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能源

ESG每週必讀》德國大選登場!馬斯克的另類盟友,將顛覆德國綠能盟主地位?

馬斯克跨海的助選,恐對即將到來的德國聯邦議院大選產生影響。示意圖。unsplash by Norbert Braun

|

德國聯邦議院大選即將在2月23日登場。獲得馬斯克跨海支持的「另類選擇黨」聲勢大漲。若勝選進入聯合內閣,將對德國能源政策帶來哪些影響?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即將登場。根據2月18日YouGov公布的民調,保守派的基民/基社盟(CDU/CSU)支持度27%,僅領先排名第二的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AfD)7%。

這場提前舉行的大選是因為現任總理蕭茲(Olaf Scholz)領導的聯合內閣在去年底內鬨,社會民主黨的蕭茲無法通過國會信任投票,德國國會遭到解散,只好把原定9月的大選提前到2月舉行。

目前民調領先的基民/基社聯盟,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可望成為新任總理。但他對再生能源的態度曖昧偏向反對,曾說「風力發電只是能源轉型的過度技術」,還曾經批評風機外型太醜,應該逐步淘汰。此外,他還表態將解除化石燃料鍋爐禁令,並調整氣候基金、取消相關補貼,引發外界爭議德國可能喪失歐盟的綠能盟主地位。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不過,先別擔憂梅爾茨,對綠色能源採取更激進反對立場的,是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而這個政黨竟獲得大西洋另一頭、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的支持。

馬斯克助選,德國另類選擇黨聲勢高漲

在美國大選中,一路把川普送進白宮的馬斯克,在川普重返執政後得到重用,沒想到在此次德國大選也扮演活躍角色。

他痛批立場中間偏左的德國現任總理蕭茲是「傻子」,並在與另類選擇黨黨魁魏德爾(Alice Weidel)直播對談時催票,「你們務必要投票支持變革,這就是我大力推薦大家投票給另類選擇黨的原因。各位!一起為德國偉大的未來奮鬥!」

馬斯克替德國另類選擇黨催票。示意圖。X by @ElonMuskOde

法新社指出,正當柏林主流政界對新上任的美國川普政府感到惶惶不安時,另類選擇黨卻為這個反移民、反風力發電、反性別政治和所有涉及「覺醒文化」的盟友振臂歡呼。

即便德國媒體多對這場對談嗤之以鼻,但卡塞大學(Kassel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施若德(Wolfgang Schroeder)卻認為,馬斯克此舉會帶來動員效果,並使另類選擇黨形象加分。

在愈來愈多年輕人支持下,另類選擇黨在這場大選中「坐二望一」。倘若該黨進入聯合內閣,對能源政策具有主導權,會帶來哪些影響?

AfD把綠能視為公敵,凝聚選民支持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認識另類選擇黨的崛起過程。該黨幾乎在所有政策領域都採取對抗立場,如在俄烏戰爭上呼籲和談,而非軍援烏克蘭;移民問題上,主張加強邊境管制,而非引進技術勞工。《德國之聲》(DW)指出,最重要的是,該黨塑造自己成為政府能源與氣候政策的激烈反對者。

這個策略顯然奏效,也使另類選擇黨民調節節高升。黨魁魏德爾把德國政府住宅供暖系統由再生能源發電的計劃稱之為「供暖大屠殺」,更表示「無法負擔(再生能源電費)的人,將不得不賣掉房子」,聽在無力負擔愈來愈貴暖氣費用的德國民眾耳裡,自然十分動聽。

圖/AfD領袖魏德爾,宣稱由再生能源發電的住宅供暖系統計畫是「供暖大屠殺」。示意圖。X by @harrisonll00

因此,另類選擇黨對支持再生能源等環保政策的綠黨,特別是目前在聯合內閣擔任外長的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經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社群媒體上發動鋪天蓋地的攻擊,把他們描繪為「全民公敵」,而且策略明顯奏效。

德國民主與公民社會研究所(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Civil Society)研究員李希特(Christoph Richter)觀察,另類選擇黨對氣候變遷保護措施的否定程度,超越許多歐洲極右派政黨,「該黨懷疑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遷的基本科學結論,並認為相對應的氣候調適毫無意義。」

可以看到,另類選擇黨瞄準的是民眾最有疑慮和恐懼的領域,像是他們就積極參與地方反對風力發電運動,」李希特指出。

退《巴黎協定》,恐拆「恥辱風車」

在此背景下,另類選擇黨的氣候立場非常直白:支持化石燃料與核能,反對風力發電。

路透社指出,另類選擇黨主張繼續使用天然氣、石油供暖系統和硬煤發電站,並希望延續國內褐煤開採,撤銷終止核能發電的決定,原因是目前執政聯盟的再生能源轉型,全由意識形態主導,並依賴國家補貼,將導致貧困、去工業化,並加深德國的進口依賴。

因此,另類選擇黨希望跟進川普,率領德國退出《巴黎協定》、削減能源稅,並重啟經由波羅的海通往俄羅斯的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管道。

相較之下,另類選擇黨對再生能源的態度極不友善。魏德爾就曾抨擊,「當風不吹、太陽不照時,再生能源根本就行不通。」因此,她誓言要拆除所有德國的「恥辱風車」,但在專家眼裡,她的計劃並不切實際。

圖/德威爾曾誓言要將德國所有風力發電機拆除。示意圖。X by @JohannesFehr

學界:另類選擇黨政策不切實際

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能源專家席爾(Wolf-Peter Schill)強調,恢復核能在德國既不合理,也無幫助,更不具經濟效益。

「這些反應堆已經被拆除到無法簡單重新啟動的程度。」席爾認為,建設新的核電站耗時太長,儘管核能發電屬於低碳能源,但卻對於實現氣候減碳目標毫無幫助。

《德國之聲》分析,拆除德國目前正在運行中的3萬座風力發電渦輪機,將使德國付出昂貴的退役、徵收、補償費用,還得計算彌補能源短缺的相關成本,德國將不得不增加電力進口,進一步推高企業和消費者的電價。

即便魏德爾一再聲稱「再生能源正在拖垮德國」,但政府數據卻證明事實恰好相反。根據聯邦能源監管機構1月初公布數據,2024年德國59%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高於2023年的56%,其中超過一半來自風電。

席爾認為,目前的聯合內閣政府,在過去兩年內推動「簡化並加速」風電和太陽能設備許可確實奏效,可能讓德國在2030年就達到陸上風電裝機容量達115GW的目標。隨著大型、先進的風力渦輪機逐漸取代老舊發電站,或許風電在德國能源供應占比可達八成。

圖/德國幾年前建立世界首台內建水力發電電池的風力渦輪機。X by @Greenpeace

風電成本比核電、化石燃料更低

隨著風電普及,德國能源價格可望進一步降低。根據弗勞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研究,太陽能和風電成本每千瓦時約0.225~0.41歐元,而天然氣、煤炭、核電成本範圍是每千瓦時0.109至0.49歐元,其中尤以核能最為昂貴。

德國能源和水務行業協會主席安德雷(Kerstin Andreae)在1月中的聲明中表示,「風電不但是氣候調適手段,還透過創造就業、促進投資為經濟穩定帶來貢獻。」

這樣的觀點,能否持續成為德國政府施政的主軸,與2月23日的德國聯邦議院大選息息相關,不只攸關歐洲在川普時代能否繼續成為綠能轉型的灘頭堡,也同樣值得深陷再生能源與核電發展抉擇的台灣深思。

延伸閱讀:法國核反應爐啟動,德國核電廠全關!歐洲核能多元宇宙一文搞懂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