「不能用薪水的絕對值來看,台灣也有很好、有競爭力的團隊,願意給跟中國差不多標準的薪資。」
他回台後,與台大醫院基因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團隊合作,透過全基因體定序、分析數據,找出罕病患者的病因,擬定更合適的治療方式。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財務數學博士林敬倫,除了在大學擔任兼任教師,也在紐約創辦高曼計量財務管理顧問公司,結合財務工程,以及華爾街資產管理的實務經驗,回台灣後,已與台灣知名公股銀行合作,建立解決方案。
《遠見》採訪多名LIFT方案回台的學人,歸納出幾項回台要素。首先,家庭是一大關鍵,尤其是父母年邁,讓不少遊子想返鄉。
台灣生活環境便利 人才成本較低
再則,台灣已建構完整的硬體供應鏈、生活環境便利、人才成本較低,也是回台的誘因。
「工資低估當然是個悲哀,但也是創業者非常大的機會,」LIFT方案學人之一、曾在美國擔任高通(Qualcomm)機器人加速器中心主任的王旭平不諱言。
王旭平出生不到六個月就跟家人移居中美洲,小學移居美國,大學念史丹佛、之後取得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計算機神經科學博士。
在海外長大的他,中文不太流利、還有海外口音,但他表示,在美國住久了,知道美國也不是那麼完美,多年來他反而渴望回台灣。
2006年前後,他成立聖地牙哥當地最早設立的孵化器之一,後來成為高通機器人加速器主任,在美期間,就常為美國的新創團隊,介紹台灣硬體製造商合作,幫新創團隊打造產品雛形,善用台灣的優勢。
參加LIFT方案後,他也運用人脈,媒合科技部與美國最大加速器之一Techstars,雙方已密切地洽談合作。
「人才是流動的,也不需要特別放大誰回來、誰離開,」許書睿直言,有些人回台工作,或許一陣子又離開了,有些人離開了,或許一陣子又回台灣,因此最重要的是讓台灣這塊土地持續保持競爭力。
從杜奕瑾、林清詠到LIFT學人,他們選在此時回台,雖非最好的時間,但把握台灣優勢,結合所學,帶來正面影響。
期望這波人才回流,能發揮漣漪效應,帶動更多人才回流,打造台灣成為更有競爭力的地方。
>>馬上看【100位精英的歸鄉告白】完整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