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與《遠見》雜誌今天攜手開課,一同拆解全球最新興的ESG永續風潮。當場台大校長管中閔分享,台大已用此概念,協助有海平面上升危機的邦交國吐瓦魯尋解方。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則指貧富不均能從中找答案。
11月12日,在台大管理學院一號館,「臺大.遠見 ESG企業永續領袖講堂」以冠蓋雲集的產官學論壇揭開序幕。
登場的第一場論壇主題為「接軌國際永續投資」,由《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主持,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以及台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與談,帶來精闢見解與分享。
日前已宣布不競選連任的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作為主辦單位,其開場致詞便表示,2017年參與遴選時,他就把永續校園作為治理承諾。
管中閔:台大協助解決吐瓦魯「亡國」危機
「永續是世界上公認的核心價值,現在台灣也受到認可,」管中閔認為,作為學術單位,台大可從教學、研究、傳遞資訊著手,他也分享台大從校園走進原鄉、農場,甚至跨越疆界,協助南太平洋邦交國吐瓦魯(Tuvalu),一個四面環海、人口僅萬餘人的島國,克服水資源缺乏、海平面上升的氣候暖化難題的成果。
管中閔強調,永續核心價值,大家共同來參與就有動能。
高希均:台灣仍不夠開放
「開放台灣,我們還不夠,要不斷地努力,努力走出台灣。」《遠見》創辦人高希均則以近年來每兩年就出版、集結成的《開放台灣》《文明台灣》《進步台灣》系列,期許台灣能走向開放,真正踏上國際舞台。他勉勵在場領袖,要擁有四個學養: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世界觀,來應對當下緊迫解決的短期難題,以及發揮遠見的智識,提早部署解決長期問題。
進入到論壇正題,楊瑪利引言表示,2019年美國的企業家圓桌峰會提出共同宣言,以前大企業最服膺的是股東利益至上主義(shareholderism),但今後將轉向利害關係人主義(stakeholderism),也就是說,企業不只要照顧所有的股東,更要照顧所有的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客戶、供應鏈等。相關思潮已將代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ESG」,一躍成為全球企業界的共通關鍵字。
此外,很多大型基金、外資已將ESG等列為重要投資把關指標,ESG作得好的企業,有助於贏得更多外資及退休基金的長期投資;作不好則可能被投資人厭棄、在供應鏈中無法拿到訂單,甚至可能無法取得銀行融資。
而台灣的金融機構亦認知氣候變遷是必須面對的風險,並協助投資、授信的客戶一起轉型面對,帶動ESG整體發展。
黃天牧:ESG應該是由下而上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於2020年甫上任迄今就力推ESG,領導金管會陸續公布「綠色金融行動2.0政策」「公司治理3.0」的永續發展藍圖,透過金融機制引導企業及投資人重視ESG議題。然而,黃天牧認為,ESG不應該是靠Top down(由上而下),而是(bottom up)(由下而上),才能發揮效益。
關於實踐ESG理由,黃天牧指出三點理由。第一,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是外交孤立的,但因為「永續」是可以追求的普世價值,如果台灣成為模範生,就可以在國際上交很多朋友。
第二,解決貧富不均,由於低利率造成生計困難,科技進步替代人力造成失業,都需要多邊國家機器來共同解決。黃天牧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和各國溝通治理議題的最大公約數,就是「永續」跟「包容」,為此台灣金融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也是他上任以來的自我期許。
第三,黃天牧提醒,「永續」對金融業絕對是風險,也是機會,但如何應對這個命題,就考驗其競爭力。如果不能因應得當,就成為風險;但若能,不只改變形象,改變經營策略,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就能凸顯競爭力。
金管會新令:企業永續報告要擴大第三方驗證範圍
至於如何持續落實,黃天牧說,11月11日金管會頒布新函令,表示明年起,所有上市櫃及公開發行公司,必須在公開發行公司年報中揭露ESG相關更具體量化的資訊,以及將配合國際發展趨勢修改名稱為永續報告書(Sustainability Report or ESG Report)外,並擴大應取得第三方驗證之範圍。
「不能只是自己寫寫而已」。而金管會接下來幾年也會推動評鑑,以鼓勵、提供誘因方式鼓勵大家徹底落實。
玉山銀力行ESG多年
而玉山銀行居領頭地位,積極攜手顧客及外部夥伴擴大影響力,截至2020年底承作赤道原則融資案件數、綠色債券的發行檔數及金額均為本國銀行最高,並積極推動永續連結貸款。
董座黃男州分享其多年來力行ESG的理念。他表示,企業是有機體,是為了解決社會面臨的問題,創造價值,這也是一開始從追求股東價值、解決貧富不均到氣候變遷的討論,都必須責無旁貸的理由。
就玉山銀行為例,目前的3兆台幣資產,就有2.6兆來自社會大眾的一筆筆存款,所以如何妥善運用,就是運用市場機制,引導大家把事情做好,就是最重要的責任。
其次,黃男州也指出,銀行若是在授信核貸業務上,沒有落實ESG,即便現在沒有發生問題,但5年後10年後一定會面對。
舉例來說,蘋果、微軟都已經公布其供應鏈必須碳中和的目標和願景,到時候,若企業沒有訂單,也會波及借錢給他們的銀行。
第三,社會大眾的信任。黃男州也強調,銀行的EPS(稅後純益,指獲利)和ESG是相輔相成的,玉山銀重視短期效率,但也重視長期願景,ESG成為最核心的思維。
胡星陽:年輕一代重視永續
長年研究公司治理的胡星陽,也從實務研究分享觀察。他表示,國內外已有不少調查顯示,投資人態度已有改變,不再只是追求報酬,而是注重公司治理的過程。而年輕世代對於永續和ESG的忠實程度相當高,此外,消費者、個人及機構投資人及品牌商,也共同驅動企業及供應商落實永續,例如國際大廠品牌廠Nike,長榮海運改變在歐洲船舶處理方式,都是從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出發。
「觀念上確實有很大改變,過去1、20年來的實證研究也指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不會造成公司利潤減少,因為在資本市場相對受到認同,股價會比較高,資金成本相對低。」胡星陽說,甚至講求CSR或ESG的企業,若是啟動併購,也比較能兼顧被併方權益,得到資本市場較高的認同度。
最後,胡星陽也勉勵企業領導人勇於接軌國際潮流,跟上永續腳步。他表示,目前還有改善的空間,企業要做的不是盲目追逐潮流或遵循主管機關的規定,而是具體去思考揭露資訊後的實質意義,例如高階主管的薪資等。
如此看來,台灣的ESG雖還在初步發展階段,有產官學界如此多專家積極探討背後精義,未來發展可期。
全球碳市場連結 台灣不缺席
第二場論壇由台大管理學院高階管理教育發展中心執行長蔡俊榮主持,邀請台灣水泥總經理李鐘培、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教授陳家麟,分別從企業界與學界,分享對台灣宣示2050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的看法。
陳家麟在《追求永續》一書中,談到綠色製造概念,企業可透過自建綠電、購買綠電,跟上國際能源轉型的腳步。
台泥日前宣示,未來10年的關鍵三大方向為水泥、能源、以及廢棄物處理。舉例來說,台泥2020年在花蓮和平廠設立台灣第一座開放生態循環工廠,成為亞洲傳產製造業的先行者;與工研院合作,長期投入碳捕捉技術研發,開創「碳循環 綠經濟」的未來,靠綠色治理,達到產業創新。台泥內部也已有一套碳定價機制,因應「碳有價」「碳交易」時代,超前布署。
正在英國格拉斯哥參加COP26氣候峰會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特地錄影分享最新進展。他表示,過去兩週,已看到森林、甲烷、婦女等多項議題有進展,而巴黎氣候協定第六條有關全球碳市場規則的談判,仍是焦點。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有一半市場採用碳稅,一半則是碳交易,「碳有價」已是最新的挑戰。林子倫表示,歐盟2023年開始,針對高耗能產品收取碳關稅,會逐漸滲透到各國市場,台灣的溫管法修正應該也會將相關議題納入討論,台灣在全球碳市場連結上不能缺席。
本屆大會也有許多國家談SDG7能源轉型,台灣地狹人稠,拓展更多再生能源是重要課題。包括儲能發展、智慧電網等領域交集,將是想像力的起點,帶來全新都市面貌,特斯拉供應鏈有高比例位於台灣,台灣在電動車產業應有相當高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