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逐漸沉沒水中。這並非災難電影情節,而是太過真實的紀錄片。《遠見》與三立集團攜手推出氣候倡議,希望能喚起更多理解與實際行動。
我們正在沉沒,其他人也是(We are sinking, but so is everyone else.),」吐瓦魯外交部長柯飛(Simon Kofe)在今年格拉斯哥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的演講畫面,震撼世人。
影片中的柯飛,一身西裝筆挺,背景是湛藍海景,然而,當鏡頭拉遠,才發現他站在海水之中、水深及膝。他以最直接的影像,傳遞言簡意賅的訊號:氣候變遷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已在淹沒他的家園。這座太平洋島國的人民,著實就是「海岸第一線」,每天活在氣候變遷災難的現實中。
此景重重敲醒世人對於氣候災難的迫切感,也點出「氣候遷移」(climate mobility)議題。海平面上升已迫使人們被迫離開家園、國家喪失國土。
吐瓦魯絕對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另一座島國、帛琉,總統惠恕仁(Surangel Whipps Jr.)也在COP26會議疾呼全球重視海平面上升危機。聯合國與國際移民組織曾估計,到2050年全球恐將有5000萬至2億人,因氣候變遷相關衝擊而失去家園。
同為海島國家,探討海平面上升對台灣衝擊的聲浪,始終未停歇。近年更被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點名,提出「台北車站2030年會被淹沒」等預測。
儘管國內許多本土科研計畫對此推估,多持保留態度,認為研究方法不夠嚴謹、忽略相關在地作為,無法忠實反映現況。但可確定的是,加快各項減緩與調適作為,朝向2050淨零碳排,已是全島共識。
紀錄片驚悚呈現,全美首批氣候難民
呼應總統蔡英文今年正式宣示2050淨零碳排願景,《遠見》與三立集團首度攜手推出氣候倡議,結合跨媒體之力,以影像、專題報導,觸動更多國人理解氣候議題並跨出行動。
歷經超過10個月籌備,2021年7月,三立集團由〈消失的國界〉派出團隊遠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查爾斯島(Isle de Jean Charles),第一手記錄查爾斯島遭受海水侵蝕的現象,採訪當地居民,製作紀錄片《2030沉沒倒數》,11月28日於三立電視台〈消失的國界〉首播。
查爾斯島位在美國中南部,緊鄰墨西哥灣,因海平面上升,過去全島面積89平方公里,如今不到2平方公里,九成土地面積已被海水淹沒。島上曾有的300戶居民,目前僅存20戶左右,許多人為了生計而搬遷外地,儼然是氣候變遷下的受災者,《紐約時報》稱「全美首批氣候難民」。
《2030沉沒倒數》影片開場,是一條細長的道路,那是查爾斯島往返路易斯安那州陸地的唯一通道,道路兩旁用石塊堆積,要防止海水灌進堤防,但成效十分有限。
一旦洪水或海水暴漲淹沒路面,查爾斯島的居民便只能搭船外出。「沒有人想搬離家鄉,這是我們祖先住過的土地,」影片中的查爾斯島居民語氣落寞。
查爾斯島的故事,帶給台灣哪些警訊?
前往當地採訪的紀錄片導演彭光偉透露,出發前研究過資料,知道部分居民依然堅決不願搬遷,當地有許多原住民,強調查爾斯島是祖靈所在地、自己從小居住的家。然而,抵達當地,親身與居民訪談後,「許多人最後態度還是軟化,當人與大自然衝突,人還是不得不妥協,」這令他感觸良多。
儘管美國政府已通過4800萬美元預算協助居民搬遷,還在內陸找到一塊土地,為查爾斯島居民重建家園。只是,重建計畫進度緩慢。若按照表定時程,2022年就要結案,目前卻才剛動工蓋第一批房子。
據彭光偉了解,大概有近百間房子要蓋,「不只住家,整體重建計畫中還有商店、提供其他生活機能的建設等,」他說,但興建進度嚴重落後。
彭光偉觀察,查爾斯島的搬遷計畫,在當地討論至少歷經10年,從說服居民遷離的溝通,到政策規劃與實際執行,還有重建經費哪裡來、又該搬去哪兒,每一步都是龐雜繁複的流程,至今仍無法稱為氣候遷移的成功案例。不禁令他反思,以查爾斯島為例,台灣是否能從中學到哪些借鏡?
11月22日《遠見》與三立合作舉辦《2030沉沒倒數》首映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當場宣示,政府要提出「綠色成長戰略」,兼顧環境正義、公正轉型、社會包容,共同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從吐瓦魯、到查爾斯島,這些土地上的人們,他們的真實人生故事在在警醒世人,面對氣候變遷,不能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