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議題廣受重視,指標性大廠、台塑雲林六輕,始終被放大鏡檢視。如今透過取得生態港認證、大手筆投資設備革新,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帶頭,走在政府法規之前、拉高標準自我要求,能否讓六輕擺脫空汙原罪惡名?
25年歷史的雲林麥寮工業專用港,每年吞吐量達7000~7200萬噸,目前是國內航道最深、唯一可供30萬噸級油輪進出的深水港。就在今年,它又寫下一項新紀錄。
9月,麥寮港成功取得歐洲海港組織(European Sea Ports Organization,ESPO)「綠色生態港埠」認證,是亞洲首座獲證的工業港。
今(5)日上午在麥寮港內,舉行「麥寮工業專用港岸電系統開工暨綠色港埠授證典禮」,由歐洲海港組織頒發證書,雲林縣長李進勇、經濟部工業局長呂正華、麥寮工業專用港管理公司董事長陳寶郎、以及環保署等代表共同見證。
作為工業專用港,取得認證可不簡單。
麥寮港管理公司執行十大改善計畫,舉凡港埠空氣品質、維護港區水域品質、落實危險貨物管理、重視船舶加油程序、預防裝卸貨物溢漏、船舶排放污水、加強管制港埠垃圾、強化疏濬養灘管理、港域生態棲地維護、以及節省港埠能資源消耗等措施。經過4年努力,才通過英商勞氏集團查核,獲生態港認證。
走一趟麥寮港區,近年的綠色行動還真不少。像是船舶進出港減速、港區管制老舊柴油車、導航標桿使用太陽能電力、港區照明全面汰換LED燈等。
搶先國內法規 船舶進港用低硫油
最令陳寶郎自豪的是,台塑的船舶早在政府規範之前,進入港區後便使用汙染較低的低硫燃油。
圖/麥寮工業專用港管理公司董事長陳寶郎。
環保署訂於2019年起,所有進出台灣港口的船舶要採用含硫量低於5%的低硫油,以降低汙染。而台塑企業自有船舶2018年1月便啟動此措施。光是今年上半年因遵從「低硫油」規範,預計就減少65噸的硫氧化物排放。
此外,今日典禮的另一大亮點「岸電系統開工」,更是麥寮港改善港埠空氣品質的關鍵一步。
雲林縣長李進勇表示,為打造麥寮朝向綠色、生態、永續目標,自2016年起,縣政府已逐步針對進入之車輛和船舶訂出環保要求,建置岸電系統就是其一目標。
圖/雲林縣長李進勇。
如同電動車,未來以電力作為船隻動能,也將是國際趨勢。
所謂岸電系統,是提供給船舶停留港口期間使用,船隻可關閉輔助燃油發動機,改由港口的電網接收電力,以因應船上的機械設備運作。好處是電力碳排比燃油來得低,助於降低港區的空氣汙染。
打造岸電系統 接軌國際潮流
麥寮港公司找來有35年岸電設備系統建置的瑞商CAVOTEC合作,會先由自家船舶著手,每艘進出麥寮港的台塑船隻都會配置一套電力連接設備,將來進入港區就能使用岸電系統、不必使用燃油。
現已有7座低壓岸電系統可供港勤船使用,而貨船使用的高壓岸電系統,目前先規劃一座,將於明年6月完工。初期基於推廣使用,岸電系統的電力費用全由台塑集團買單,何時須向使用者收費則尚未定案。
至於整體岸電系統耗資多少,陳寶郎也未透露。不過身為台塑石化董事長的他話鋒一轉,強調節能減碳是台塑全集團的重點工程,集團內有專門節能減碳小組,每季負責追著四大公司(台塑、台塑化、台化、南亞)要進度報告。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更是率先把標準拉高,比方說麥寮六輕廠煙囪的白煙,他界定為「視覺汙染」,主動要求改善。
陳寶郎解釋,外界看到的白煙其實是水蒸氣,「就跟家裡燒開水煮開會冒煙一樣,」並非汙染廢氣,但他也坦言,社會看到工廠排煙總是觀點不佳。
目前排煙皆使用乾式靜電吸塵設備,消除固體顆粒物可達98.5%,合乎標準。如今,為解決外界疑慮,大手筆引進效果更好的濕式靜電吸塵設備,讓效率提高99.7%。為了多這1.2%,要花47億元。
陳寶郎透露,2019年會先完成11支小煙囪的吸塵設備汰舊換新,預計花27億元,還有6支大煙囪則會在2020年完成,預計花20億元。
王文淵的一句「改善視覺汙染」,這代價可真不小!但若能讓六輕從此擺脫空汙原罪惡名,應該也是相當值得。