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森林、土壤、海洋三方面來進行增匯,預計到了2040年可增加1000萬公噸碳匯量。」這是2022年底,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的「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中關於自然碳匯的目標。專家如何看待碳匯的可行性?台灣有足夠土地面積種植森林嗎?
近日,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舉辦「淨零轉型戰略專家」記者會,邀請森林碳匯等領域專家,針對這次政府所公布的關鍵戰略,提出他們的看法與建議。
1000萬噸碳匯目標恐落空?
關於森林碳匯這點,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張世杰教授表示,「2040年的自然碳匯增匯目標1000萬噸,缺乏充分的科學估算、實際的規劃來達成。」
他提出質疑,在2030-2040年間的碳匯量,新增了大約864.25萬公噸的目標,這將如何達成?以平面森林研究,20年生的平地森林現在的碳匯能力,每公頃每年大約是10公噸。因此,1000公頃才會有1萬噸二氧化碳的吸存量。
張世杰解釋,從現在開始到2040年,只有17年的時間,就以森林增匯來看,如果不從現在開始種樹,基本上無法達成1000萬噸的目標。
他提醒,森林成長是需要一段時間,並非一開始植樹就能有碳吸存的效果。因此,政府部門需要盡快提出森林碳匯相關行動方案。
此外,張世杰敦促「應該要啟動第5次的森林資源調查。」由於目前清冊中引用的森林碳匯量是2009年第4次森林資源調查的數據,若作為長期預估,在科學上,並不夠充分。
他舉例,森林的碳吸存量是個隨著環境條件不斷變動的過程。近來以亞馬遜及非洲熱帶森林的研究都共同指出,當地天然林的碳匯能力正逐漸下降中。
因此,張世杰認為,台灣需透過新的森林資源調查,盤點當前實際的狀況,才能有更精確且符合現況的趨勢估算。
關於森林碳匯能力,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鄭智馨表示,也需一併了解森林碳匯具有一定自然風險和不確定性。
他指出,面對氣候變遷影響,森林干擾頻率將增加。像是土石流或火燒干擾等事件,不但會降低碳匯儲存、增加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干擾區域減少外,也會間接影響後續森林碳匯能力。
延伸閱讀:森林碳匯是什麼?碳匯如何轉「碳權」、申請管道一次看
台灣有足夠空間達成造林減碳嗎?
政府預計到了2030年將累積造林達1萬2600公頃,累積碳吸存量10.7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東華大學自然資源學系孫義方教授表示,除了需造林1萬2600公頃、經濟部規劃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31GW。
他解釋,從2021年太陽能裝置容量為7.7GW,距離2030年的目標需增加約23GW的裝置容量。一般太陽能裝置容量1GW約需1000公頃的土地面積,這表示需有2萬3000公頃的土地。
再加上,造林所需的土地,等於政府必須在2030年前找出至少3萬5600公頃,可供造林及建置太陽能光電場的土地(編按:相當於至少1370座大安森林公園)。要在農業、工業及環境各個部門都在搶地的現況下,「要找出如此龐大的土地面積,作為造林及光電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孫義方指出,若可使用土地面積不夠,為了達成綠電的目標,造成太陽能光電場設置在原先平地造林或山坡地森林的區域,這也會大幅減少造林減碳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