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透過提升「醫務社工」社會能見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南山人壽提供
南山人壽投入逾5.4億元,協助逾4.6萬名弱勢民眾。透過醫療補助、醫務社工支持與志工行動,不僅提升「醫務社工」社會能見度,也實踐保險本業初衷,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在醫院中,非醫務的工作往往是醫務社工一肩扛起,他們在第一線辛苦服務病患,卻往往被忽視!」
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指出,南山在發放經濟弱勢醫療補助時,常透過醫務社工居間聯繫,發現他們不僅是病患與醫護的橋梁,也是與連結各種社會資源的關鍵網絡。
南山人壽從2013年7月起推動「南山醫療照護計畫」,至今已投入超過5.4億元,協助經濟弱勢族群超過4.6萬人次。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推動弱勢醫療計畫,填補失落拼圖
「很多經濟弱勢者連基本保險都沒有,稱得上是一塊失落的拼圖,我們希望能補上這個缺口,」42歲、接掌南山董座近三年的尹崇堯強調,保險本身就是社會安全網的一部分,但卻無法涵蓋整個社會所需的保障,因此南山發起醫療補助計畫,即使不是保戶也一起照顧。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社會服務室主任李庚恕回憶,剛開始醫院接到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打來的電話,感到很驚喜。「對於我們一直在找錢的社工師來講,會覺得很意外。通常都是我們去找人家要錢,怎麼會有人主動打電話問我們?對我們的病人來講,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她解釋,很多老人家因為沒錢不敢看病,一直在家裡面忍耐,像她之前去看一個長輩,還一直在吃十年前的藥,看了很心疼。
而像李庚恕這樣的醫務社工,全台灣大約有2500人,相比歐美、日本與新加坡每百床病人可至少配置四位醫務社工,但台灣醫學中心是每百床配置一位社工,醫務社工的辛苦可見一斑。
尹崇堯觀察,疫情期間,多數醫護人員獲得關注與尊敬,但是同樣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下的醫務社工,不僅沒被看見,職場保障也相對較不足。因此,南山人壽與「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合作,不僅為醫務社工提供保險保障,內容涵蓋壽險、醫療險與意外險,更於疫情期間支持醫務社工保險與身心關懷方案。
2017年,南山人壽進一步創設「南山醫務社工獎」,期待肯定並提高醫務社工的地位。尹崇堯表示,醫務社工的工作範圍五花八門,從器官捐贈、家暴安置、街友關懷,到推動長照與學校的跨界合作,足見醫務社工角色的多樣性與關鍵性,服務觸角已走出醫院,延伸至各場域。
文章未完
詳細內容請見遠見雜誌2025年5月號 :遠見ESG公益推動組首獎》串起醫療與關懷,南山人壽編織永續照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