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企業案例

台達投入珊瑚復育揭成果!執行長張楊乾也「下海」

台達電子永續長周志宏(右)偕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館長陳素芬(左),和幼兒園小朋友動手復育珊瑚。台達提供

| 攝影 易淳敏

過去台灣曾有「珊瑚王國」美譽,如今各地珊瑚礁長期浸泡在攝氏30度的海水裡,慘遭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白化,東北角更首次出現珊瑚白化紀錄。此際,台達電發下豪願,投身珊瑚復育。兩年來,繳出哪些成績單? 

4月21日,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亞洲大學選在世界地球日前夕,為共同策畫的「地球・脈動中—生態與藝術特展」揭幕。去年,首屆展覽於亞大舉辦,今年移師基隆海科館,透過藝術喚起民眾生態保育意識。

此次展覽,增設「生態導讀」活體水缸區近距離認識水下生物,以及「珊瑚復育體驗區」邀請民眾認養、實際動手培育珊瑚苗。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當天更承諾,展覽期間所有電力使用將由台達捐贈再生電力。 

珊瑚礁被稱為海中的熱帶雨林,由各種柱狀體、石頭形的珊瑚組成一個多層次空間,作為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的場所。珊瑚礁雖只占海洋總面積的0.1%,卻供養近四分之一、約5萬種生物,在一個龐大的珊瑚礁生態系中,可觀察到多達1500種魚類,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之一。 

海委會海保署統計,台灣珊瑚礁群落豐富,主要以墾丁、綠島、蘭嶼等海域為主。然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IUCN Red List)指出,台灣目前已有107種珊瑚列入受威脅物種名單。

珊瑚適合生長在18℃至30℃水溫中,但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導致海水升溫及海洋酸化。若持續高於30℃,珊瑚承受的「熱壓力」指數不但會增加,甚至面臨嚴重白化、最終死亡。「一旦海水升溫超過攝氏2度,99%的珊瑚都會滅絕!」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語重心長地說。 

圖/此次展覽,增設「珊瑚復育體驗區」邀請民眾認養、實際動手培育珊瑚苗。易淳敏攝

珊瑚復育半路出家,台達誓言3年復育萬株

談及復育珊瑚,台達其實也是半路出家。張楊乾分享,「2020年,員工到後壁湖潛水,拍到一張珊瑚白化的照片,很難過。」也是這張照片讓台達基金會踏上珊瑚研究之路。

根據聯合國《珊瑚礁復育指引報告》,珊瑚復育是國際認可調適珊瑚白化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全球至少有56個國家啟動珊瑚復育計畫。張楊乾說,研究後發現台達的職能和技術,能夠加速珊瑚生長,決定跳進來做。台達除了在企業永續策略納入生物多樣性,也誓言3年復育萬株珊瑚。 

2020年起,台達攜手海科館、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館及民間保育團隊,招募60位海洋志工,投入東北角珊瑚復育工作。台達端出自家強項,利用植物工廠的LED設備及自動化技術,量身打造最適合珊瑚生長的照光光譜,21天珊瑚就能長高0.6公分,比起一年只長6公分的普通情境,快上不少。此外,透過環境自動控制系統,培育耐熱珊瑚種苗,以應對氣候變遷。 

海科館館長陳素芬表示,透過台達的養殖燈具與控制系統,完善珊瑚養殖環境,一年內成功復育1203株。首批成長狀況良好的千株珊瑚,已在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移植到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由海洋志工隊放入海底,以實際行動響應生態復育。 

圖/台達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投身珊瑚復育工作,甚至考取潛水執照,甘願「下海」。易淳敏攝

張楊乾說明,海洋志工隊有部分是台達公司內部培訓,工作範圍涵蓋岸上復育及潛水監測等,一開始並未限定要有潛水證照。不過,復育工作愈做水愈深,就連張楊乾也甘願「下海」,取得潛水執照。通過潛水執照與國際珊瑚礁監測網絡CoralNet的志工,除了借助AI自動辨識珊瑚種類,定期下海拍攝、監測珊瑚棲地的健康程度,與珊瑚苗成長狀態,還得定期替珊瑚「刷藻」,以人工清除珊瑚覆蓋藻類。 

去年,聯合國第27屆氣候變遷大會(COP27),台達首次申請舉辦「動倡議區座談(Action Hub)」,在大會生物多樣性日(Bio Diversity)發表復育珊瑚的成果,成為台灣唯一一家通過資格審核的團體。今年11月底即將到來的COP28,台達又會有哪些規劃,值得期待。

地球.脈動中 – 生態與藝術特展
日期:2023 年 4 月 21 日起至 10 月 10 日(每週一休館)
地點:海科館主題館 1F 第一特展廳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