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3 |
「負電價」現象在歐洲變得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在夏季的時候。但負電價是什麼?為什麼歐洲常會出現負電價的狀況?
近來,歐洲部分地區的電力價格跌破零。4日,德國出現了負電價。接下來,歐洲其他國家像是丹麥、荷蘭等,預計也會有電價跌破零的情況。
為什麼歐洲會頻繁出現負電價情況?
由於歐洲家庭鮮少裝設冷氣設備,再加上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產生大量電力、超過市場需求且無法儲存供日後使用。在這種情況下,相關廠商可能會提供負價格,來鼓勵消費者接收過剩的電力,以避免儲能系統超載。
近來,在克羅地亞,由於太陽能和風能的高發電,電價甚至出現了負價格。同樣的情況也在奧地利、荷蘭、匈牙利、德國和斯洛文尼亞等國的市場上出現,這些國家的電價也跌破零。
當市場上電力供應過剩、需求沒有明顯轉變,通常會發生負價格。《衛報》報導指出,負電價情況多發生在中歐、西北歐等地,主要這些地區有大量的太陽能發電,由於春季融水過多,芬蘭經歷了水力發電供應過剩,也導致了當地出現負電價的情況。
然而,在去年冬天歐洲正經歷嚴重的能源短缺。對此,芬蘭電力商提到,「去年冬天,大家都在談論該從哪裡獲得更多的電力。但現在我們正在努力思考如何限制生產電力,我們已經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
未來負電價會愈來愈頻繁?
《Power Technology》報導指出,歐盟預計在2030年,要達到有42.5%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標,歐洲競相安裝更多可再生能源的相關設施,像是太陽能面板等,來減少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
這也使得歐洲電價跌破零的情況變得愈來愈普遍。未來,如何建立更靈活的市場機制,這些都將成為未來可再生能源提升後的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