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像,一家公司一年消耗掉的寶特瓶數量,竟能高達400萬個嗎?面板大廠友達(2409)在2023年「CSR共榮大會」上,有感於塑膠對環境危害之大,宣示將開啟「減塑元年」,攜手供應鏈夥伴共同投入減塑行動。身為領頭羊,友達過去幾年做了哪些事?
「各位知不知道,地球上一年有多少物種消失?」友達董事長彭双浪上週出席「2023 CSR共榮大會」,一開場,先向台下眾人賣了個關子。
答案是:每20分鐘就有一個物種消失,相當於每年有超過2.6萬個物種走向滅絕。這個速度,是地球有生命以來的1000倍。
彭双浪分析,造成物種浩劫的原因,正和「塑膠」脫離不了關係。以友達為例,台灣公司一年的寶特瓶使用量,便高達200萬個,若將海外同仁納入計算,消耗量更倍增至400萬個。友達永續長古秀華也指出,目前塑膠回收比例僅有9%,凸顯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也因此,友達決議於今年正式開啟「減塑元年」,並喊出「2030塑膠中和」目標,期盼能攜手供應鏈夥伴,積極投入永續行動。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廢棄物利用率達八成以上,盼2030「塑膠中和」
儘管今年才正式訂定「減塑元年」,但事實上,友達在永續領域已布局多時。早在2008年起推動 「友達綠色承諾(AUO Green Solution)」,將綠色元素加入採購、製造、設計、回收等環節;2013年設立永續委員會(2021年更名ESG暨氣候委員會),並在2018年單獨設立永續總部及永續長職位。
古秀華分享,在友達的面板產製流程中,產品本身會使用膠框、導光板,生產過程會有用以盛裝原料的塑膠空桶、鋁箔包裝材(複合塑膠),運輸過程則會消耗產品的包材,處處可見塑膠的影子。
他們怎麼將「限塑」、「減塑」落實到生產環節?首先,在量體最大的運輸包材部分,其實自2008年起就開始推動循環使用,目前回收率已達到九成以上;而在中間製造環節,包括產生手套、偏光片、打包袋等廢棄物,過往混在一起丟棄,便會產生浪費,但如今仔細分類後,有助將廢棄物再利用率提升至八成以上。古秀華也分享,透過減少使用一次性原料,友達在2021至2023年累計減少541公噸的包材,約等同47萬名台灣人每日垃圾量,相當可觀。
儘管目前回收率已高達八、九成以上,但最後這一哩路最為困難,因為所剩的各類廢棄物又多又雜,在回收分類上更加費工。也因此,本次提出的「塑膠中和」,並非指日後完全不使用塑膠,而是要讓塑料「使用量」和「回收再利用量」達到平衡狀態,甚至仰賴上游包含玻璃、背光板、化學品製造等供應鏈夥伴共同落實。
另個不容忽視的層面,則是員工在日常生活的塑膠使用量。因此,包括使用回收寶特瓶替員工製作運動衫、號召同仁淨灘、甚至邀請同仁以回收寶特瓶製作海廢藝術品等,也是友達近年積極推廣的方向。
發覺綠色商機,化廢棄物為新產品
推廣永續除了是提升企業形象的一環,隨著市場對綠色商品需求增加,對友達來說,更是一門新商機。
古秀華舉例,友達位於新竹北浦、佔地30公頃的教育訓練中心麻布山林,每年需修剪的樹葉枯枝量相當可觀,無形中也增加碳排及處理成本。如今他們找上社會企業「木酢達人」合作,透過窯燒,形成木炭及木酢液,後者可製作成盥洗用品、清潔液、防蚊液等,目前已是員工日常使用的用品,甚至還能進一步作為伴手禮,以自有品牌銷售。
另一方面,友達旗下子公司友達宇沛、友達數位科技,則分別專注於替企業做碳盤查、碳管理平台,以及透過AI技術,協助企業改善製程與效率,進而達到節能減碳效果。兩者皆是將永續行動化作商機的例子。
友達作為先行者,古秀華也期許,未來藉由輔導、舉辦獎項,能鼓勵供應商一同加入行列。「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過去我們在談的都是怎麼把家裡前面的雪掃乾淨,可是現在我們是生命共同體,」彭双浪也說,「氣候變遷已經造成全世界的問題,別人瓦上的霜,我們也得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