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您正使用的 IE 舊版瀏覽器於2022年6月正式終止服務,本站所提供的線上服務需要較新版本的瀏覽器才能使用,建議您更換至 MS Edge、Google Chrome 或其他新版瀏覽器,謝謝。
 
 
全球趨勢

全球碳排首度「下彎」下降?COP30啟動地方行動聯盟

巴西政府啟動了「多層級治理行動計畫」(PAS)。Credit:Rafa Neddermeyer/COP30

|

COP30進行到第二天,已有113個締約方繳交新版國家自主貢獻(NDC),預估203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19年下降12%,是首次全球排放曲線明顯「下彎」,象徵減碳努力奏效?

COP30第二天議程聚焦「地方行動與多層級治理」,將討論焦點從宏觀的全球政策轉向最貼近民眾生活的城市與社區。主辦方以「從抱負走向行動」為主軸,強調氣候轉型必須「在真實的地方,由真實的人」實際落地,讓承諾轉化為具體改變。

聯合國與多國城市首長在11日共同宣布啟動「多層級治理行動計畫」(Plan to Accelerate Multilevel Governance),並成立「高雄心多層級夥伴聯盟」(CHAMP),將地方治理的經驗與創新納入全球氣候架構,凸顯地方層級在政策落實中的關鍵角色。

★台灣第一個ESG與USR永續整合平台,加入ESG遠見共好圈★

氣候行動必須從社區出發。」在「對抗高溫(Beat the Heat)全球行動高階會議」上,多國地方首長一致指出,氣候挑戰不僅存在於國際談判桌,更發生在住宅改建、防洪設施、水資源管理與廢棄物減量等日常場景。從亞馬遜沿岸小鎮的防洪建築改造,到非洲城市導入早期預警系統,地方行動正讓氣候韌性真正連結民生安全。

這股由下而上的行動浪潮,也呼應了巴西主辦方所強調的「mutirão精神」——以集體努力和社會共同行動為核心的文化價值。巴西官員表示:「從節水社區到再生城市,我們不只是減碳,更在重塑人與環境的關係。」

全球排放曲線下彎,聯合國警告「行動仍太慢」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同時公布《2025年NDC綜合報告》最新更新。報告指出,截至11月9日,已有113個締約方繳交新版國家自定貢獻(NDC),預估203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比2019年下降12%,這是全球排放曲線首次明顯「下彎」,象徵減碳努力開始奏效。

「這是重大進展,但速度仍遠遠不夠。每避免升溫0.1度,就能挽救數百萬生命與數十億美元損失。」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執行秘書斯蒂爾(Simon Stiell)警告,全球雖朝正確方向前進,但要守住《巴黎協定》1.5°C升溫門檻,「行動必須急速加速。我們必須在亞馬遜加速,因為那是人類與自然的臨界點。」

多國代表坦言,12%的降幅雖帶來希望,但距離科學所需的45%減排仍遙遠。「我們看到的是希望的開端,也看到時間在倒數,」一名歐洲代表表示。

圖/全球雖朝正確方向前進,但要守住《巴黎協定》1.5°C升溫門檻。unsplash by Mika Baumeister

《2025全球氣候行動年報》出爐!5年內行動者倍增、合作倡議暴增

COP30在同日也正式發布《2025全球氣候行動年報》(Yearbook of Global Climate Action 2025),這份由UNFCCC與「氣候冠軍」(Climate Champions)共同編撰的報告,全面盤點全球城市、企業與公民社會的行動成果,顯示「非締約方行動者」(non-Party stakeholders)正逐漸成為推動全球氣候進展的關鍵力量。

報告指出,自2020年至2025年,註冊於「NAZCA全球氣候行動入口網站」的行動者從1.8萬增加至4.3萬,氣候合作倡議(CCIs)也由149項成長至243項;目前已有95%的締約國在NDC執行中納入地方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參與,象徵「全社會動員」的氣候行動正加速成形。

根據年報數據,過去十年間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翻倍,森林保育資金成長四倍,農業碳排持續下降,氣候災害死亡人數減半。然而,電網投資不足、森林砍伐惡化、建築碳排上升等問題,仍是全球轉型的瓶頸。

「《巴黎協定》的十年,不再只是動員的平台,而是一個實施的體系,」史提爾在前言中指出,全球氣候行動已從口號走向制度化轉型,但仍必須「加速、擴大」前進。

亞塞拜然代表尼嘉.阿帕達萊(Nigar Arpadarai)與巴西代表丹.伊奧什佩(Dan Ioschpe)也表示:「十年後的《巴黎協定》,不再以承諾衡量,而是以成果檢驗——減少的排放、被守護的生態、被保護的生命,」他們呼籲,各國應從「重申承諾」邁向「履行承諾」,以透明與實證為核心。

年報也提出六大行動指標:能源與運輸、森林與生物多樣性、農業與糧食系統、城市韌性、人類與社會發展,以及金融與技術能力建構,作為未來全球行動的依據與方向。「氣候峰會的焦點,已不在誰承諾什麼,而在誰真正改變了世界?」史提爾強調。

《遠見》聚焦巴西貝倫・全解讀COP30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於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亞馬遜森林門戶城市貝倫登場,預計將吸引全球五萬人共襄盛舉。
今年將帶來哪些突破性承諾與行動?透過《ESG遠見》即時報導和深入分析,帶您掌握COP30的重點討論與決策動向!>>看更多報導

延伸閱讀:從談判桌到街頭,COP30陷外交與街頭雙重戰場

★現在就訂閱《ESG遠見》電子報,掌握更多永續轉型秘笈★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