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從氣爆災後處理到家暴預警,AI如何翻轉政府公共服務現場?

新北市與ESG遠見共好圈合作啟動「智慧永續發展學習計畫」。遠見資料庫。蘇義傑攝

|

隨著智慧與永續並行成為全球趨勢,新北市與ESG遠見共好圈合作啟動「智慧永續發展學習計畫」,以AI提升城市治理。首場活動邀集專家分享從救災到社會安全網的AI應用實例,展現如何透過資料治理、流程優化與跨部門協作,讓科技真正落地,推動城市與公務體系全面升級。

隨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出讓智慧、永續雙軌並行,推動城市治理,「雙軸轉型」已成為企業、各級政府必修學分。

為了串連企業、城市交流,壯大智慧城市發展與永續治理能量,遠見ESG共好圈特別舉辦「新北市智慧永續發展學習計畫」,藉由典範企業分享,進而強化智慧城市與永續治理。

8月14日的第一場學習計畫,特別邀請到詠鋐智能創辦人謝宗震、遠傳電信副總經理胡德民,分別以「永續360打造綠色智慧城市」、「AI新科技賦能永續智慧城」為題分享。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活動一開始,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龔雅雯致詞表示,AI已經無所不在,儘管沒有調查顯示公務員會被AI取代,但可以確定的是,AI必定會影響公務員們的工作模式。

從教育、警政、交通到防汛,AI正翻轉新北城市治理

曾任新北市教育局長的她,特別有感的是,在AI輔助下,學生能輕鬆完成大量作業,使得過去以論文長度評估學生用心程度與能力的模式失去意義。

但她也強調,AI究竟是機會或威脅,取決於人們怎麼看待、運用它。而新北市政府各部門早已導入AI工具,如教育局推動「AI教育」,警政、交通與防汛系統,也把AI納入治理平台。

龔雅雯表示,此次舉辦「新北市智慧永續發展學習計畫」的目的是幫助公務員深入了解AI,找到工作上AI應用的機會點,而不只是將之視為威脅。

圖/龔雅雯表示,新北市政府各部門早已導入AI工具及納入平台治理。遠見資料庫。蘇義傑攝

而後致詞的《遠見雜誌》副社長暨遠見智庫總編輯李建興也表示,AI是朋友,不是敵人。以他自身經驗為例,儘管一度各界均認為記者是容易被AI取代的高風險行業,但他仍學會與AI共創效益,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但他也強調,AI其實是輔助工具,能把人像高鐵一樣快速送到目的地,但下車後的靈魂與操盤,還是仰賴個人能力,關鍵就在如何運用AI工具,並加入個人風格與原創性。

李建興期許,所有與會者均能在這次的「新北市智慧永續發展學習計畫」當中滿載而歸,把所學運用在公務上,不只增加效率,也讓城市治理品質得以不斷精進。

清大博士創業,幫助百工百業轉型

第一場專題演講,由詠鋐智能創辦人謝宗震主講。擁有清大統計學博士學位的他,曾在政大任教,後來轉而創業,成立詠鋐智能,服務過不少台灣頂尖電信、電力、零售業者,協助他們進行數位轉型、AI導入。

首先,他先探討政府數位轉型的核心概念。他認為,數位轉型早已融入生活,所謂「數位化」,就是組織運用數位科技,而「轉型」則是在此基礎上,透過工具改變既有工作流程,進而提升競爭力。

但要怎樣評估轉型成效?謝宗震舉英國政府數位白皮書解釋,數位轉型必須有三大願景,分別是:

一、更深刻掌握公民需求。

二、更迅速、經濟提供服務。

三、以數據為證據,持續優化服務。

數位轉型的成效,則是:

一、提高服務效率,減少每次服務所需要的時間與成本。

二、服務流程順暢、快速,所提高的民眾滿意度。

三、數位化程度愈高,政府運作中累積的數據軌跡也更多,為後續導入更多AI應用提供基礎。

他用9年,見證救急救難生態系落地

謝宗震參與的「救急救難一站通」,就體現前述數位轉型願景與價值。他分享,2014年高雄氣爆發生時,身為一名資料科學家,他不斷反思專業能力可以如何協助救災。

因此,他在當年8月,就在高雄舉辦一場工作坊,邀請資料科學家、急診室、外科醫師、負責救災的消防員,討論可以怎樣改善救難流程。

他發現,消防員在救災時面對的最大挑戰是資訊不透明。當大量傷患需要就醫,他們並不清楚哪家醫院還有足夠床位、設備,導致患者被送到已經滿載的醫院後,不得不進行二次轉院,延誤寶貴就醫時機。

於是,消防員在PowerPoint上畫出一個理想的App雛形,希望能即時看到地圖上的事故資訊、病患檢傷分類,還有各醫院的即時急診床位、加護病房使用狀況,才能讓指揮官做出最有效率的決策。

後來在2015年第二次討論中,他們與衛福部等更多單位溝通,試圖把救災指揮中心、緊急醫療系統和醫學數據串接,但不同部門的關注點截然不同。

圖/謝宗震參與「救急救難一站通」,體現前述數位轉型願景與價值。遠見資料庫。蘇義傑攝

溝通與理解,才能讓AI導入成功

例如,外科醫師擔心的是,如果把關鍵醫療設備用在眼前傷患,會導致後續進來,但傷勢更嚴重的患者無設備可用。消防隊員則憂心,若醫院床位已滿,擔架必須留在醫院,讓他們無法再出動救任何一個人。

謝宗震很清楚,兩方雖然立場不同,但共同痛點都是「資訊不透明」,於是他花四年打造一個從報案、派遣、出勤、現場急救到送醫等各環節都包含在內的App,過程中還要透過大量溝通、共識營、模擬座談,讓各部門願意放下成見,接受並使用新工具。

「救急救難一站通」App在2018年正式上線。謝宗震指出,這個長達四年的專案,最困難的就是「溝通」。團隊耗費大量時間定義消防、衛生局、醫院間的資料標準,還要打通資訊流、工作流,「這不只是做一個App,背後更是一連串的流程改造,」他強調,這個專案的結果,最終甚至影響全台緊急醫療救護標準設定。

而這個從高雄氣爆事件後開始發想的專案,後來在2023年更把警政、交通部門納入,形成更完整的生態系。

他用AI,提前找出家暴高風險家庭

另外,社會安全網的建構,AI在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翻開歷史,台灣家暴通報案件逐年增加,但社工人數卻未隨之同步成長,導致服務品質受影響,一個家庭可能同時有十幾個社工同步服務不同問題,但是彼此之間缺乏協調。

後來,在詠鋐智能和台北市政府合作的專案中,團隊先分析家暴案件的「熱區」,試圖解決人力配置不當的問題。謝宗震強調,這代表的意義是,政府部門成功把長期分散的保護資訊整理成標準化資訊流,使資料科學家中得以進行分析。

詠鋐智能團隊盤點「親密關係暴力」風險因子,再比對政府保護資訊中已經掌握的資訊。結果發現,政府系統缺乏社區環境等許多面向的數據,為未來系統精進提供更明確方向。

圖/社會安全網的建構,AI在其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遠見資料庫。蘇義傑攝

決策樹機制,讓社工工作更有效率

而後在現有數據的基礎上,他們建構「決策樹」。這也是在社工界已經成為參考指標的工具,用來協助社工判斷家暴案件的嚴重性與風險,以做出更精準、適切的處置。

「決策樹」會為每個家暴個案打分數,1分代表「第一次家暴」,2分代表「第二次家暴」,代表被通報兩次以上,以此類推。「決策樹」也會根據社工填寫的保護資訊系統資料,如受害者是否有身心障礙、子女是否曾受虐、受害者是否有自殺意念等,判斷個案風險分數。分數愈高,代表個案被家暴的機率愈高。

同時,系統會把分數轉換為紅、黃、綠三種燈號標籤。社工督導可根據燈號,評估案子的緊急程度,指派更專業的社工介入,提升服務品質。

謝宗震指出,全國每年有超過2萬件兒少家暴案,其中30%是回頭客,社工在處理繁重案件時,難以判斷哪些是高風險個案。導入AI後,團隊希望可以在社工第一次訪視後,就能預測個案成為家暴「回頭客」的可能性。

整合11局處數據,新北讓脆弱家庭有靠山

一旦可以提早識別高風險的「紅燈」個案,並給予更精準的協助,就有機會降低30%的家暴累犯率。謝宗震強調,這不但可讓受虐兒免於第二次損害,也能減輕社工的工作量,同時讓管理者更有效回應外界質疑,從被動事後處理,轉為主動事先預警。

新北市2020年啟用的「脆弱家庭預警系統」,也是社會安全網的一環。謝宗震解釋,新北市地大物博、問題複雜,若能在新北實施成功,也代表該模式有機會擴展到全台。

因此,新北市政府把11個局處與兒童相關的數據整合起來,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風險預警管理系統。這套系統能為每個孩子計算風險分數,並進行排名。社會也可以根據分數高低,優先關注高風險個案,深入了解其家庭狀況,並及早介入。

這項專案在2020年獲得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肯定。謝宗震認為,這在過去以交通、硬體建設為主的評選中相當罕見,彰顯社會福利服務在智慧城市中愈來愈吃重的角色。

掌握五大關鍵,才能讓AI順利落地

除了救急救難、社會安全網,其餘如長照、放災預警、市政服務也是AI能派上用場的領域。謝宗震總結,AI應用落地有五大必備關鍵點:

一、試點計畫:AI專案的準確度和效益難以事前評估,必須從小規模的試點計畫開始,逐步建立信心,如詠鋐智能和台北市政府合作的家暴預警系統,一開始準確度不到八成,但也成功預警數千個高風險家庭。

二、建立資料治理團隊:AI的核心是資料,必須要有專門團隊負責資料盤點、整理和治理,為後續的AI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三、制定發展戰略藍圖:從資料平台建置、視覺化到風險預測、應用推廣,一步步往前推進。

四、溝通與經驗分享:政府組織內,不同局處、不同縣市間的經驗交流至為重要,能有效推動整體進展。

五、以終為始,落地為王:AI專案絕對不能只停留在研究階段,必須能實際落地,產生可持續運作效益,從容易Quick Win(快速成功)的題目著手,才能慢慢累積內部士氣與外部信任。

各局處踴躍提問,為AI城市治理找解方

而後進入現場問答環節。新北市消防局代表率先提問,在操作細節上,如何才能善盡資料治理?

謝宗震回應,必須先釐清想解決什麼問題,再根據資料盤點現有資料,將其視覺化,以此證明資料已經有效蒐集。最後再嘗試利用數據進行風險預警,如果成功就可進入下一階段,思考怎麼把預警結果應用在實務上。

圖/新北市消防局代表提問。遠見資料庫。蘇義傑攝

新北市工務局代表接著提問,開發AI系統,可能會面臨資料存取、維護、資安、績效評估等問題。「脆弱家庭預警系統」的AI系統是如何維運的?

謝宗震表示,該系統並非由新北市社會局維運,而是由資訊中心系統廠商負責。該AI系統是以外掛形式,和既有的高風險家庭系統串接,資安防護、維運都由專業廠商處理。

在績效評估方面,謝宗震透露,當時溝通重點不在「家暴回頭率下降多少」,而是衡量「有多少社工願意使用這個工具」。一開始社工認為,服務需要溫度,難用AI取代,但當他們找到「降低家暴回頭率」這個能減輕社工工作量的痛點後,社工才開始接受並相信AI價值。

最後,李建興提問,是否每個局處都適合導入AI?是否需要大規模重建資料庫?

謝宗震表示,每個局處都適合導入AI,但應從自身業務痛點出發,由小處著手,而且要先實現Quick Win,才能建立信心。然而,資料基礎建設、流程改變都需要時間,不是一蹴可幾,必須從單一局處開始,慢慢累積經驗,再推動跨局處合作。

但最重要的還是溝通和理解。謝宗震強調,一定要找到真正解決前線伙伴的痛點,對症下藥,才能讓他們接受並支持。

科技的價值,不在於冷冰冰的演算法,而在於能否溫暖地解決真實問題。從高雄氣爆到社會安全網,AI的實踐證明,當資料、溝通與信任齊備時,科技能為人守護安全,為城市帶來希望。

延伸閱讀:解決城市痛點!三大電信AI永續方案助攻,提升數位韌性發展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