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台灣現場

ESG遠見共好圈》台灣逆風前行:來自光寶科技、宜蘭大學、中國醫大附醫的ESG實踐

從左至右分別為光寶科技企業品牌價值發展中心負責人暨光寶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衣宜、《遠見》社長楊瑪利、國立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楊麗慧。ESG遠見共好圈提供。

|

全球企業推行ESG所期望的,是追求永續發展,然而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之後,國際ESG卻遭遇反挫,這時候的台灣該如何逆風而行?

在10月2日ESG遠見共好圈的線上知識講堂,邀集了來自企業、學界和醫界的三位講者,分別為:光寶科技企業品牌價值發展中心負責人張衣宜、國立宜蘭大學校長陳威戎、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楊麗慧,分享各自的ESG實踐經驗,彰顯企業治理所追求的永續價值與堅持。

全球ESG反挫

講座一開始,《遠見》副社長兼智庫總編輯李建興便開門見山,直指川普重返白宮之後一系列的舉措:退出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能源政策逆轉、化石燃料復辟、綠能退場等等,在此情勢下ESG遭到邊緣化,在行之有年的減碳風潮之後彷彿迎來逆轉。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不僅企業的減碳信心遭到動搖,國際合作機制也陷入裂縫,除了投資轉趨保守之外,許多企業甚至退出氣候相關聯盟,堪稱是「全球ESG反挫時代」,而這時的台灣,要順著美國?還是有不同的做法?

李建興指出,台灣的表現值得鼓掌。除了環境部將2030年的減碳目標從原本的24%上調至28±2%,並首度設定2035年的減碳幅度為38±2%之外,也推動各部會設置「永續長」,使永續不再停留於口號;而金管會則宣布自2025年起,要求資本額20億以下上市櫃公司必須強制提交永續報告書,並計畫在2026年全面導入ISSB(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框架​。

在壓力之下,台灣仍逆風而行,無論是在能源策略、國際制度、產業發展、企業承諾,乃至於社會實踐,台灣從政府部門到上市櫃企業,都積極應對。​李建興指出,雖然目前多國在ESG發展上選擇暫時觀望,但此時台灣​若能堅定加碼,未來將不只是被動追隨,而是率先卡位全球永續新秩序,成為綠色先行者。​

光寶科技:「利他」的品牌核心價值

同樣出於對於永續的重視,光寶科技身為《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的常勝軍,企業品牌價值發展中心負責人張衣宜強調「利他」對於光寶品牌再造的重要性。張衣宜指出,過去光寶給予外界的形象較為低調,這其實是刻意為之,因為創辦人宋恭源理念是:「歹歹的生意,好好做」,讓身為台灣第一家科技上市公司的光寶成為「隱形的冠軍」,而光寶追求的是「當一個最容易合作,最願意分享的公司」。

如今,光寶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張衣宜表示,品牌的重要性在於其代表的價值與承諾,而光寶50年前的創業根基就在於誠信,「永續共好」則是光寶的開創精神。在此理念下,光寶重視利他,以獨特的社會參與,例如一反購物節過度消費的「-1111循寶夠物節」、內湖科技園區首家對外開放的品牌店「光寶小舖」、公司主管投入的「海岸行腳」,還有回饋社會的食農教育、認養新住民寶寶等等,光寶發揚著「易於合作,樂於分享」的品牌價值精神。

宜蘭大學:推動永續,實現地方共榮

光寶今年邁入50週年,國立宜蘭大學則將在明年邁入100週年(1926年成立的前身為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校長陳威戎表示,永續發展是宜蘭大學邁向建校百年所需堅持的重要工作,宜蘭大學行政與教學團隊將持續促進宜大對自我、社會與環境發揮正向影響力。

陳威戎指出,宜蘭大學在兩年前才成立永續辦公室,要對接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而之所以大力推動永續的動機,則是為了回應宜蘭農業高齡化、保護區域生物多樣性、落實全齡健康與教育公平,還有跨域合作與國際鏈結。

宜蘭大學的努力也取得亮眼成果,除了落實校園減碳之外,宜大也投入了3億元在生態系統研究,長期監測大礁溪實驗林場並首次拍攝到石虎出沒。另外宜蘭大學更加重視新世代的農業人才培育,發揮學校的農業與工程科技特長,將AI導入養豬、導入漁業、導入農田,透過社會實踐,實現地方共榮。

中國附醫:醫療永續就是社會的韌性

在企業與學界的分享之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行政副院長兼永續長楊麗慧則從醫界經驗出發,闡述中國附醫為實踐醫療永續新局,而從低碳到人本,所採取的全方位行動。

楊麗慧定義,ESG在中國附醫已經是一個制度,而非一個專案,結合了淨零減碳、數位轉型、醫護支持、偏鄉醫療整合的ESG是可實踐的生活文化革命,中國附醫的目標不只是建構一套能落實、能長久運作的醫療體系​,而是更希望打造一個打動人心、感受希望與溫度的永續醫療服務。

在環境層面,中國附醫透過建築設計,實現綠色低碳營運,邁向淨零永續;而在社會層面,中國附醫起步於偏鄉醫療,持續守護偏鄉健康和永續生活,再加上於醫院治理引入智慧醫療,減輕臨床負荷。此外,中國附醫也積極透過國際交流與合作,例如發行19國語言的衛教手冊,提供外交援助和人道關懷,讓世界看見台灣。

楊麗慧指出,全球ESG雖有反挫​,但醫療永續是社會最後一道防線​,醫療永續就是社會的韌性。

針對三位講者的分享,李建興表示,有一些中小企業或是醫療機構在ESG永續工程起步較晚,一開始會感到徬徨、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光寶科技、宜蘭大學和中國附醫的經驗,給予了很大的啟示,就是:「其實不是會了才做,是做了就會!」從企業、從學校、從醫學,在一步一步往永續目標邁進的過程中,逐漸地體會,逐漸地將ESG落實到每一個細節裡。

圖/10月2日ESG遠見共好圈的線上知識講堂。

延伸閱讀:一張照片引發的革命!台達如何用五年,讓台灣成為全球珊瑚保育領頭羊?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