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達電廠新建機組火警事故,台電將積極調查並檢討改善。取自台電官網。
▋天然氣外洩釀禍?興達電廠試運轉氣爆火災,台電董座親赴電廠解釋
▋環境部推NDC3.0草案,環團點名三項不及格、減碳力度不夠
▋安藤忠雄設計「玉山永續講堂」,玉山金攜手台北大學培育永續專才
▋新一代固態電池可拆解回收,輝能、Rimac聯手推電動車減碳方案
▋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揭曉,臺大與東海並列第一
天然氣外洩釀禍?興達電廠試運轉氣爆火災,台電董座親自解釋
高雄興達發電廠9日晚間8時左右發生火警,起火點位於試運轉測試中的燃氣新2號機組。台電表示,初步研判為天然氣外洩引發火勢,消防人員趕抵後迅速撲滅,電廠人員皆無傷亡情形,機組及供電狀況也未受到影響。
然而,爆炸威力不容小覷,現場火光照亮夜空,震動甚至傳至永安區及約10公里外的岡山。當地孩童受驚直言「不敢再住在這裡」,周邊6個里的里長也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台電於10日上午到永安公所說明事故原因。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10日親赴興達電廠解釋,強調事故發生前,監測系統已在晚間7點57分偵測到天然氣外洩並啟動停機,火勢則在8點5分竄出。初步研判,應是電廠的「外部管線」外洩導致,並非設備內部故障。為了安全起見,整條天然氣管線已暫停供氣,後續將視損害狀況評估復原進度,並會定期向外界說明。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高雄市長陳其邁則在臉書指出,當晚截至20時35分,風向為西北風,火點周邊感測器監測數值並未出現異常,濃度約落在每立方公尺3至15微克。環保局空污小組現場檢測結果亦顯示空氣品質無異常。高雄市勞工局則已勒令電廠停工,並強調若查有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
興達電廠正在進行燃煤機組除役,以配合國家「增氣減煤」政策。原本的燃煤機組將在2023至2026年陸續退役,由3部天然氣機組取代,新機組單機裝置容量130萬瓩,總裝置容量共390萬瓩,年度總發電量約217億2千萬度。然而,核三停役後,一度傳出台電為了供電,「偷開」燃煤機組,對此台電嚴正否認,強調燃煤機組仍在合法服役期間,並已依規申請展延許可,所有排放數據也都公開揭露。
此外,興達電廠不僅是南部供電樞紐,其廠區內廣大的濕地更具備重要的生態價值,是黑面琵鷺、小燕鷗等保育類鳥類的重要棲地,2024年才剛獲得環境教育設施認證。由於這次的氣爆事件,擔心後續若施工與運轉安全未能嚴格把關,恐會影響這片珍貴的生態資源。
環境部推NDC3.0草案,環團點名三項不及格、減碳力度不夠

環境部9日舉行「2035年國家自定貢獻(NDC3.0)草案座談會」,邀集民間團體及青年代表參與。環境部表示,雖非《巴黎協定》締約方,台灣自2016年已自主提出承諾,今年1月設定「2035年相較2005年減碳38±2%」的新目標。本次草案除能源轉型、碳定價與綠色金融外,更納入性別平等、公正轉型及「淨零永續綠生活」等面向,並將展開大專校園巡迴,深化社會對話。
針對外界關注的能源、產業轉型及碳匯議題,環境部強調草案依《氣候變遷因應法》精神,以科學模型推估並建立跨部會協調機制。此舉不僅是國際氣候外交訊號,也要在國內重建社會對能源轉型的信任,督促高排碳產業把握製程汰換時機,符合淨零承諾。
對此,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依國際檢核準則,NDC3.0有三項「不及格」、兩項「部分符合」,最大問題是減量幅度不足。研究顯示,2035年須減52%才能符合淨零路徑,但草案僅訂36–40%。此外,草案對能源效率、化石燃料汰除與製造業轉型缺乏明確策略,在治理機制上也僅止於諮詢層級,欠缺當責制度。
環團呼籲政府補強再生能源發展的公平性,避免光電擴張衝擊土地與社區。地球公民基金會強調,鋼鐵、石化、水泥等產業需明確提出去碳化與脫煤時程;主婦聯盟則建議納入地方政府角色,形成「中央—地方—社區」治理;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則要求提出2035年碳價調升承諾。
安藤忠雄設計「玉山永續講堂」,玉山金攜手台北大學培育永續專才

玉山銀行捐建的「玉山永續講堂」9日在國立台北大學舉行動土祈福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與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到場出席。玉山金控創辦人黃永仁、董事長黃男州,以及台北大學校長林道通等人也共同參與,並由師生代表見證典禮。蕭美琴致詞指出,永續發展不僅需要政策與技術,更仰賴人才的培育與知識傳承,期望講堂能成為培養永續專業人才的重要據點,並與國際接軌。
「玉山永續講堂」由安藤忠雄設計,建築採用清水混凝土與幾何線條,並融入校園湖水與綠地環境。安藤表示,設計理念以「敬天愛人、永續未來」為核心,希望打造一個能讓各方進行知識交流的空間,也期待講堂未來能成為國際間討論人類與地球未來議題的平台。
台北大學方面指出,學校長期投入永續教育,並與玉山銀行保持合作。台北大學前校長李承嘉提到,雙方在過去一年多來共同討論並推動講堂規劃,反映出深化ESG行動的決心。現任校長林道通則表示,講堂預計於2028年底完工,規劃設置可容納150人的國際會議廳與多功能空間,未來將用於永續講座與國際會議,進一步擴展國際合作。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則說,面對2050淨零挑戰,建置講堂的目的在於結合金融、法商與人文等專業領域,培育更多具備永續思維的人才。他強調,透過與台北大學的合作,能在教育與產業之間建立更緊密連結,強化國家未來在永續發展上的競爭力。
新一代固態電池可拆解回收,輝能、Rimac聯手推電動車減碳方案

固態電池廠商輝能科技(ProLogium)與汽車產業一級供應商Rimac Technology於9日在德國慕尼黑國際車展(IAA Mobility 2025)簽署合作備忘錄,宣布共同開發新一代電池平台。雙方將結合輝能「超流體化全無機固態鋰陶瓷電池」與 Rimac 在高性能電池包設計的專業,打造可滿足電動車產業需求的解決方案。
合作內容聚焦四大目標:其一,採取「無模組化架構」,直接整合軟包電池,減少重量並提升能效;其二,提高封裝效率,讓電池在更小體積下儲存更多能量,延長續航里程;其三,導入先進熱管理系統,確保高速運行下的安全與穩定;最後,在設計階段即考量量產與成本,讓固態電池更快普及。這些設計不僅提升效能,也能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讓電動車更具永續價值。
新一代電池平台的一大亮點,是模組可拆解至單一電芯,便於維修與回收,提升材料循環使用率。輝能也在展會中展示與法國CEA-Liten (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工業技術研究部)合作的「可拆解式電池模組」,兼顧回收再利用與高能量密度,減少廢棄物,進一步降低碳足跡。輝能執行長楊思枏表示,憑藉專有的固態電解質與安全機制,公司希望打造更輕、更安全、續航更長的電池,推動真正的永續移動。
輝能近年積極擴張產能,2024年在桃園啟用首座千兆瓦時級工廠,已出貨超過 50 萬顆電池;同年在巴黎設立海外研發中心,並計畫於法國敦克爾克建置首座海外工廠,預計 2028年量產第四代電池。Rimac Technology則強調,與輝能合作能在能量密度與安全性上實現突破,並加速固態電池的量產化。
首屆台積電生物多樣性獎揭曉,臺大與東海並列第一

台積電自2024年推動「Eco Plus! 生態共融計畫」,希望透過獎學金機制支持青年研究者投入生態研究與保育實踐。先前台積電主辦「2025第一屆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日前公布得獎名單,全國多所大學參與角逐,共頒出新秀獎、菁英獎及提案獎三大類。整體結果顯示,國立臺灣大學與東海大學在菁英獎表現突出,並列全國第一。
根據統計,臺大共奪下新秀獎1件、菁英獎特優與佳作各1件,另有3件入選,以及1件提案獎,總計7件作品入榜,數量居各校之冠。東海大學則以生物多樣性國際研究生學程與生命科學系的研究成果脫穎而出,獲得1項菁英獎優等與3項入選,共計4件作品,與臺大並列菁英獎件數最多。中興大學則囊括新秀獎2件、入選3件及1件提案獎,展現強勁研究能量;台師大獲得菁英獎優等與佳作各1件;中山大學與海洋大學各有1件入選;屏科大則以食蛇龜疾病研究拿下提案獎。
本屆獲獎研究題材多元,涵蓋陸域、濕地與海洋物種。臺大團隊以遊蕩犬對原生食肉動物的影響奪下菁英獎特優,凸顯人為活動對野生動物的壓力。東海大學博士生崔佛(Trevor Padgett)則以寄生植物「粗穗蛇菰」研究,深入探討其繁殖與生命史獲優等,為台灣首次深入探討此易危物種的生態與繁殖策略。台師大則以鳥類適應高鹽環境的研究獲優等,展現演化生理學的獨特價值。
此外,入選作品同樣展現高度學術貢獻,例如東海團隊對招潮蟹遺傳結構與竹節蟲親緣關係的研究,中興大學對崩塌棲地植生復育及溫泉藍綠菌的探索,臺大對鰻苗多樣性與鳥類資料庫的建立,均回應了當前生態保育與基礎科學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