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大老宣明智從半導體產業一路跨界,先是邁入生技產業,再擴及電動車產業,看似東玩西玩,但其實脈絡核心仍與40年前相同,「台灣IC晶片產業,仍是核心競爭力,」宣明智表示。
- 為什麼重要:因應淨零浪潮,未來交通將轉向電動化。電動車產業產值是半導體晶圓代工產值的20倍。
- 目前情況:2025年對台廠來說是重要的坎,須加快成為供應鏈一環。
- 接下來值得關注:台灣的成功優勢在於「創新」與「效率」,掌握本地製造、在地化生產、提高改款速度,競爭性愈高。
電動車話題滿滿,產業大勢往哪去?台灣優勢在哪?科技產業名人宣明智新書《電動車產業大未來》,探討箇中商機與挑戰。
昨天(9/27)新書發表會上,不僅產官學界大老出席祝賀,更有多達300位政商名流聚集,宣明智再度展現人脈實力,「如果沒有『遠見』,現在就看不到電動車的大未來,」 宣明智風趣開場,一語雙關地望向位於席間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
「台灣半導體在全球產業占比非常高,但宣明智告訴我們,未來電動車產業產值是現在半導體晶圓代工產值的20倍。今天不像是一場新書發表會,更像是一場很重要的政策發表會,為未來25年、30年的新興產業——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做出規劃與建言,這本書就是政策藍圖,」高希均盛讚宣明智新書的前瞻觀點,有感而發的表示。
交通部前部長林佳龍與會力挺,表示2019年成立的「交通科技產業會報」,下有12個工作小組,電動車相關的就有4個,包括5G智慧交通實驗場域、智慧公共運輸服務產業、智慧電動機車科技產業、智慧電動巴士科技產業,「把傳統車廠與台灣最強項的電子產業,做策略結盟,也是矩陣創新的來源,在後PC、後手機的時代,是傳統企業與科技企業轉型的系統產品。宣董在書中分析電動車產業特性,台灣的利基又是什麼,透過他的觀點,讓這個新興產業看起來不那麼遙遠。」
此外,經濟部常務次長林全能同樣站台推薦宣明智觀點,他認同書中所提台灣的成功優勢,是「創新」與「效率」,前者在技術領域、經營模式上持續引領,後者在生產實作上創造價值,「宣明智是前瞻企業家、策略家,要實現台灣電動車產業大未來,需要跨域合作,不僅是產業與政府的公私合作,也要強強聯手,整合眾人的力量。」
電動車產業超過晶圓代工市場規模20倍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與會表示,電動車就是一台電腦,升級版可透過OTA技術(即時線上韌體更新),新的數位科技導入與發展,電動車是數位產業重要一環。 交通背景的立法委員游毓蘭表示,電動車不能只看到願景,還需要其他法規配套,宣明智不只看到未來,也看到現在的問題所在,更會找到方式去解決。科技背景的立法委員高虹安則說,電動車發展三大面向:產業、基礎建設、智能資安發展,「一本書通常是知識的傳承,但這本書則是洞察未來。」
對台廠來說,如果2025年還沒成為整條供應鏈中的一個角色,之後很難做這個生意,所以我們還有兩、三年的時間,大家要趕快一起衝。
——宣明智
他進一步指出,2025年對台廠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坎,因為2030年是第一關,2040年已經是決戰。
「電動車產業跟其他產業的發展有著很大不同,其他產業是慢慢發展,從小到大,但電動車產業是原本有一個很大的產業,轉換成新的產業,因此創造了許多新的機會。其中台灣的IC產業,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宣明智分析。
宣明智在新書提及,台灣過去在3C、半導體等產業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論是電腦、手機等消費性產品和晶圓代工產業,在世界上均有口碑,是支撐台灣經濟主要的能量和動力。到2040年,以滲透率68.7%估算,規模高達1兆9800億美元(如下圖),將近2兆美元的市場規模,比起2020年的晶圓代工850億美元,大了超過20倍!
預期10年內,電動車將進入爆炸成長期,未來20年內規模會再翻倍,未來移動交通將朝電動化、自動駕駛、共享服務、車聯網等四大方向演進發展,是21世紀最大的產業變革,從商業模式到產業鏈、製造模式,都翻天覆地大改變。
面對全新的電動車市場和趨勢,宣明智從台灣特色為起點,提出4個策略方向:
(1)以基本款為主,為國產化製造技術練功。
從經濟上考量,日常代步所需的基本型、入門款或國民品牌車,就可以滿足需求,台灣發展在地化本土造車,以此為切入點開始練功,等練足了功夫,基本款能做得好,就擁有基本的競爭力,再向上提升。
(2)需要全新的思維,不必侷限自有品牌,提高自製能力。
台灣的機會不一定在自有品牌整車製造。電動車的趨勢如大潮洶湧而至,政府應全面加持,提升產業發展,不必侷限自有國產品牌,只要在台灣設廠生產,不論是零組件、系統或整車,都可視為國產自製。唯有真正落實本地製造、在地化生產,才能快速提升國內製造能力。
(3)以台灣經驗,和友好國家合作協助設廠,並協助拓展外銷。
其他和台灣友好關係的國家,如歐陸的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和東南亞國家,台灣可以整廠輸出或提供零組件,雙方合作、結盟或建立供應鏈、系統管理,以「製造管理專家」之姿,協助打造當地品牌、建廠製造基本款的小車。
(4)加快改款速度,競爭性愈高,愈能凸顯台灣產業核心競爭力。
電動車時代和油車最大的不同是,製造技術走向規格化、標準化及模組化,最大的特性就是組裝性比較高。組裝性高,換言之就是,改款的速度快。未來電動車改款快,若台灣廠商產品做得比別人好,速度快、改得快、服務效率快,就形成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