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淨零成為顯學,全球正透過不同機制讓「排碳有價」。近日,證交所宣布最快將在今年7月設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這也使得碳計算領域備受關注、競爭激烈。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碳計算軟體的全球市場目前正快速成長當中。研究業者PitchBook Data表示,2021年碳排放計算軟體市場就吸引到創投投入3.56億美元。這個數字是2020年6300萬美元的5倍多。
當碳計算領域成為熱門市場,不僅吸引許多新創的加入之外,像是Persefoni、Sinai、分水嶺(Watershed)等之外,也有不少微軟推出「永續雲」、Salesforce推出「淨零雲」等科技巨頭推出用來追蹤和分析氣候數據的平台。
碳計算新創Watershed正在收購溫室氣體數據庫
成立不到3年,身為獨角獸的美國碳計算新創分水嶺,在A輪融資吸引到凱鵬華盈杜爾(John Doerr) 、紅杉資本莫里茲(Michael Moritz)的投資,這也是繼1999年兩位投資Google後,再度聯手。
碳計算領域新創各家所專注的產業也不盡相同。分水嶺則是專注在科技業和DTC產業上,其客戶有線上金流服務Stripe、音樂串流Spotify、零售業者Walmart、Airbnb和貝萊德等。
Sinai則是專注在資源密集型行業。另外,也有聚焦在金融業的Persefoni。Persefoni也是少數使用PCAF的新創(由歐洲開發並獲得250家金融機構支持的氣候揭露方法)等。
根據《Axios》報導指出,目前Watershed正在收購溫室氣體排放計算和數據公司VitalMetrics,其擁有幾乎所有行業(400多個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
過去,分水嶺科技共同創辦人佛蘭西斯(Taylor Francis)曾說道,「他們的做法是『使用產業平均值』。透過演算法提取客戶有關訂單的資訊,包含採購、用電等訊息,並將這些資料與相應活動的碳成本數據匹配。」
未來碳計算領域會否出現整合?
Watershed強調,VitalMetrics擁有綜合環境數據(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Data Archive,簡稱CEDA)是一項主要的競爭優勢。CEDA是協助整個供應鏈中的生命週期評估(LCA)、碳、能源、水、廢物和毒性影響評估。
這也將為他們更全面的數據和標準,來衡量客戶的碳排放量,面對各國不斷變得更加嚴格的審計標準。
當企業面臨追蹤碳排、供應鏈等壓力,除了以上這些競爭者,還有大型會計事務所在做著類似的業務。當碳計算領域競爭越激烈,未來會不會開始出現整合的狀況,也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