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從「洗腎魚」變身壽司主角!一條巴沙魚逆襲全球漁市

巴沙魚正打破誤解,成為餐桌上的新寵兒。示意圖。取自boconganhvietnam

|

你在火鍋店吃的「巴沙魚」,不只是便宜無刺的白肉魚,更悄悄成為氣候變遷下的新寵。原本備受汙染疑雲困擾,如今卻逆勢走紅,強勢進軍對品質最挑剔的日本市場。從被誤解到登上壽司餐桌,這條來自湄公河的魚,正改寫全球水產版圖。

不少人到火鍋店常吃的巴沙,是一種源自東南亞湄公河、泰國湄南河流域的淡水魚,因為口感軟嫩、無刺,且價格便宜,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儘管過去一度受到重金屬汙染、「吃了會洗腎」傳言困擾,但如今卻反而愈挫愈勇,受到氣候變遷影響,非但沒有消聲匿跡,還逆勢進軍日本壽司市場。

巴沙魚吃了要洗腎?專家闢謠

事實上,網路一直有傳言巴沙魚養殖在湄公河極度汙染水域,不但含有重金屬、氯酸鉀等其他有毒物質,還是在嚴重汙染的水域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快速成長。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黃之暘表示,巴沙魚較有可能養殖在湄公河比較乾淨的支流,引入相關水系、水源進行飼養,或是取水自附近的河泊等,主要養殖方式包括箱網養殖、魚塭等。

即便巴沙魚是耐汙性較高的魚種,業者在養殖過程中,用藥也在所難免,而且在自然環境中養殖,也有可能受到環境汙染。但黃之暘提醒,國人要留意的是,從養殖、生產製造、出口的過程中,是否有相關規範把關,而且巴沙魚常以魚片、魚排等形式進口,不是一整條魚,使消費者難以辨認。

對此,食藥署表示,任何水產品輸入台灣,都會抽檢重金屬、動物用藥、食品添加物。實際查詢近期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查詢,越南巴沙魚並無任何違規紀錄。

圖/巴沙魚較有可能養殖在湄公河比較乾淨的支流,引入相關水系、水源進行飼養。示意圖。Tho-Ge by pixabay

美國進口巴沙魚,去年比前年成長近三成

因此,網路傳言「巴沙魚因為受到汙染,而遭美國禁止進口」也不攻自破。根據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與檢驗署官網公告,若符合檢驗標準,越南可合法出口鯰魚(註:巴沙魚即為該署認定的一種鯰魚)在內的水產到美國。光是2024年,美國就進口3.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00億元)的越南鯰魚,比2023年成長約27%。

不只是美國,就連對魚肉品質幾近一絲不苟的日本市場,近年巴沙魚進口數量也快速成長。2024年日本進口巴沙魚數量首度突破1萬公噸,比2023年增加四成。《日經》分析,巴沙魚口感柔軟、味道淡雅,適合做成炸魚排、壽司及學校、長照機構餐食,正悄悄進入日本家庭餐桌。

氣候變遷使鱈魚變少,巴沙魚取而代之

其實,日本過去最常吃的白肉魚種是鱈魚。鱈魚偏好2~7℃的海水溫度,但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北大西洋與北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持續上升,迫使鱈魚向更高緯度遷徙,棲息地也變小。加上鱈魚賴以為食的浮游生物、小魚受到海水變暖、酸化影響,使鱈魚幼魚缺乏足夠食物,降低存活率,導致鱈魚可捕撈數量持續下滑。相較於過去高峰期全球鱈魚年捕撈量達680萬噸,如今只剩約300萬噸,連全盛時期一半都不到。

相較之下,巴沙魚不僅能穩定供應,價格也相對低廉,使其能夠逐漸成為鱈魚的平替魚種。日本市場主要進口巴沙魚的廠商東洋冷藏,也和越南養殖業者合作優化運輸與加工流程,並開發香草、檸檬鹽等多樣調味,逐漸打入零售通路。

像是連鎖壽司品牌藏壽司,就2024年11月起,就把「活締巴沙魚」當成「定番菜色」推出。所謂「活締」,指的魚隻在屠宰前仍然是活魚狀態,而非冷凍或死後才處理,用相對溫和、低壓力的方式讓魚死亡,有助於保持肉質緊實、彈性佳、減少乳酸堆積,降低腥味,並延長冷藏保鮮期。

一開始藏壽司擔心顧客不熟悉,但試賣以後反應卻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廣受年輕族群歡迎,被當成類似比目魚、鰈魚的白身魚選擇。

圖/巴沙魚廣受年輕族群歡迎,被當成類似比目魚、鰈魚的白身魚選擇。示意圖。pexels by rajesh-tp

高CP值新選擇,日本進口巴沙魚今年預估成長25%

東洋冷藏預估,今年從越南進口至日本的巴沙魚數量,將從去年的2000公噸,增加到2500公噸,成長約25%。

目前巴沙魚平均進口到日本的單價是每公斤450日圓(約合新台幣90元),儘管比五年前上漲三成,但仍比章魚、鮭魚卵、魷魚其他進口水產便宜一大截。

《日經》預期,受到鱈魚可捕撈數量持續減少影響,全球對巴沙魚的需求將持續擴大,加上日圓貶值,日本恐怕得花更多錢進口巴沙魚。業者也認為,未來五年,巴沙魚可能成為日本市場上更常見的白肉魚選擇。

從一度背負「洗腎魚」惡名,到如今成為全球漁獲減少下的新解方,巴沙魚的逆襲,反映出人類飲食如何面對環境劇變的調整。

當鱈魚日漸稀有、價格高漲,像巴沙魚這樣耐養、便宜、可大量供應的魚種,可能不只是替代選項,而是未來魚肉市場的新主角。你是否準備好,迎接這場水產界的世代交替?

延伸閱讀:白令海不再有「蟹」逅?海水高溫如何威脅阿拉斯加漁業命脈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