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ESG國際快訊》日本為何評估「川普世紀能源大案」?橫跨美日台的能源棋局背後盤算

日本正審慎評估是否投資美國天然氣,除了能源,亦影響對美國的關稅談判。unsplash by gronemo

|

▋日本為何評估「川普世紀能源大案」?橫跨美日台的能源棋局背後盤算
▋打破制裁孤立!俄國將在中國首發「熊貓債」,中俄能源同盟成形中?
▋波蘭三年核准26座小型核電廠,靠SMR取代燃煤發電
▋今年歐盟野火燒掉1/4個台灣!氣候變遷與人為失誤如何讓災情失控?
▋COP30前夕全球氣候談判陷瓶頸,歐盟內部草案洩密:誰是絆腳石?

日本為何評估「川普世紀能源大案」?橫跨美日台的能源棋局背後盤算

攸關平衡美國與東亞各國盟友貿易逆差的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案,在美國總統川普以對等關稅作為談判條件之下,相繼納入日本、韓國、台灣的能源發展藍圖。其中,日本最新進展是聘請總部位在蘇格蘭愛丁堡的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錫(Wood Mackenzie)對是否投資全長將近1300公里的天然氣管線、液化天然氣廠進行評估。

路透社指出,此開發案因為成本和物流挑戰,已經停滯數十年,如今因為成為日本和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籌碼之一浮上檯面,而這項評估有助緩解日本投資者對該項目的長期隱憂。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不予置評。

川普自重返白宮以來,念茲在茲的就是推動此項目,希望把阿拉斯加偏遠北部的天然氣經由管線輸送至沿海地帶,再經由冷凍處理後,以液化天然氣形式運往海外。當川普7月結束與日本的貿易談判時,他曾表示東京與華府將成立合資企業來開發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項目,但日本政府並未證實。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然而,根據日本、美國敲定的貿易協定最終條款,確實包括東京承諾評估新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採購協議,日本還承諾對美國進行5500億美元投資,涵蓋能源和管線等領域。

即便川普對此抱持樂觀態度,但部份日本官員、能源產業領袖表達懷疑,認為該項目成本太高,會使天然氣變成昂貴的能源。不過,路透社指出,阿拉斯加天然氣開發商已經和至少五家日本企業展開洽談,包括捷熱能源(JERA)、東京瓦斯(Tokyo Gas)、大阪瓦斯(Osaka Gas)、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最大股東為日本政府的石油、天然氣探勘公司Inpex。

路透社指出,該項目開發商已和泰國國營石油天然氣公司PTT集團、台灣中油簽訂不具約束力的採購協議,但若能和日本達成協議,將大幅提升該項目成功機會。原因在於日本是全球第二大液化天然氣買家,也是能源基礎設施的主要投資國,並正在發展成為貿易樞紐,未來可將美國天然氣轉售給東南亞新興市場。

在過去十年中,伍德麥肯錫已針對此開發案進行三次研究。2016年的一項研究指出,該項目在與其他能供應亞洲市場的項目相比時,排名較差。但2022年的研究則認為,該項目比美國墨西哥沿岸供應的天然氣更有競爭力。究竟此次評估結果為何,不只牽動日本未來能源版圖佈局,也影響美國與日本的貿易關係。

打破制裁孤立!俄國將在中國首發「熊貓債」,中俄能源同盟成形中?

自俄烏戰爭以來,俄羅斯猶如國際金融與能源孤兒。但如今中國正準備允許俄羅斯能源公司在其國內市場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將是2017年以來首次。

《金融時報》指出,多數俄羅斯能源生產商都受到美國、歐盟制裁,而「熊貓債」(指境外機構在中國發行的人民幣債券)主要買家是中國的銀行和券商,他們也將面臨次級制裁的風險。

另外,此次熊貓債的發行,一開始可能會限制在兩到三家公司。潛在的借款人包括未受到美國、歐盟制裁的實體,像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及其附屬公司。

倘若此案獲得批准,將是莫斯科當局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企業首度在中國發行債券,也是2017年以來,睽違八年的第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Alexei Miller)日前表示,已和北京就「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線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備忘錄。這條延宕已久的管線,每年將向中國供應多達500億立方公尺的俄羅斯天然氣。儘管中國官方尚未證實該協議,但中俄愈來愈緊密的「能源同盟」顯然已在成形中。

圖/中國同意俄國發行債券,並就天然氣管線簽屬文件,兩國「能源同盟」正在成形中。示意圖。freepik by wirestock

波蘭三年核准26座小型核電廠,靠SMR取代燃煤發電

被不少支持核電人士寄予厚望的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即將在波蘭中部城市,距離華沙約150公里的弗沃茨瓦韋克(Włocławek)興建。《歐洲新聞》(Euro News)指出,這將是歐洲第一座BWRX-300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代表波蘭從燃煤轉向潔淨能源的重大一步。

這項計畫由波蘭最大能源公司奧倫(Orlen)和該國化工企業Synthos Green Energy共同合作。奧倫表示,預計在2035年啟動至少兩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總發電容量達0.6GW,相當146 萬戶台灣家庭一整年的用電需求。

智庫Forum Energii報告指出,2019年波蘭家庭燃煤量約佔歐盟總量87%,顯示淨零排碳需求極大。因此,2023年,波蘭批准在六個地點興建24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加上即將興建的弗沃茨瓦韋克核電廠,是波蘭逐漸擺脫化石燃料的關鍵舉措。

但面對接踵而至的核廢料問題,波蘭政府也研擬好對策,預計將把低放射性、中放射性廢料運送至深層地質處置庫進行永久儲存,而高放射性廢料、用過的核燃料處置計畫則仍在研擬中,初步構想是在核電廠內部、附近建設中期儲存設施,等到未來技術成熟或找到最終處置場後,再進行轉移。

圖/波瀾預計以小型模組化核能發電,取代燃煤能源。示意圖。取自NuScale官網

今年歐盟野火燒掉1/4個台灣!氣候變遷與人為失誤如何讓災情失控?

今年歐盟境內已發生超過1900起野火,燒毀創紀錄的9860平方公里土地,面積超過1/4個台灣。彭博社分析,氣候變遷是歐盟火災頻仍的主要原因,但各機構間缺乏協調、土地所有權零散、消防部門資源不足等問題,也是讓許多小火苗演變成無法控制的燎原大火原因之一。

儘管大量投資在監測、消防設備可減輕後果,但在全球氣溫持續創新高之際,歐洲仍面臨風險。根據倫敦大學帝國學院「世界天氣歸因」團隊研究,在沒有氣候變遷的世界裡,極端火災本來是百年一遇,但現在預計每20年就會發生一次,而且全球暖化更會使這些火災發生可能性增加10倍,強度增加22%。而西班牙、葡萄牙火災發生機率更增加40倍,強度增加30%。

彭博社指出,地中海野火不只因氣候變遷而加劇,它們本身也在推動氣候變遷。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數據顯示,今年夏天野火過後,西班牙碳排飆升到23年來的新高點。

為了預防未來災難,希臘正在實施一項耗資2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710億元)的計畫,運用歐盟復甦與韌性基金,購買水陸兩棲消防飛機、用於空中監測的無人機、探測與滅火系統、控制中心,以及超過1000輛消防車。這些措施看似幫助希臘避免大規模失控火災,但火災仍對希臘造成破壞,今年夏季約有3萬2000人因火災被疏散,至少有一人死亡、13名消防員受傷。

希臘克里特島理工大學研究員沃爾加拉基斯(Apostolos Voulgarakis)指出,雅典周遭地區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已經失去超過40%林地。希臘政府預防火災的措施能否奏效,與氣候變遷是否持續惡化息息相關,更關乎整個歐洲能否在極端氣候的新日常中找到預防火災的新方法。

圖/氣候變遷使得森林大火愈發頻繁,今年歐盟境內已燒毀超過1/4台灣大小的森林面積。示意圖。unsplash by thematthoward

COP30前夕全球氣候談判陷瓶頸,歐盟內部草案洩密:誰是絆腳石?

根據《巴黎協定》,所有國家都必須提交「國家自主貢獻」(NDCs)的國家排放計畫,但到目前為止,只有約30國完成。聯合國呼籲所有國家在9月24日聯合國大會前提交,以便在今年11月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前有時間評估,但此刻歐盟內部卻陷入嚴重分歧。

根據《衛報》取得的一份外流草案文件,歐盟執委會與主要成員國在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上僵持不下。法國總統馬克宏曾提出延遲、淡化歐盟承諾可能性,而德國總理梅爾茨、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匈牙利總理奧爾班也可能會削弱目標。

歐盟目前的目標是到2030年時,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水準減少55%,但下一個「國家自主貢獻」,各國目前態度莫衷一是。在各國提交「國家自主貢獻」意興闌珊的現在,智庫新氣候研究所(New Climate Institute)共同創辦人赫恩(Niklas Hohne)認為,只有歐盟提交才能帶動氣勢,並促使其他國家效仿。

圖/歐盟的內部文件顯示,歐洲仍有些許國家隊減碳目標頗有微詞。unsplash by guillaumeperigois

延伸閱讀:ESG國際快訊》天然氣變包袱?長約壓力恐拖慢亞洲再生能源轉型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