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ESG每週必讀》AI也難預測櫻花季?極端氣候讓日本變成「兩季國家」

隨著極端氣候成為新常態,未來的日本可能只剩夏季和冬季。示意圖。ESG遠見編輯部製圖

|

在「AI武林盟主」黃仁勳推動下,在各層面導入AI儼然已成全民運動。但碰上不按牌理出牌的極端氣候,卻還是難以精準掌控櫻花季。面對這樣的未來,如果你要到日本賞櫻、賞楓,該怎麼辦?

時序邁入3月,以往在日本該是春光明媚的時節,但今年下起大雪,東京都廳更不斷發出大雪警報。各界原本擔心異常的天氣可能衝擊今年櫻花季,導致無花可賞,但近日上野、晴空塔周遭的櫻花卻已開始綻放。面對愈來愈不可測的極端氣候,該怎麼面對櫻花季?

一般而言,櫻花的開花時間從日本南部九州開始,最早可在3月起綻放,而北海道地區可能要等到5月才會迎來花季。

用群眾協作累積數據,提升預測準確度

為了提升預測準確性,一些機構開始利用群眾協作數據。例如,位在千葉縣的Weathernews公司,就依賴來自全國1萬名註冊用戶拍攝的櫻花花苞照片,這些照片透過公司的網站與App定期上傳。「沒有這套系統,我們無法準確預測櫻花的開花時間,」該公司發言人表示。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Weathernews從2004年開始,就推出「櫻花計畫」,邀請會員選擇一棵固定的櫻花樹,並定期回報花苞的成長情況。而Weathernews會根據花苞推算開花時間。如果花苞距離開花還有一個月,會小巧而緊實,十天後花苞頂端會約略轉為黃綠色,而後深綠色部份陸續顯現,當花苞頂端透出淡淡粉紅色時,表示再過一週便會盛開。

圖/櫻花花苞的生長過程。取自Wheathernews官網

該計畫迄今已累積逾200萬筆櫻花花苞數據,大幅提升精準度。此外,Weathernews也整合來自全日本1萬3000個氣象觀測站的天氣數據,這些觀測站的數量,是日本氣象廳的十倍之多。該公司員工還會定期致電全國700座公園,確認當地櫻花花苞生長情況。

隨著大數據、AI技術愈來愈成熟,很多機構也會運用數學模型、演算法來計算開花時間,如由精密設備製造商島津公司子公司營運的Otenki Japan,使用AI預測櫻花開花日期已行之有年。

透過58棵「標準櫻花樹」,精準掌控櫻花花期

而官方機構日本氣象廳雖在2010年停止櫻花預測,結束超過50年的官方預測服務,理由是其他機構已能提供足夠精確預測,但日本氣象廳仍負責宣布櫻花季的正式開始。

日本氣象廳透過全國58棵「標準櫻花樹」監測開花狀況。這些樹的確切位置多是機密,但東京的則已知是位在市中心的靖國神社。從3月初起,檢測人員每日前往「標準櫻花樹」進行觀察,當開花期臨近時,觀測頻率甚至會增加到每天兩次。

圖/位於東京靖國神社的標準櫻花樹。X by @norikae_next

日本變「兩季國家」,就連楓葉季也變得更難預測

但在極端氣候籠罩的現在,這些預測的準確性恐怕得打折扣。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 Times)以及三重大學氣象學家立花義裕等專家都示警,隨著極端氣候成為新常態,日本正逐步走向「兩季國家」,只剩下夏季、冬季,而春季、秋季將變得極為短暫,稍縱即逝。

這不只讓櫻花季變得難以捉摸,也會衝擊楓葉季。去年因為入冬較晚,北海道札幌的楓葉最佳觀賞期延後至11月13日,比往年晚了兩週多。

而在廣島宮島,當地政府則提醒民眾,期待色澤如火的楓葉可能不如過去鮮豔,因為很多楓樹在完全變色以前就落葉了。

原因在於,楓葉變色過程和氣溫密切相關。當氣溫降到20℃以下,負責光合作用的葉綠素會逐漸分解,葉片也會開始變色。當氣溫進一步降低至10℃以下,花青素會開始合成,使葉片變得更紅。

當櫻花季、楓葉季變得愈來愈難預測,首當其衝的就是觀光業,不僅夜間點燈活動需重新安排,遊客也需要考慮重訂機票。

圖/不只櫻花季,未來楓葉季也將變得更難預測。示意圖。unsplash by Tayawee Supan

農作物飽受衝擊,地瓜賣相、口感都變差

而觀光客到日本最喜歡品嘗的農作物,品質也可能變差。像是日本最大地瓜產地——茨城縣行方市的農協負責人栗山裕司就表示,因為夏季高溫持續,讓部份地瓜內部出現黑斑。「外觀雖然看不出異狀,只有切開後才會發現。這些地瓜雖然還能吃,但味道變差,可能影響品牌形象,」他無奈表示。

就算AI技術持續精進,但碰上不按牌理出牌的天氣,恐怕也會敗下陣來,唯一可確定的是四季分明的日本恐成追憶。

延伸閱讀:2025日本櫻花季預測來了!東京、大阪、京都開花日期一次看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