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氣候變遷

你排放,他受害!2023氣候不平等報告揭政策解方

全球約10%的高收入人口,製造了近一半的碳排放量,中低收入的人口卻是主要的氣候受災戶。他們的歷史碳排放較少,卻更常因氣候災難失去生計、家園與親人。這樣的「氣候不平等」不只存在國與國之間,也在各國國內體現。
|

淨零排放引企業「碳焦慮」!生意難做還要繳碳費?

最近熱度很高、百工百業都在詢問的熱門關鍵字,就是碳費。這是老瓶、但裝了新酒,大部分企業都一知半解,於是四處打聽,靠著吸收碎片化的知識或資訊片面解讀,不只容易緊張焦慮,各種因誤解而產生的問題,也讓我們為了釐清來自各界的詢問而疲於奔命。
|

2023年全球首家!國泰金控與世界氣候基金會締盟

國泰金控暨去年(2022)和世界氣候基金會合作,獨家直播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週邊最關鍵會議——世界氣候高峰會。日前雙方宣布,國泰金正式成為2023年WCF全球首家策略伙伴。連續第三年合作,未來將透過多項國際活動,展現台灣企業邁向淨零的決心。
|

環保署宣布成立「氣候變遷局」,加速推動碳費徵收

氣候炸彈倒數中!為加速落實淨零目標及《氣候變遷因應法》法規到位,行政院於3月20日核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氣候變遷局暫行組織規程》。將於今年地球日(4月22日)成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氣候變遷局」,在環境部組改完成前,提早部署氣候專責機關。
|

全球炙熱化!IPCC報告籲立即行動,台灣2030減量不夠

20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最新的氣候評估報告。其中,科學家再度警示「地球升溫攝氏1.5度的臨界點已經逼近」「應對氣候變遷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最新IPCC報告說了什麼?台灣學者怎麼看?
|

氣候變遷成各國必修學科,台灣氣候教育怎麼做?

台灣以108課綱為重心的教育體制中,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資訊散落在國小到高中各學年的學科,並沒有以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為軸心,系統性安排與各學科整合,可見尚待時間發展。而在等待的同時,體制外已有一些教學方法或資源,可以支援現場教育。
|

福島核災12週年省思!氣候臨界影展揭地球危機

亞洲首屆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氣候臨界影展」(Climate Tipping Point Flim Festival)於3月10日至19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揭幕。為期9天的影展共規劃5個單元、免費放映16部紀錄片,希望透過影像喚醒大眾對地球未來的關注。 
|

改造細菌、把二氧化碳變燃料,還能降低溫室氣體

氣候變遷是本世紀最重大的環境課題,為了達到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除了提高能源效率、生產再生能源,勢必也得將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轉化為再利用形式。在這個前提下,如何將二氧化碳變成永續性的燃料?
|

計算碳足跡先看碳身影!氣候變遷新詞彙一次看

各國企業常將減少「碳足跡」掛在嘴邊,若只是消極減少排放量,結果恐怕不盡人意。2023年,環境行動專家提出「碳身影」概念,呼籲人們不僅要降低「足跡」對地球的負面影響,還得留心個人行為對環境造成的改變。全球氣候變化,逐漸從天災演變到人禍? 
|

來自印度農村的經濟學課,風調雨順的氣候風險更大

每到颱風天或寒流來襲,農作物損害的新聞常攻占各大版面。在極端氣候影響下,農民需承擔的受災風險加劇!我們常羨慕氣候條件相對穩定的地區,但該處的受災風險真的比較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