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ESG國際快訊》日本爆發33年來最大野火!極端氣候惹的禍?

受極端氣候影響,日本多處爆發大規模野火肆虐。X by @GlobalWatchCGTN

|

▋日本爆發33年來最大野火!極端氣候惹的禍?
▋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最重要氣候研究機構
▋川普、馬斯克掀起大裁員潮,恐讓瀕危物種消失
▋中國新能源定價新模式出爐,不再完全依賴補貼
▋義大利核能大復活,兩年內完成重啟程序

日本爆發33年來最大野火!極端氣候惹的禍?

日本正與30多年來最嚴重的森林野火奮戰,已有超過1000人被迫撤離家園。根據日本消防廳(Fire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Agency),大火自2月26日開始燃燒,已在岩手縣大船渡市森林中蔓延約1200公頃。「我們仍在確認受影響區域的具體範圍,但這已是1992年北海道釧路大火以來的最大規模野火,」消防廳發言人表示。

目前日本當局已從全國各地調派1700名消防員進行滅火作業。日本NHK的空拍畫面也顯示,白色濃煙席捲整座山頭、遮蔽天空。根據大船渡市政府統計,當地警方發現一具被燒到焦黑的屍體,並有80多棟建築物受到損害。

不只岩手縣大船渡市遭遇火劫,山梨縣與岩手縣其他地區3月1日也傳出森林野火。日本政府統計,2023年全國發生約1300起野火,2至4月因空氣乾燥、風勢強勁而成為高峰期,儘管1970年代以來野火發生次數有所下降,但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仍不容小覷。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今年2月,岩手縣大船渡市降雨量只有2.5毫米,比1967年2月的史上最低紀錄4.4毫米紀錄更低。《衛報》(The Guardian)示警,2023年日本歷經有史以來最熱一年,且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加劇氣候危機,進一步提升野火發生風險。

川普裁員大刀,砍向美國最重要氣候研究機構

隸屬於美國商務部的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是美國最重要研究機構,但新任總統川普上台還不到兩個月,數百名員工就遭到解僱。被解僱的員工還是當天才透過電子郵件得知,直批「這是場錯誤!」民主黨羅德島州眾議員阿莫(Gabe Amo)抨擊,川普與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馬斯克正拿國家與公共安全做政治交易,NOAA成員不足,將帶來混亂。

NOAA前研究主任麥克林(Craig McLean)也指裁員「冷酷無情、侮辱性強,充滿報復意味,令人憤怒。這些魯莽且盲目的行為,將危害國家安全、科學發展與國際地位,『這不是我認識的美國!』」

此次裁員主要影響的是試用期員工,也就是新聘人員、剛調任、晉升職員,約占NOAA總人數10%。商務部是在2月27日下午向他們發送電子郵件,通知他們的職位在當日結束。一名員工向《衛報》(The Guardian)表示,大多數試用期員工其實已在NOAA工作逾十年,只是最近剛轉正職。

圖/川普上任後,對隸屬美國商務部的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進行人事調整,解雇數名員工。X by @NickKrasz_Wx

《衛報》認為,這次裁員不僅影響被解僱員工,也將損害一般美國人的利益,如需要NOAA提供極端天氣預測、氣候數據與永續漁業監管的美國公眾將受其害。民主黨馬里蘭州參議員范荷倫(Chris Van Hollen)致信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指控這次大裁員「完全非法」,另外也有超過2500名氣候科學家聯署,要求NOAA維持其資金與人員編制。

川普、馬斯克掀起大裁員潮,恐讓瀕危物種消失

美國川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在馬斯克領導下,已在科學機構解僱數千名員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政府資金挹注也宣告中止。表面上這省下大筆聯邦政府預算,但《衛報》指出,這讓不少物種都面臨絕種威脅,包括甲蟲與蜘蛛在內。

格萊斯頓(Nick Gladstone)是擁有近十年經驗的洞穴生物學家,在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擔任復育專家,守護德州中部15種受聯邦政府保護的瀕危洞穴及地下無脊椎動物,包括稀有甲蟲和蜘蛛,但他卻是該機構遭解僱的400名試用期員工之一。

「如果沒有人來接替我的職位,這些物種將多年無人看管。」格萊斯頓指出,這些物種的生存狀況,是該地愛德華茲含水層(Edwards Aquifer)地下生態系統完整性指標,而這個含水層是超過200萬名德州居民的唯一水源。

除了格萊斯頓,負責瀕危物種黑足雪貂(Black-footed Ferret)的復育專家也被川普政府解僱,而該物種的復育資金也遭到凍結。

圖/瀕危物種黑足雪貂的復育資金遭到凍結。示意圖。X by @qikipedia

他們兩人的情況並非個案。一位在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擔任生態審查效率提升的野生動物學家表示,他們部門大多數試用期員工都遭到解僱,他本人也是。而很多致力解決氣候危機、保障美國食品安全的科學家也因裁員而被迫停止工作。

美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Office of Special Counsel)裁定,川普政府對部份試用期員工解僱違法,要求恢復部份員工職位、補發薪資。該機構已將案件提交功績制度保護委員會(Merit Systems Protection Board),並請求暫緩45天執行裁員。

中國新能源定價新模式出爐,不再完全依賴補貼

中國政府宣布,自2026年起,風電、太陽能電價將透過「競爭性拍賣」確定,類似英國和其他國家採用的「差價合約」(CfD)模式,也就是發電商可為其發電獲得固定「敲定價格」(strike price),若市場電價低於敲定價格,政府將補貼發電商,填補差額;若市場電價高於敲定價格,發電商則需將超出部份返還政府。

這項新定價模式,將取代過去風電、太陽能與煤炭發電基準掛鉤的固定電價。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和國家能源局表示,此機制將能提供「合理且穩定的收入預期」,促進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推動中國能源轉型。

此政策調整的原因之一,是風電、太陽能發電建設成本大幅下降,引發市場對再生能源是否該繼續獲得和基礎建設密集型煤炭發電相同電價的討論。北京當局表示,固定電價機制無法反映市場供需狀況,也無法公平分配電力系統調節成本。加上2023年底中國出現再生能源棄電率上升狀況,促使政府重新評估政策,確保新能源能在市場得到更合理對待。

圖/中國政府宣布,新能源價格將透過「競爭性拍賣」確定。示意圖。X by @Kanthan2030

短期內,風電、太陽能開發商將因失去固定電價保障而受衝擊,並必須適應新的市場競爭機制。能源顧問公司Lantau Group資深經理余德偉(David Fisherman)表示,部份原計劃在2025下半年完工的項目,可能會被加速推進,趕在新政策實施前與舊有電價掛鉤,這可能導致2025年第二季裝機量暴增,第三季下滑。

長期看來,此變革將讓中國再生能源產業變得更創新與高效。智庫Ember高級能源分析師楊木易(Muyi Yang)指出,新規將促使新能源產業從「依賴補貼」轉向「創新驅動」,與中國近年來的「新質生產力」相符。

義大利核能大復活,兩年內完成重啟程序

義大利政府日前通過一項新法律,允許核能在該國重啟,距離1987年公投禁止該技術已過去38年。總理梅洛尼(Giorgina Meloni)稱該法是提升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一步。該法一旦經國會批准,政府將發布支持能源發展法令。能源部長弗拉特(Gilberto Fratin)指出,該國核能重啟程序將在2027年底完成。

政府官員表示,義大利和許多國家一樣,正考慮用先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發展核能技術,不只有助發電,還可推動工業部門脫碳化。倘若核能發電占比能提升到11%,到2050年,核能將幫助義大利節省17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5880億元)。

圖/義大利政府宣布核能重啟,總理梅洛尼稱該法是提升國家能源安全的關鍵。X by @visegrad24

該法案不僅確立核能發展的指導方針,也允許政府委託科學研究探索核能技術,並規定核電廠退役相關流程,此外還設立獨立監管機構監督能源產業安全運作。

義大利國有控股公營事業Enel可能會在核能領域發揮主導作用。該公司已在西班牙營運核電廠,而另一家義大利能源集團Eni,正參與美國核聚變研究投資。弗拉特表示,該國政府已和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法國電力集團(EDF)等企業磋商,探討合作建設先進核反應爐可能性。

延伸閱讀:乾旱野火逼近!看葡萄酒莊如何靠蚯蚓、再生有機農法扭轉氣候變遷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