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種電,屋下種田」的農電共生模式,在國外已有多年成功經驗,也是我國光電發展配套推行的重點。開陽集團推動農電共生多年,如何一次解決綠能發電、農地永續利用與青農就業的三大問題?
- 開陽目前擁有150座營農型太陽能農棚,裝置容量達51.43MW,種植20多種農作物的經驗
- 農電共生關鍵在依植物的光飽和點,來選擇適合的農作物
- 開陽建置首座太陽能綠色循環處理廠,以製肥生物技術打造循環經濟
- 農電共生解決農業發展長期問題,包含農業人口老化、農地休耕、農地閒置、青農就業等
台灣近幾年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太陽能光電裝置容量因此成長快速,其中,有不少太陽能電光電場是建在農業用地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2015年,開始推動農電共生時,光電的裝置容量僅884MW(千瓩),截至今年3月,裝置容量已達8045MW,成長超過九倍。
曙光計畫建立農電共生樣板
為此,台灣光電業者早已向義大利、日本等,在農電共生有多年發展經驗的國家取經,要透過「一地兩用」,以實際行動擺脫「真種電、假種田」的爭議,讓光電發展與農業並行不悖。
而為了讓農電共生有「效法」的樣板,去年底,經濟部選定嘉義台糖大林糖廠,推動名為「曙光計畫」的農電共生示範園區正式動工,規劃1.5MW的案場,預計今年底前完成,希望透過先行試驗,證明農電共生對農作物沒有影響。
目前擔任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理事長的開陽集團董事長蔡宗融表示,在政府支持光電發展的大環境下,借助國外光電「營農型」農電共生的經驗,打造可學習的成功模式,是光電發展與農業永續兩全其美的辦法。
屋頂種電、屋下種香菇
國內閒置、可作光電利用的公有土地,以雲林縣及彰化縣兩縣分居一、二,潛在裝置容量各有約950MW及550MW,也是光電業者推動農電共生的重要地區。
《遠見》記者到開陽一座位在雲林麥寮的太陽能光電場中,可看到屋頂種電、棚下種香菇的農電共生營運模式。根據規定,營農型農地的遮蔽率為40%、非營農型農地遮蔽率為70%,因此,業者還在周遭空閒的土地,以放養的方式,飼養高經濟價值的白弱青穀烏雞,一顆蛋市價25元,讓農地的使用價值與農作收益再增值。
開陽國際生技副總經理黃正賢指出,2018年引入日本香菇環控多層架的太空包種植,建立可全年生產的香菇農場,不僅產量增加四倍,土地面積也省七倍,與台灣傳統一年一收、夏天高溫無法種植的狀況相比,大幅提高經濟效益。
目前,香菇一年就有10噸的產量,賣到市場上約有1200萬營收,香菇甚至賣到台塑集團(台塑環保科),在統一超商上架販售。
蔡宗融表示,自2013年建置第一座太陽能農棚,就著手太陽光電與農業結合。他更拿出研究資料表示,考量規定的太陽能板遮蔽率不能超過40%,依植物的光飽和點,來選擇適合的農作物,才是農電共生能成功的關鍵。
在透光率60%條件下生長狀況良好的農作,包括大黃瓜、小黃瓜、青椒、芹菜、空心菜、青江菜、釋迦、神祕果、玉女番茄、玉米、菠菜、茼蒿、蘿蔓等。
2018年,把綠色循環經濟的想法放進來,就建置第一座太陽能綠色循環處理廠,以製肥生物技術,把廢棄的太空包、廢菇包及禽畜糞便等,經發酵機滅菌,製作成有機肥料或再製為太空包,沒有環境汙染,真正做到循環經濟。
開陽目前擁有150座營農型太陽能農棚,裝置容量達51.43MW,有種植20多種農作物的經驗。蔡宗融認為,太陽能發電加上農耕,是可以互補的,絕對有成功機會。
農電共生示範園區年底上路
開陽集團推動農電共生幾年來,屋頂種電滿足綠電發展的需求,陽屋下種田,也解決農業發展長期以來的問題,像是農業人口老化、農地不得不休耕、農地閒置等。另外,更與虎尾科大產學合作,學生一週來農電場上班三天,解決青農就業的問題。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認為,日本福島在災後十年,積極發展太陽能光電有成,台灣條件好、一年有1300小時的日照,前景更為看好。
目前,曙光計畫的農電共生示範園區,採用追日型的發電系統,比一般固定式的發電效益更高,太陽能板柱間距7米、高度高於4.5米,這樣的設計讓耕地日照均勻,不會有照不到陽光的死角,又有足夠的空間使用機械耕作。
蔡宗融認為,能源自給率低落,是最大的國安危機,當前農電共生應該是中央有政策,地方來執行,企業去響應,建立產業穩固的發展模式。將土地活化,並導入科技應用,可以創造農地與能源同步再生的價值。
【開陽國際投資控股】
成立時間:2018年
董事長:蔡宗融
主力產品:太陽能電廠開發、太陽能工程承攬、太陽能投資與維運、儲能與綠電交易
●太陽能電廠總工程:606MW
●太陽能電廠建置:1000場以上
●光電農棚:140多座,裝置容量51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