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新策略

從實驗室走入田地 許又仁用科技打造「循環農業」

社企專欄──每月一星 沃畝創辦人許又仁
從實驗室走入田地 許又仁用科技打造「循環農業」

沃畝創辦人許又仁。

| 攝影 張智傑

眼前的他,頂著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學歷,卻不在科技大廠任職,反而一身膚色曬得黝黑,談起農業滔滔不絕。

這就是現年35歲的許又仁。他雖拿到科技領域博士,卻成立社會企業──沃畝,投身新農業創業之路。

「我們沒有辦公室啦,都在田裡到處跑,」爽朗的許又仁一身輕便、褲管看得到泥巴痕跡。近一年來,他最常出沒的地方就是竹東雜糧第一產銷班。

1983年次的許又仁從小在南投長大。小時候家裡附近種滿荔枝樹,他經常爬樹摘荔枝來吃,對農村生活不陌生。到台北讀書後,他發現市面上賣的農產品比起在家鄉吃到的,品質差很多,使他開始思考台灣農業生產與飲食之間,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他觀察,台灣務農的兩大問題,一是用藥過多,二是施肥過多。擁有生物物理和生物感測器的背景,許又仁因此決定將所學導入農業。

在竹東第一產銷班,他培養光合菌,倒入農田,能讓作物更健康、減少施肥,同時提高生長品質、降低栽種成本的好處。


圖/許又仁將光合菌倒入農田,能讓作物更健康、減少施肥,同時提高生長品質、降低栽種成本的好處。

2015年初,他首先組成了團隊,初期將焦點放在解決廚餘問題。他從堆肥技術著手,結合微生物發酵的特性,開發出將廚餘轉換為「生物多樣性堆肥」,2015年底贏得勞動部勞動發展署社會創新競賽全國十強殊榮。

2016年間,元沛農坊上FlyingV群眾募資,成功募資突破百萬,成為帝亞吉歐第12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得主。

對許多創業者來說,取得創業資金是第一步關卡。第二步則需要現有企業的資源與協助。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除了贊助金額外,也善用企業力量參與社企誕生。

2016年7月,許又仁與夥伴林儀嘉、王仕祺,三人共同成立台灣第一個以永續農業為志業的社會企業──沃畝股份有限公司(元沛農坊)。

指著沃畝臉書粉絲頁主頁的圖片,許又仁仔細說明著創業理念。一側是農業生產流程:栽種、施肥、收成,而後送至消費者手中;另一邊則是農產品經過加工、購買、烹煮,而後進入人們肚子裡的食材循環過程。


圖/這張圖說明沃畝的創業理念。圖取自元沛農坊粉絲頁

沃畝的誕生是為了提倡食物跟農業之間「搖籃到搖籃」的模型,落實全循環利用的永續農法。

如今,沃畝在新竹香園紀念教養院已建立示範場域,指導教養院師生將廚餘及農業廢棄物變成無臭有機堆肥,用在種植作物,自產自吃。

另一處,位在屏東的大豐畜牧場,正在落實沃畝的另一項計畫。找來宇陽能源合作,將豬糞用在沼氣發電,希望解決養殖廢水問題,朝零排放目標邁進。

許又仁想要做的還有第三塊。要與小農合作,以品牌「元沛農坊」投入農產品生產銷售。竹東雜糧第一產銷班所推出的稻米品牌「六香田」,便是一例。

一開始許又仁到竹東是為了協助解決稻殼剩餘問題,發現該處產銷班農民們施行「無毒農業」,雙方理念一拍即合。這裡位在水質保護區範圍內,偶爾還看得到鼬獾、山羌、土撥鼠等,生態豐富。他將循環農業理念帶入,輔導產銷班使用「光合菌」,有助植物健康生長、減少施肥,一同推動農業與周遭生態正向發展。

許又仁解釋,光合菌是農地裡常見的微生物,過去在研究文獻上就曾發現它對作物生長的益處,「以前僅限理論,現在我們實際用到農田裡,」他開心地說。

分析沃畝的獲利模式,一是做堆肥加值化,如新竹香園紀念教養院;二是農地服務,如竹東產銷班;三則是食物設計,像是在台北的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透過舉辦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好食材如何烹煮。

邁入創業第三年,2017年的營業額已破百萬元,達到收支平衡,今年預計翻倍到200萬元。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許又仁捲起褲管投身社會企業,一步一步,讓夢想踏實落地!

【小檔案】 沃畝(元沛農坊) 共同創辦人:許又仁、林儀嘉、王仕祺 成立時間:2016年 社企理念:以永續農業為志業,解決農業廢棄物與食物浪費等議題

>>關心更多社會企業請看【社企每月一星】!他們也正在為我們的環境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