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2023日本福島核廢水將排入海!核廢水對人體有害嗎?

日北政府計劃今年春夏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太平洋。Flickr by IAEA imagebank

|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至今逾10年,日本政府拍版定案「最快於今年8月24日將核廢水排入海。」福島核廢水有哪些放射性成分?對人體或環境有什麼影響?鄰國廢水排到你家門口,台灣人同意嗎? 

2011年3月11日,強震伴隨海嘯襲擊日本東北部,造成將近1萬9000人罹難。巨浪衝破防線、淹沒核電站,導致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6座反應爐裡有3座嚴重過熱,以致爐心熔毀。氫氣被排出堆芯、瞬間爆炸,反應堆過熱熔化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大量外洩,成為繼俄國車諾比(Chernobyl)後最嚴重核災。 

災難後的福島宛如鬼城,10幾年後當地禁區仍存在,許多居民未能重返家園。日本當局指出,完成清理工作需要長達40年的時間。 

圖/災難後的福島婉如鬼城,10幾年後當地禁區仍存在,許多居民有家歸不得。Flickr by Joi Ito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為什麼「核廢水」要排入海? 

綜合外媒報導,福島核災後,為了讓反應爐內熔融的核燃料維持穩定狀態,福島第一核電廠必須持續注水冷卻反應爐。這些冷卻水加上其餘流進地下水及雨水等,就形成含有超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每天持續以140公噸的速度增加。 

日本政府指稱這些污染水會經過多核素處理系統(ALPS,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淨化處理,並去除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質。其中,氫的同位素「氚」(tritium),因爲難與水分離,無法被淨化排出。目前含有氚的核廢水約132萬噸,被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境內1061座儲存槽中。 

圖/日本目前含有氚的核廢水約132萬噸,被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境內1061座儲存槽中。 Flickr by IAEA Imagebank

日本專家學者自2016年起,研議核廢水處理方式,包含稀釋後排入海洋、蒸發後排進大氣或2種並用。日本核電廠普遍採用將放射物質稀釋到符合國家標準規範濃度後,直接排放入海。而國際原子能機構和許多專家學者亦建議,「將冷卻水導入海中,是對環境和人類最好而且最安全的做法。」

不過,據法新社報導,日本大分大學(Oita University)輻射風險評估專家甲斐倫明說明,即便科學家普遍認同核廢水排放對健康影響微小,「但排放的污水不代表零風險,這就是爭議所在。」

2021年4月,日本政府拍板決定2年後,也就是2023年始排放核廢水到太平洋。2022年8月,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興建排放設施、開挖引流含氚廢水出海的海底隧道,並進行排放口周邊的混凝土加固工程。 

圖/2022年8月,東京電力公司開始興建排放設施、開挖引流含氚廢水出海的海底隧道。Flickr by IAEA imagebank

延伸閱讀:核融合運作原理?一文搞懂為何被稱為「人工太陽」

核廢水是什麼?

根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說明,一般核電廠運行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機件、地面洩水或化學、洗滌廢液,不會直接與燃料芯接觸。然而,福島核災的污水包含事故當下用來替反應爐降溫的冷卻水、海水,以及10幾年間持續滲入的地下水、雨水,所含的放射性物質複雜許多。 

科學新聞《Science》指出,東電透過ALPS處理福島污染水,捕獲62種放射性物質,唯獨氫的放射性同位素「氚」,因為取代水分子中的氫原子,難以被淨化去除。 

氚有多種用途,包括醫學用的生物顯影劑、逃生口標誌等,不需電源即可在黑暗中發光的識別用氚管,也可以用來製作核武、氫彈,甚至作為核融合反應的原料。不過,專家解釋氚僅釋放低能 β 粒子,只有在大量情況下才會危害人體。 

一般來說,日本核電廠排放含氚廢水入海時,不得超過標準值每公升6萬貝克。而東電在排放核廢水前會先以海水稀釋百倍以上,直到每公升含氚量不到1500貝克,也就是日本規定飲用水含氚上限值的1/40。 

圖/一般核電廠運行產生的廢水,主要來自機件、地面洩水或化學、洗滌廢液。Flickr by Quinn Dombrowski

核廢水的放射性物質有害嗎?

針對福島核廢水內含的放射性元素,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調查發現,除了氚以外,污水中還有鍶90(Strontium-90)、碳14(Carbon-14)、銫137(Cesium-137)、碘129(Iodine-129)和鈷60(Cobalt-60)、釕、銠、碲等物質。 

鍶90是一種高風險的放射性物質,能在環境中長期存在,逐漸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鍶90一旦進入人體,容易積聚在人的骨骼中。2021年,東電文件顯示,經處理的6萬5000噸福島核污水中,仍發現超出排放標準逾百倍的鍶90。 

碳14的半衰期超過千年,能融入蛋白質、核酸和DNA細胞組成中,造成細胞死亡、DNA損傷或潛在的遺傳突變等。其他包括銫137、碘129和鈷60等放射元素,容易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人們若食用受污染的海洋食品,恐怕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延伸閱讀:核融合運作原理?一文搞懂為何被稱為「人工太陽」

台灣漁業擔憂蒙上輻射陰影

核廢水排入海,除了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長期下來,更會造成海洋環境的永久傷害。日本福島鄰近親潮、黑潮兩大洋流交會處,原能會初估,日本排放到太平洋的污水,受到黑潮洋流影響,將順時針流向北美洲、中美洲,不排除將帶著污染物向南回到台灣海域。

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去年台灣水產品出口占整體的三成,其中「魚類及其製品」為台灣最重要的外銷農產品。西北太平洋正是台灣遠洋漁業中的一個主要漁場,對於日本即將排放核廢水,台灣漁業擔憂就此蒙上輻射陰影。

圖/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去年台灣水產品出口占整體三成,「魚類及其製品」是台灣最重要的外銷品。Flickr by Giulian Frisoni

對此,行政院農委會漁政組長劉福昇1月13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台灣有持續在進行相關檢測,除了台灣周邊海域,遠洋經濟漁貨如秋刀魚也有入列。劉福昇接著說,「自福島核災以來,針對銫134和銫137兩項元素,共檢測逾3000件漁貨,都是合格沒有污染的。」未來,農委會也會持續收集國際案例、模擬情境,評估對漁業的經濟影響,以規劃應變措施。

這把火不只燒到台灣,《衛報》報導,鄰近國家如中國、韓國也表示擔憂,將會密切關注後續排放動向。特別是尚未解除福島海鮮禁令的韓國政府,認為「排放污水將對海洋生物構成嚴重威脅。」當地漁業公會也反對排放廢水,直言此舉不但會引起消費者恐慌,甚至破壞10幾年來倡導福島水產可安心食用的努力。

為了解日本政府針對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動態,台灣於2022年3月底首次籌組專家觀察團赴日交流,提出分享海洋監測數據、確認排放符合安全標準,以及公開審查資訊等3方面建議。同年11月,再度率團赴日,持續更新並確認排放技術評估與環境監測事宜。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專家調查團近日將前往日本,就安全管制程序與作為方面進行追蹤審查,期間預計與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NRA)研討安全管制議題。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