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萬富翁製造機」「台股股王」「IC設計產業龍頭」都是聯發科技的封號,這家公司,現在不再躲在竹科玻璃帷幕大樓裡,開始對社會、對教育用心。
三年前的一個寒日上午,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的哥哥蔡明仁,在交通大學演講廳裡,端坐在台下聽弟弟演講。
蔡明仁難得從高雄家鄉北上,與其他100名高中老師,一起參加「聯發科技高中教師IC科技營」。
蔡明仁在高雄中學教物理多年,最近剛退休。他不少優秀學生,都進了台、清、交、成大讀理工,到竹科上班的更是數不清。儘管如此,他卻極少與有「IC設計教父」產業稱號的弟弟,在公開場合共同聚首。
這段軼聞,低調的蔡明介卻從未在公司裡提過。
過去製造神話.現在落實凡間
針對全省高中教師舉辦的這個營隊,每次辦三天、每年有300名老師參加。
一個高中的理化老師,可能不瞭解如何向學生解釋何謂「非揮發性記憶體」。聯發科希望,啟發了老師,等同將科技新知與動態、甚至是對科學園區的認知,及早教給了高中生。
成立十年來,聯發科給社會的印象,是「富翁製造機」「台灣IC設計產業龍頭」,隔離在一塵不染、竹科的玻璃帷幕大樓中,不是一般人碰觸得到的。
去年度,1500位聯發科員工,每人平均可以領到600萬的分紅,再次成為台灣上市上櫃企業之冠。網路上的故事是,到聯發科服國防役「退伍即退休」、基層行政人員賣了股票買了棟億萬豪宅,聯發科神話一再流傳。
不過,蔡明介領著聯發科,近三年來開始貼近台灣社會,正慢慢改變企業形象。
過去設計晶片.現在緊握弱勢
聯發科去年公益捐款3900萬,與聯家軍大哥聯電的4078萬相近,排行上市公司第22名。
三年前,蔡明介第一次帶著員工,到新竹仁愛啟智中心當志工,場面冷清,加計工作人員,偌大聯發科竟僅十人出席。
但蔡明介不灰心,從第二年起,他親寫電子郵件,勸導員工帶著眷屬一起行善,結果2005年聯發科志工日來了200多人,幫助啟智中心整理環境,有的趴在地上貼地磚,還有的挽起袖子、滿手黃泥移植盆栽。
他們的手,一直是拿來設計奈米級的微小晶片,現在卻緊緊握著弱勢啟智院生。
過去公司治理.現在深化產學
「把公司運作得好,就是達到最基本的社會責任了,」聯發科財務長兼發言人喻銘鐸說,聯發科現在「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要把正面影響力擴散出去。
早從2000年開始,蔡明介就選了最冷門、最沒有曝光度的教育議題,成立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喻銘鐸說,贊助藝文活動,很快就能博得媒體版面,但聯發科卻只想要在教育上,慢慢地「做多、做深」。
這些年,蔡明介除了辦高中老師科技營隊,還與台大、交大兩所學校的電機學院,編五年總預算2億,成立聯發科無線通訊實驗室,成為台灣產學合作典範。
「老闆從來不會想捐大樓!」兼任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的喻銘鐸說,直接灑錢是最簡單的,但是要如何「差異化」就不容易了。以冠名方式進行產學合作、聯發科給方向,兩校實驗室近年在世界半導體研究最高殿堂、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ISSCC)會議上,超日趕美,陸續通過十多篇論文。一直以來,不論產學,台灣一篇論文都沒能在ISSCC上發表。
「他是永遠領先一步的人,」交大校長吳重雨觀察,蔡明介做公益,與研發晶片一樣,永遠要比別人快,作法時時創新。
蔡明介曾對吳重雨分析,好學生都進了園區賺股票,十年後誰來教書?
針對出國留學、在台攻讀博士班學生比例愈來愈低,所以從2002年開始,聯發科迄今總共贊助了5名博士生出國念書,還有17名台灣土博士,每個月可以拿到5萬元津貼。
到了2005年,教育部也開始大規模鼓勵學生出國進修,蔡明介立即調整,轉向提供獎學金給外國學生來台做電機研究。特別的是,支持這些學生,卻不要求他們在畢業後要到聯發科,只要願意留在台灣產學界,縱使是對手,都不過問。
「只要是最優秀的人,我們都無條件支持,」喻銘鐸說。
這就是蔡明介的王道。不論經營理念、行社會責任,他只讓精英中的精英上車,因為找對人,才是一切正向循環的源頭。
聯發科技
成立時間:1997年
員工數:1500人
CSR具體實踐
• 產學合作,與大學一起培育精英半導體人才。
• 每年固定舉辦志工日,並與清大盲友會合作,鼓勵員工響應盲人自然學科教科書有聲書的錄製工作。
• 基金會贊助,鼓勵員工擔任科博館導覽志工,並參與家扶學童認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